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望梅」真的能「止渴」(許冬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望梅」真的能「止渴」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望梅」真的能「止渴」》中國當代作家許冬林的散文。

作品欣賞

「望梅」真的能「止渴」

漢語裡有一個成語叫「望梅止渴」,它出自《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賺城斬車胄」中,曹操和劉備同來到後園的小亭對飲,曹操說:「適見枝頭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張繡時,道上缺水,將士皆渴,吾心生一計,以鞭虛指曰:『前有梅林,』軍士聞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從生理學的觀點來看,望梅真的能止渴

要說這些,我們還是從人體的非條件反射講起。非條件反射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它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人的大腦皮層下的神經中樞(比如腦幹、脊髓等)的參與,就可以完成了。就像我們平常用耳、目、口、鼻、舌和皮膚來感覺聲音、景象、氣味、滋味、冷熱、痛癢等,這些感覺器官,一旦受到刺激,就會在身體的某個部位引起反應,這就是非條件反射。

具體來說吧,我們在黑暗中不提防踩着一隻貓,貓猛然叫一聲,我們就會嚇一跳,馬上把腳縮回來,還有我們不慎觸到一杯滾燙的開水,也會馬上把手縮回來。這些突如其來反應,是人和動物保護自己的一種反應,這種反應,一般不會通過大腦,只是靠脊髓工作就完成了,這就是生理學上的「非條件反射」。

雖然望梅止渴不是非條件反射,但我們首先了解了非條件反射的原理,再看條件反射的結果,就很容易理解了。條件反射,是一種更複雜的反應,這要我們在生活中通過一定的體驗和積累才能產生。俗話說的「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就是這個道理。一個被蛇咬過的人,一旦看到與蛇十分相似的繩子,就會非常害怕,這種反應就是由感覺器官報告大腦,再由大腦發布命令,然後做出反應的動作。因為這種反應要通過後天的學習和經驗才能產生,需要一定的條件才能完成,所以這種反射,叫條件反射。

[1]

作者簡介

許冬林,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