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雙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雙燈》是蒲松齡寫的一篇文言小說,出自聊齋志異。   

原文

魏運旺,益都之盆泉人[1],故世族大家也。後式微[2],不能供讀。年 二十餘,廢學,就岳業酤[3]。一夕,魏獨臥酒樓上,忽聞樓下踏蹴聲。魏驚起悚聽[4]。聲漸近,尋梯 而上,步步繁響。無何,雙婢挑燈,已至榻下。後一年少書生,導一女郎, 近榻微笑。魏大愕怪。轉知為狐,發毛森豎[5],俯首不敢睨。書生笑曰:「君 勿見猜。舍妹與有前因,便合奉事。」魏視書生,錦貂炫目,自慚形穢,顏 不知所對[6]。書生率婢子遺燈竟去。

魏細瞻女郎,楚楚若仙[7],心甚悅之。然慚作不能作游語[8]。女郎顧 笑曰:「君非抱本頭者[9],何作措大氣[10]?」遽近枕席,暖手於懷。魏始 為之破顏,捋褲相嘲,遂與狎昵。曉鍾未發,雙鬟即來引去。復訂夜約。至 晚,女果至,笑曰:「痴郎何福,不費一錢,得如此佳婦,夜夜自投到也。」 魏喜無人,置酒與飲,賭藏枚[11]。女子十有九贏。乃笑曰:「不如妾約枚 子[12],君自猜之,中則勝,否則負。若使妾猜,君當無贏時。」遂如其言, 通夕為樂。既而將寢,曰:「昨宵衾褥澀冷,令人不可耐。」遂喚婢被來, 展布榻間,綺香。頃之,緩帶交偎,口脂濃射,真不數漢家溫柔鄉也[13]。 自此,遂以為常。

後半年,魏歸家。適月夜與妻話窗間,忽見女郎華妝坐牆頭,以手相招。 魏近就之。女援之,逾垣而出,把手而告曰:「今與君別矣。請送我數武, 以表半載綢繆之義[14]。」魏驚叩其故,女曰:「姻緣自有定數,何待說也。」語次,至村外,前婢挑雙燈 以待;竟赴南山,登高處,乃辭魏言別。魏留之不得,遂去。魏佇立徨,遙 見雙燈明滅,漸遠不可睹,怏郁而反。是夜山頭燈火,村人悉望見之。

翻譯

魏運旺,是益都縣盆泉人,他家是原來的世族大家。後來家勢敗落,不能再供他讀書,二十來歲時,就荒廢了學業,跟着他岳父家賣酒。

一天晚上,魏生獨自躺在酒樓上,忽然聽見樓下有腳步聲。他吃驚而起,很害怕地聽着。聲音漸漸近了,隨即上了樓梯,一步比一步響。一會兒,有兩個丫鬟挑着燈,已經到了床邊。後邊有一少年書生,引導着一名女郎,微笑着走近床前。魏生大為驚愕。轉念一想知道是狐,因而毛髮直豎,低着頭不敢再看。書生笑着說:「魏君請勿猜疑,舍妹與您有夙緣,就應當來侍奉您。」魏生見少年身穿綢緞貂皮,耀人眼目,相比之下自慚不如,羞愧得不知怎樣對答。書生帶領丫鬟,留下燈就走了。魏生仔細端詳女郎,衣服鮮明,身材美好,像仙女一般,心裡非常喜歡她。但是由於羞愧而說不出親密的調笑語。女郎笑着對他說:「您又不是靠啃書本生活的人,怎麼會有迂腐的書生氣?」她便走近床邊,把手伸進他的懷中取暖。魏生這才有了笑臉,拉扯說笑,於是兩人親熱起來。天還沒亮的時候,兩個丫鬟就來接女郎走了。還訂好夜裡再相會。

到了晚上,女郎果然來了,笑着說:「痴郎是何福氣?不費一文錢,得到這麼好的媳婦,能夜夜自己來相會。」魏生竊喜沒有別人在,就擺上酒和她對飲,並玩賭藏枚的遊戲。女郎十有九贏,便笑着說:「不如讓我來掌握枚子,郎君自己猜,猜中就勝,猜不中就敗。若是還讓我猜的話,郎君便沒有贏的時候了。」於是按她說的那樣,二人玩得很痛快。將要睡覺的時候,女郎說:「昨天晚上的被褥既不光滑又冷,讓人不能忍受。」就叫丫鬟抱了被褥來,展開放到床上,帶素花紋的絲綢料子又香又軟。一會兒,解衣相偎,脂香濃烈,像這樣的艷福真不亞於帝王的溫柔鄉。從此以後,便成了平常事了。

