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死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死僧》是蒲松齡寫的一篇文言小說,出自聊齋志異。   

原文

某道士,雲遊日暮[1],投止野寺[2]。見僧房扃閉,遂藉蒲團[3],跌坐 廊下[4]。夜既靜,聞啟闔聲[5]。旋見一僧來,渾身血污,目中若不見道士, 道士亦若不見之。僧直入殿,登佛座,抱佛頭而笑,久之乃去。及明,視室, 門扃如故。怪之,入村道所見。眾如寺,發扃驗之,則僧殺死在地,室中席 篋掀騰,知為盜劫。疑鬼笑有因;共驗佛首,見腦後有微痕,刓之[6],內藏 三十餘金。遂用以葬之。

異史氏曰:「諺有之:『財連於命。』不虛哉!夫人儉嗇封殖[7],以予 所不知誰何之人,亦已痴矣;況僧並不知誰何之人而無之哉!生不肯享,死 猶顧而笑之,財奴之可嘆如此。佛云:『一文將不去,惟有孽隨身[8]。』其 僧之謂夫!」

[1]雲遊:本謂行蹤無定。見《後漢書·杜篤傳》。此指僧道四處漫遊。

[2]野寺,猶言荒寺。

[3]蒲團:僧人用以坐禪及跪拜的一種蒲編圓墊。

[4]趺坐:結跏跌坐的省詞。佛教徒修撣坐法,俗稱盤腿打坐。詳《耳中 人》注。

[5]啟闔(hé盒):開門。闔,門扇。

[6]刓(wán 完):剜,用利刃摳(kōu)出。[7]封殖,聚斂貨利。殖, 生利息。[8]孽:佛教名詞,罪業,惡因;惡因得惡報。

聊齋志異《死僧》原文、翻譯及賞析

  聊齋志異《死僧》翻譯

  有一個道土,外出雲遊,天已很晚,投宿到荒野的一個寺院裡。他見僧人住的房子緊緊地關閉着,就墊下蒲團,盤腿坐在廊下。夜已經深了,周圍很靜,他聽到開門與關門的聲音。轉眼間,他見走來一個僧人,渾身上下都沾滿血污。僧人好像沒見到道士,道士也裝着沒看見他。僧人徑直進入大殿,登上佛座,抱着佛像的頭着了魔似地大笑,很長時間才離去了。

  第二天,道士看看房舍,門關得好好的。他感到奇怪,到村子中,便告訴大家他晚上所見到的事。大家一塊來到寺院,開門查驗,看見僧人被殺死在地上。寢室中的蓆子和箱子都被掀翻了。大家知道這是被盜賊搶劫了。可是僧鬼還笑,這是什麼原因呢?大家一塊查看佛像的頭,發現佛像頭後有微小的痕跡,便用刀挖開,裡面藏着三十多兩銀子。大家就用這些錢,把死僧埋葬了。

  異史氏說:「有句諺語的:『財富與命相連』。不錯啊!人聚斂錢財以待獲利,連我都不知道這是個什麼樣的人,也已經痴呆了;況且這個僧人都不知道成什麼樣的人了!活着的時候不肯分享,死了還回頭笑,守財奴的可以感嘆如此。佛說:『一文將不離開,只有業隨身。』說的就是這個和尚!」

  聊齋志異《死僧》賞析

  古今電外的文學作品,不知寫過多少守財奴的故事,不過多半是俗世之人,而這卻是個和尚。剃髮之人,本應棄絕酒、色、財、氣等一切人慾,不以享受為樂,亦不應以聚斂為樂。況且和尚無後,生前既未縱人慾,死後又留給誰?正如。異史氏日」中所引佛言所云:「一文將不去,惟有孽隨生」,和尚的聚斂財富,唯一的結果,就是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奇的是,殺了和尚,卻沒找着銀子,而這和尚居然作鬼還來抱着菩薩腦袋笑,似乎他和強盜的這一場戰鬥,自己倒是勝利者!守財奴之愚頑,竟可以達到這種地步!又讓人想起一句俗言:「和尚也是人做的」,凡夫俗子中有人做得出來的愚蠢事,和尚中也不乏人同樣做得出來。蒲松齡筆下這個和尚守財奴.雖只寥寥幾筆,而已生動活現,應該列入文學世界中守財奴、吝嗇鬼形象的藝術長廊而能獨具特色。[1]

一、關於作者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今屬淄博)人。

蒲松齡出身在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蒲家號稱「累代書香」,祖上雖然沒有出過顯赫人物,在當地卻是大族,但在明末清初的動亂中衰微下來。蒲松齡的父親蒲槃原是讀書人,由於家境困難,不得不棄儒經商。

蒲松齡童年時跟着父親讀書,由於勤奮和穎慧而深得父親鍾愛。他19歲初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個第一名補博士弟子員,頗受當時主持山東學政的著名詩人施閏章的賞識,贊他「觀書如月,運筆成風」,一時文名頗高。此後,他與同鄉學友砥礪學問更勤,曾與李希梅等人結成「郢中詩社」,常「以風雅道義相劘切」(張元《柳泉蒲先生墓表》)。他在李希梅家中讀書時,「請訂一籍,日誦一文焉書之,閱一經焉書之,作一藝、仿一帖焉書之。每晨興而為之標日焉。庶使一日無功,則愧、則警、則汗涔涔下也」(蒲松齡《醒軒日課序》)。康熙九年(1670)至康熙十年間,他應做縣令的友人邀請,先後到寶應和高郵做過幕賓。這是他一生中惟一的一次遠遊。幕賓生活使他對於官場和世情有了更多的認識。回家鄉後,長期在鄉間作塾師。他設館的主人家藏書豐富,使他得以廣泛涉獵。他不但研究經史、哲理和文學,而且對於天文、農桑、醫藥等等也有很大的興趣。

蒲松齡一生刻苦好學,但自19歲「弁冕童科」之後,屢試不第,直到71歲高齡,才援例成為貢生。康熙五十四年農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兩年之後,依窗危坐逝世。

二、思想內容

《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所收作品將近500篇。故事的來源非常廣泛,或者出於作者的親身見聞,或者是借鑑過去的故事,或者采自民間傳說,或者是作者的虛構。雖然有些故事有明顯的模仿痕跡,但因為加入了作者豐富的想像和創作理念,所以能夠舊瓶裝新酒,傳達出獨特的意蘊。

《聊齋志異》的故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抒發公憤,刺貪刺虐。這是《聊齋志異》中很有思想價值的部分。

2.揭露科舉制度的弊端。

3.狐鬼花妖與書生交往的故事。《聊齋志異》里眾多的狐鬼花妖與書生交往的故事,也多是蒲松齡在落寞的生活處境中生髮出的幻影。

4.關注社會風氣和家庭倫理的作品。

除此之外,《聊齋志異》中還有其他一些篇章,有的頌揚了女子超人的智慧,如《顏氏》《狐諧》《仙人島》;有的描寫了兒童的膽量和計謀,如《賈兒》《牧豎》等;有的則純是描述奇聞異事,如《偷桃》《口技》《海市》等;有的則是通過一些奇聞異事,表達一定的哲理和思考,比如《罵鴨》《狼三則》《螳螂捕蛇》等。[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