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藥大辭典》:山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藥大辭典》:山韭

基本信息

拼音;Shān Jiǔ

別名;隺(《爾雅》),隺菜(《壽親養老新書》)。

出處;《本草拾遺》

來源;為百合種植物山韭的全草。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鱗莖具膜質鱗被。葉數片叢生;線形細長,寬不足2毫米,有3棱。花軸高30~40厘米,傘形花序頂生;花被6,紫色;雄蕊6,着生在花被上,伸出,花葯長圓形;子房3棱,3室,每室具胚珠效枚,花柱絲狀,柱頭小。蒴果。種子黑色。花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

性味《千金·食治》:"味咸澀,寒,無毒。"

功能主治①《千金·食治》:"宜腎,主大小便數,去煩熱。"

②《本草拾遺》:"生毛髮。"

複方治老人脾胃氣弱,飲食不多,羸乏:隺菜四兩(切之),鯽魚肉五兩。煮作羹,下五味、椒、姜,並調少面,空心食之,常以三、五日服,極補益。(《壽親養老新書》隺菜羹)

摘錄《中藥大辭典》

基本信息

《中華本草》:山韭

拼音;Shān Jiǔ

英文名;Herb of Japanese Onion

別名;蒮、蒮菜

出處;出自《嘉佑本草》:《爾雅》雲,蒮,山韭。釋曰,《說文》雲,菜名,一種而久者,故謂之韭。《韓詩》雲,六月食郁及是也。

來源;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百合科植物山韭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llium thunbergii G.Don〔A.japonicum Regel〕

採收和儲藏:夏、秋間採收,洗淨,鮮用。

原形態

山韭,多年生草本。鱗莖常單生,卵狀至狹卵狀,或卵狀柱形,粗0.7-2(-2.5)cm;鱗莖外污黑色或黑褐色,紙質,先端常破裂成纖維狀,內皮有帶淡紅色,膜質。葉三棱條形,中空或基部中空,背面具1縱棱,葉龍骨狀隆起,短於或略長於花葶,寬(1.5)2-5cm。花葶中生,圓柱狀,中空,高30-70cm,1/4-1/2被疏離的葉鞘;總苞單側開裂或2裂,宿存;傘形花序球狀,具多而極密的花;小梗近等長,比花被片長2-4倍,基部具小苞片;花紅紫色;花被片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先端鈍圓,長4-6mm,寬2-3.5mm,外輪舟狀,較短;花絲等 長,約為花被片長的1.5倍,錐菜,無齒,僅基部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子房倒卵狀球形,腹縫線基部具有簾的凹陷蜜穴,花柱伸出花被外。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300m以下的山坡、草地或林緣。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及河北、山西、陝西、山東、江蘇、台灣、河南、湖北等地。

性味味咸;性平

歸經脾;腎經

功能主治健脾開胃;被腎縮尿。主脾胃氣虛;飲食減少;腎虛不固;小便頻數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15g;或煮作羹。

各家論述1.《千金·食治》:宜腎,主大小便數,去煩熱。2.《本草拾遺》:生毛髮。3.《綱目》:蒮,腎之菜也,腎病宜食之。諸家《本草》不載,而孫思邈《千金方》收之,他書刊字多訛作藿字,藿乃豆葉也。

摘錄《中華本草》[1]

參考文獻

  1. 山韭_中藥大全 , 在線查詢 ,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