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保衛黃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保衛黃河》是《黃河大合唱》的第七樂章,由光未然、冼星海所創寫成於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歌曲採用齊唱、輪唱的演唱形式,具有廣泛的群眾性,是抗日軍民廣為傳播的一首歌曲。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保衛黃河

外文名稱 Defend the Yellow River

所屬專輯 黃河大合唱(第七樂章)

歌曲時長 3分01秒

發行時間 1993-01-01

填詞 光未然(張光年)

譜曲 冼星海

音樂風格 民族音樂

歌曲語言 漢語 }}

歌曲歌詞

(朗誦)但是,中華民族的兒女啊

誰願意像牛羊一般任人宰割?

我們抱定必勝的決心

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唱歌)風在吼,馬在叫

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

河西山岡萬丈高,河東河北高梁熟了

萬山叢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紗帳里游擊健兒逞英豪

端起了土槍洋槍,揮動着大刀長矛

保衛家鄉

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風在吼,馬在叫

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

河西山岡萬丈高,河東河北高梁熟了

萬山叢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紗帳里游擊健兒逞英豪

端起了土槍洋槍,揮動着大刀長矛

保衛家鄉

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風在吼,馬在叫

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

河西山岡萬丈高,河東河北高梁熟了

萬山叢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紗帳里游擊健兒逞英豪

端起了土槍洋槍,揮動着大刀長矛

保衛家鄉

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創作背景

鋼琴協奏曲《黃河》是根據我國著名音樂家冼星海的不朽名作《黃河大合唱》 改編而成。鋼琴協奏曲《黃河》始創於1969年"文化大革命"初期。

歌曲鑑賞

這首歌採用了民間打擊樂節奏和廣東獅子舞音樂旋律為素材,使歌曲顯得明快、豪放、音樂形象分外鮮明,並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

全曲採用了進行曲體裁、以短促跳動、振奮人心的音調,響亮的戰鬥口號,鏗鏘有力的節奏,以快速大跳的動機和逐步擴張的音型,使歌曲充滿力量的感情,形象地刻畫了游擊健兒端起土槍洋槍、揮動大刀長矛,在青紗帳里、萬山叢中,為保衛黃河、保衛全中國而戰鬥的壯麗場景。

《黃河大合唱》為我國現代大型聲樂創作提供了光輝的典範。在六十年代後期,還被改編為鋼琴協奏曲。

歌曲一,四部分合唱,二、三部分輪唱,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恰似黃河的波濤滾滾奔流,勢不可擋。輪唱時"龍格龍格"的人聲伴唱,聽來變化無窮,情趣橫生,增強了生動、活躍、樂觀的氣氛。巧妙地隱喻了抗日武裝隊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終於匯成了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它將壓倒一切敵人,顯示了英雄民族的偉大氣魄。輪唱之後的一大段器樂間奏,不僅渲染了氣氛,刻畫了形象,又為結束段轉向高潮作好了鋪墊,使結束段更凸顯了中國人民誓將侵略者消滅乾淨的堅強決心

外部鏈接

騰訊視頻

《保衛黃河》真的太振奮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