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唐朝·白居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詞作。此詞通過自問自答的形式來寫閨情,真實地表現出閨中女子對愛情的忠貞和被人拋棄的悲慘境遇。既借鑑民歌常見表現手法,質樸明快,天然無飾,而又言簡意賅,細膩而生動地表現出一位與琵琶女身世相同的思婦的複雜矛盾心理。全詞含蓄深婉,怨而不怒,堪稱民間詞與文人詞結合的典範。

《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唐朝·白居易
圖片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1] 作品名稱 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 作 者 白居易 創作年代 唐代 出 處 《白氏長慶集》 作品體裁 詞

作品原文

浪淘沙⑴

借問江潮與海水⑵,

何似君情與妾心⑶?

相恨不如潮有信⑷,

相思始覺海非深。

詞句注釋

⑴浪淘沙:原為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名,又名「浪淘沙」「賣花聲」等。唐人多用七言絕句入曲。

⑵借問:請問的意思。

⑶何似:多麼相似。君情:指男方的感情。妾:古代女子自稱。

⑷相恨:偏義複詞,即恨。此句化用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詩意。

白話譯文

問問江潮與海水:什麼像郎君的心意,什麼又像我的心意?恨郎君的情意不能像潮水一樣來去有定時,思念他的時候才發現海水不夠深。

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唐代大和(唐文宗李昂年號,827年—835年)至開成(唐文宗年號,836年—840年)年間,作者在此期間常常以詩詞來描繪愛情的忠貞,此詞即在此背景下題作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於洛陽,葬於香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