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學.識.情」是陳氏太極拳的生命(張俊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學.識.情」是陳氏太極拳的生命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學.識.情」是陳氏太極拳的生命》中國當代作家張俊傑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學.識.情」是陳氏太極拳的生命

——淺析碼頭龔桂芝老師教學藝術

蘇東坡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太極拳老師,包括學員的學養決定了太極拳的厚度。陳氏太極拳博大精深,七年前,誤入太極拳隊伍第一天,我就對網比劃陳家溝四大金剛陳正雷大師《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課件,一直到今早跟主教練龔桂芝、副主教練許小麗學幾個動作,算是對陳氏太極拳有點感覺了。

哲學家阿爾佛雷德·諾斯·懷特海德說:「深遠如哲學之天地,高華如藝術之境界。」與其他人不同,我從文三十多年,從不拉關係刊稿,幾乎從從文第一天就活躍在中央報刊欄目上,而且在文壇上敢與高手甚至專家過招,雅號「快槍手」與「文壇殺手」。我想,我之所以縱橫文壇三十多年,如今萬字散文出手幾乎日夜可以刊中央報刊,都是來源於三十多年敢於與高手過招,都是在交手中提升的技術與本領,都是這種神奇魅力下,養成不同於其他人的學、識、情,從而達到了中央報刊媒體專欄作家哲學深遠之境界。因此,文壇上不怕誰敢搗蛋,也自信與之交手,自己可以憑藉多年文字功夫徹底制服對方。

文武是相通的,之所以我敢說,我們碼頭太極拳功夫高於其他地方,甚至敢說本市龔桂芝老師教學屬於第一流的,就是她們與我從文一樣,靠的是勤學苦練,不是靠關係。

好的太極拳與文學作品一樣,應當以知識為核心,閃爍着知性的光輝,流露出太極拳人的學養、涵養、修養,以及對武術健身和傳統中醫等文化的深刻反思,應該具有厚重的文化意識和深邃的歷史感。剛完成總局調研,從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經脈運行方法,繼續談談我今早學習陳氏太極拳幾個動作的體會。

坦言之,我們碼頭老師們與專業武術運動員,尤其陳家溝太極大師們的距離很遠很遠。她們與我一樣,一輩子都是靠自學,靠自己感悟,動作雖然存在瑕疵,而熱愛武術健身、熱愛太極拳這顆心值得學習。都是平平常常百姓,也沒條件花費幾萬、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去學一套陳氏太極拳套路。一切的一切都是靠自己對網或跟身邊老師們學習感悟出來的動作。

與其他碼頭不同,我們碼頭都是黨政機關普通上班人員,也是我市唯一幾十年早5點到7點半風雪無阻堅持在漢江邊苦練太極拳的一群人。類似我們的龔桂芝老師,丈夫重病,她幾乎天天又是照顧家人,又是義務教我們太極拳,分文不取。

為何我敢說,我們碼頭教學水平不亞於陳家溝四大金剛,根子在於他們出名前身份農民,與我們碼頭一模一樣,都是百姓!「以人民為中心」一直是我黨執政宗旨,假如按身份地位,按兜里錢多少來衡量太極拳檔次,我敢說陳家溝也走不出太極大師,道理很簡單,「四大金剛」,論文化都朱天才民辦教師高中水平,其他都是農民。

而且「四大金剛」都是佛教徒,都是生活走投無路,只差一步就去寺院當和尚,後受到我黨政策恩惠,走入太極神壇,一年收入幾千萬的。因此,我一再強調不要把陳氏太極拳神秘化,這套功夫來源於生活,不是來源於上流社會虛幻說辭中。

太極拳也如此,「正」就是基本功。之所以保康退休警官,我敢說我們新手太極水平都比他高,就是他基本功不行。「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啊! 比如:我們主教練龔桂芝教的第三勢「懶扎衣」,我們碼頭自學攝影師全大哥攝影,我們碼頭副主教練許小麗帶領我們練的《懶扎衣》與襄陽太極協會副會長保康退休王警官的《白鶴亮翅》《倒卷弘》對比對比,就曉得一個老公安,太極拳基本功,還不如我們新手。虛步不過關,導致夾襠,還是拜楊氏陳氏太極大師學的手藝。問題是基本功沒過關,如此往大處說,會丟襄陽太極人面子,往小處談,會練壞身體。

《倒卷弘》又夾肩,要曉得太極拳每一個動作涉及十二經脈,動作一點不到位,缺乏基本功,就會導致內部氣血紊亂,久而久之都會練殘廢與練熄火自己。與對方退休前屬於公安主要領導幹部,跟太極大師們學過功夫不同,我們龔桂芝與許小麗老師與我一樣,百姓身份,也無條件掏幾萬幾十萬甚至幾百萬跟太極大師們學功夫。但是,我們對網也在自學太極大師們功夫。對比後,都會發現我們新手打得比太極大師們的徒弟還規範,根子就是我們基本功過關了。