後半年,魏生回了家。一個月夜,他正和妻子在窗下說話的時候,忽然看見女郎穿着華麗的衣服坐在牆頭上,用手招呼他。魏生走到她的身邊。女郎拉他,一同越牆而出,手把手地告別說:「今天要和您分別了。請送我幾步,以表示半年來的恩愛情義吧。」魏生驚問她是什麼緣故,女郎說:「姻緣自有定數,還有什麼可說的呢?」說着,到了村外,原來的丫鬟挑着雙燈在等候着。走到了南山,登到高處以後,向魏生告辭言別。魏生留不住她,只得讓她走了。魏生久久地站在那裡不知怎樣才好,遙遠看見雙燈一閃一閃的,漸漸遠去看不見了,才悶悶不樂地返回家。這一夜山頭上的燈光,村裡的人都看見了。

賞析

此篇題名《雙燈》,顯示出了這篇短篇小說細節描寫的成功,成功的奧妙之一,就是通過對「雙燈」的描寫.敘述了魏運旺與狐女的一段姻緣故事。當「雙燈」「來也突焉」時,「楚楚若仙」的狐女突然來到魏某的床前,引發出了本篇故事。當「雙燈~去也忽焉」時,「魏停立榜稗」,結束了本篇故事,麗「雙燈」遺留時,「雙燈」復來時,正是孤殳與魏某如夫妻一樣恩愛了半年多的真情實況的簡單敘述。因此,作者通過對刁il川時間「雙燈」的描寫,完整地敘述了這段奇事的全部過程。

成功的奧妙之二,就是巧借「雙燈」而別有寓意。「雙燈」的來復去,一是寓指有雙婢接送狐女;二是寓指魏某與狐女成雙成對.宛如夫妻;三是借指狐女雙目含情,主動與魏某約為夫妻;四是暗指魏某最後雙眸恍惚,既驚此事的奇異,也為狐女突然遠去而困惑不解;五是也影射魏某夫妻二人.當魏某與妻子月下窗話時,「雙燈」忽然出現,說明他與狐女的夫妻生活即將結束,而他與妻子才是真正的夫妻。正因為如此,所以這篇近六百五十字的短文,竟六次寫到。雙燈」,把「雙燈導來」的人狐愛情.又用「雙燈引去」,令人倍覺新穎別致。[1]

一、關於作者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今屬淄博)人。

蒲松齡出身在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蒲家號稱「累代書香」,祖上雖然沒有出過顯赫人物,在當地卻是大族,但在明末清初的動亂中衰微下來。蒲松齡的父親蒲槃原是讀書人,由於家境困難,不得不棄儒經商。

蒲松齡童年時跟着父親讀書,由於勤奮和穎慧而深得父親鍾愛。他19歲初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個第一名補博士弟子員,頗受當時主持山東學政的著名詩人施閏章的賞識,贊他「觀書如月,運筆成風」,一時文名頗高。此後,他與同鄉學友砥礪學問更勤,曾與李希梅等人結成「郢中詩社」,常「以風雅道義相劘切」(張元《柳泉蒲先生墓表》)。他在李希梅家中讀書時,「請訂一籍,日誦一文焉書之,閱一經焉書之,作一藝、仿一帖焉書之。每晨興而為之標日焉。庶使一日無功,則愧、則警、則汗涔涔下也」(蒲松齡《醒軒日課序》)。康熙九年(1670)至康熙十年間,他應做縣令的友人邀請,先後到寶應和高郵做過幕賓。這是他一生中惟一的一次遠遊。幕賓生活使他對於官場和世情有了更多的認識。回家鄉後,長期在鄉間作塾師。他設館的主人家藏書豐富,使他得以廣泛涉獵。他不但研究經史、哲理和文學,而且對於天文、農桑、醫藥等等也有很大的興趣。

蒲松齡一生刻苦好學,但自19歲「弁冕童科」之後,屢試不第,直到71歲高齡,才援例成為貢生。康熙五十四年農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兩年之後,依窗危坐逝世。

二、思想內容

《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所收作品將近500篇。故事的來源非常廣泛,或者出於作者的親身見聞,或者是借鑑過去的故事,或者采自民間傳說,或者是作者的虛構。雖然有些故事有明顯的模仿痕跡,但因為加入了作者豐富的想像和創作理念,所以能夠舊瓶裝新酒,傳達出獨特的意蘊。

《聊齋志異》的故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抒發公憤,刺貪刺虐。這是《聊齋志異》中很有思想價值的部分。

2.揭露科舉制度的弊端。

3.狐鬼花妖與書生交往的故事。《聊齋志異》里眾多的狐鬼花妖與書生交往的故事,也多是蒲松齡在落寞的生活處境中生髮出的幻影。

4.關注社會風氣和家庭倫理的作品。

除此之外,《聊齋志異》中還有其他一些篇章,有的頌揚了女子超人的智慧,如《顏氏》《狐諧》《仙人島》;有的描寫了兒童的膽量和計謀,如《賈兒》《牧豎》等;有的則純是描述奇聞異事,如《偷桃》《口技》《海市》等;有的則是通過一些奇聞異事,表達一定的哲理和思考,比如《罵鴨》《狼三則》《螳螂捕蛇》等。[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