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聆聽」該由誰來說?(寶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聆聽」該由誰來說?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聆聽」該由誰來說?》中國當代作家寶棟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聆聽」該由誰來說?

前幾年,學生在班級演講結束的時候,常常說「謝謝大家聆聽」。近兩年高考語文備考受高考題的影響,演講稿在模擬考試中經常出現,學生寫的演講稿中,結束語也是「謝謝大家聆聽」。為此,在課上專門進行過糾正。近期有些領導報告結束的時候,也是一句「謝謝大家聆聽」。網絡上也發現一些自媒體上也有不少「謝謝你的聆聽」的結束語。這個「聆聽」大家都喜歡用,似乎很時髦,很有學養,好像是表達了誠懇的謙虛和禮貌,卻不知搞成了不謙虛不禮貌。一般人還以為領導用的這個詞精當,客氣又謙虛,跟着掌聲也格外的熱烈和響亮。作為語文老師,卻聽着彆扭,如鯁在喉,覺得有說說「聆聽」的必要。於是我查找詞典,搜羅語言學家的解釋,結合現代漢語語法,整合了這麼一篇文字。

古人語言簡潔,表達傾聽之意,一個「聆」字就夠了。比如漢楊雄 《法言·五百》:「聆聽前世,清視在下,鑒莫近於斯矣。」這是對歷史的敬重。張衡《思玄賦》「聆廣樂之九奏兮」。這是對天樂的敬重。宋· 蘇軾《石鐘山記》「扣而聆之。」這是對石鐘山名字來由的專心探究。曹雪芹《紅樓夢》「寶玉接過來,一面目視其文,耳聆其歌。」這是寶玉在太虛幻境對《紅樓夢曲》的傾聽。

《說文解字》上說:聆,從耳。令聲。意思上沒做詳細解釋。《國語辭典》上說:聆,傾耳細聽。如《文選·謝靈運·登池上樓詩》:「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嶔。」

再如下列一些詞語,聆偈(聽經);聆受(傾聽並接受);聆訓(聽受訓教);聆教(聆聽教晦);聆音察理(聽到聲音就能明察事理)等,這些詞語往往出現在比較莊重嚴肅的場合。顯然,聽的一方是非常尊敬講話一方的,故其在如此語境裡有尊敬之意。

到了現代漢語中,單音詞的「聆」,變成了複音詞的「聆聽」,比如 許地山《綴網勞蛛·命命鳥》:「現時正在演說,好些人物都在那裡聆聽法音。」」你看「聆聽」雖然成了複音詞,但其傾耳細聽的意義,和敬重的語境語意沒有改變。

現代漢語語法明確講了詞彙的謙敬之分,敬辭,是表示對對方的尊敬恭敬;謙辭,與之相反,是交際中表示自我謙虛的話語。而「聆聽」一詞,屬於敬辭,表示恭敬虔誠而認真地聽,帶有尊敬對方的感情,通常用在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之間。例如下級對上級說,「我們聆聽了您的報告,深受啟發。」這是下級對上級報告人的尊敬,這時候主講人表示感謝可以說聲「謝謝」,而不該說「謝謝你的聆聽!」

說句玩笑話,那些演講者的一句「謝謝大家聆聽」本義是要謙虛一下客氣一下的,卻把本該聽眾說的話自己說了,結果把自己抬高了,變成不客氣不謙虛,成了自我尊敬,鬧出了強迫聽眾尊敬自己的笑話了。

所以,當自己講話完畢,聽眾掌聲響起來的時候禮貌地說一聲「謝謝」就行了,千萬不要自我說「聆聽」,這「聆聽」還是等着聽眾去說吧。[1]

作者簡介

寶棟,山東省菏澤市人,高中語文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