比如:三、懶扎衣動作——身體微右轉,重心右移,右手由拳變掌向上掤至耳根,左手下按,目視左前方。【要求】右手由拳變掌向上掤時,以身催手,畫圓弧上掤;左手反掌下按,與右手配合,形成開勁。【勁別】右手掤勁,左手按勁,全身開勁。【經脈】按足少陽膽經運行,起於外眼角,經過耳後、頸旁、缺盆、腋下、胸側、胯、大腿外側、膝外側、外踝前,到四腳趾足竅陰穴;內連進入缺盆,到胸中,過膈肌,屬於膽(圖14)。動作二 雙手畫弧纏至交叉於胸前,左手合於右臂內,手心朝外;右手心朝上。重心移至左腿,提右腿向右橫開一步,腳尖內口,目視右前方。【要求】手合、腳開要同時進行,腳到手到,橫開步要自然等。就是說,我們對照書本與網,按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經脈運行方法自學到位後,姿態都比掏錢頒發嫡系弟子的退休王警官打的檔次高了!

論級別對方退休前是保康公安局局長級別,屬於縣處級幹部,論頭銜是襄陽太極拳協會副會長,論門派是太極大師嫡系弟子,論兜里錢,一車都裝不下。而我們兜里分文均無,任何頭銜均無,任何大師也沒手把手教過我們,都是對照網與書本,靠自學,竟然打得很上檔次。 對方太極大師手把手教幾十年,而我們僅僅是碼頭龔桂芝老師教幾個早上,都是新手,都是太極小白。而且都是免費,都是早上5點到7點半僅僅幾十分鐘,緣何我們都打得比上述太極嫡系傳人打的好呢?!到底是對方掏錢沒掏夠數,還是太極大師們教學水平太低?還是對方大腦智商不夠?!最基礎虛步都學不會,最基礎一個白鶴亮翅都模仿不下來!問題是對方身份竟然是襄陽市太極協會副會長,武術幾段幾段的,而我們什麼都不是,問題是我們通過自學打的為何比他規範呢?

拳論云:「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根子在於我們龔桂芝老師教我們:左弓步樁(斜行樁)要求:身體正對鏡面,右腳向外撇約45度朝前,左腳向左前45度邁出,腳尖朝前微內扣,兩腳之間距離約兩肩寬,左腿屈膝松胯,左膝正對左腳尖,但不可過腳尖,左小腿垂直於地面,左小腿肚以不超過腳跟為界,右腿伸但不可僵直,膝蓋後窩即委中穴不可軟,右膝不可有跪地之意,應與右腳尖關照,上身立身中正,左肩與左胯上下垂直於地面,上身正對於左大腿方向,頭自然正直,眼正平視,左手成勾手向身前45度方向伸出,松肩沉肘松腕,勾尖自然下垂,右手成掌向身右前45度方向伸出,松肩沉肘坐腕,指尖斜朝前、斜朝上,掌心朝前。以右手中指起,過臂,繞背到左臂、左勾尖成一空間曲線,兩手腕與肩同高但不可高於肩低於肘。呼吸自然,心平氣和。要點:體會立身中正,體會身體大部分重量落於左腳腳心處,體會右腿撐勁撐在右腳腳心處,體會左右兩腿的松與緊、屈與伸、虛與實,體會兩臂的伸與屈、開與合,故我們新手,學習三天都打得比對方幾十年打的好.

為何有的太極大師要換膝蓋,而我們自學的龔桂芝老師苦練幾十年膝蓋一點問題均無,都是對書本與對網基本功過關了。如此,是否對方的襄陽太極拳協會副會長或武術健身協會副會長都該拱手讓我們龔桂芝或者小麗老師擔任更合適一些呢?!

退休前,鑑於我黨權力厲害,即便是一個外行,台上又是哼哈,又是發脾氣可以。問題是退休後,太極拳隊伍靠本事,既然基本功都沒過關,靠幾頂嫡系傳人帽子或其他警察配的小手槍,想當大哥,咋行呢?!況且,台上靠關係網,頂多干擾黨的事業;台下,靠虛幻帽子,會教壞無數新學員,都是害人的舉動。因此,明智者趕快讓賢,是否提出襄陽太極協會副會長或襄陽武術健身協會副會長乖乖的讓給我們碼頭老師們,留下一個好名聲呢?! 太極拳,尤其陳氏太極拳須有情,就是要有情感、有情懷,有情的太極拳才有溫度。為何龔桂芝老師、許小麗老師能教出如此新手,比拜太極大師學幾十年的嫡系傳人都打規範,根子就是她們都是有「情感」的太極人。前者,照顧重病家人,無怨無悔;後者,模範妻子,賢惠母親。而且她們對待學員分文不要,屬於真正學雷鋒的太極人。善良是她們的基底和內核,所以不僅僅給我溫暖,而且這種大胸襟、大格局、大境界,給了所有新學員溫暖。因此,我們三天學的比太極大師嫡系傳人幾十年打的都規範,也就不足為奇了![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