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看楊絳(郝建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我看楊絳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我看楊絳》中國當代作家郝建波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我看楊絳

排除男性,只說女輩。在我看來,楊絳有很多世人少有的品質:明志,淡泊,寧靜,包容~特別是包容。(母性一面,女眾皆共性之,排除不表)。

少年時不知,在二十年時間中,幾經迷途坎坷,幾經激盪。知其人生太多不可為,為之乏為屢屢妥協,無為處世困局。這時忽見楊絳,柳暗花明屹立如豐碑,豁然開朗。因其稀少,慢慢疊加成心慕偶像。何為偶像?一般人,包括自己難以企及的高度,甚至於此生做夢都難以做到的,只有愛慕之心,關切之心,盡一切力所能及的去走近,研究,分析……這樣的偶像很多。其中一個就是楊絳。

楊絳的淡泊,專一學究,看似柔弱實則靈魂強大,不屑為外界俗論所動搖: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錢鍾書的挖苦刻薄,無視外界的忌憚非議,很多人說是傲氣。在我看來,錢鍾書和楊絳夫妻共有的自我自由精神世界,他的言語不合乎甚至不顧及國人禮節,是坦誠率真,也是智商高情商低的表現。楊絳眼中的錢鍾書的這些,她看到了孩童頑劣的一面,並且出於愛,展現了包容縱容愛護以至於庇護的一面,這一點很難得,在自身歷經圍城困局,我頓時感慨:真是太難得了!這越發使我視楊絳為偶像。

少時看唐吉可德時,只知塞萬提斯,絲毫沒注意到翻譯者楊絳。楊絳的文字平淡從容得似乎是讀不到什麼文采的。聽過最好的評價:靜穆嚴肅的語言自有生機,安靜而不古板,活潑而不浮動,靜中有動,動還是靜。沉靜詼諧中有沉着老到、雍容優雅的氣派,鋒芒內斂後的不動聲色,有種靜穆超然的中和之美。

這個和錢鍾書妙語如珠的比喻諷刺作風,博古論今的掉書袋風格是格格不入的。在她眼裡的方鴻漸,是誇誇其談而又百無用處……這使我驚訝她領悟力,要知道,當初錢鍾書寫圍城的兩年,她可是第一讀者。錢鍾書說故事虛擬,楊絳也信了。文者皆內斂,讀前人的越多,越是自知菲薄如井底之蛙。我卻看到了錢鍾書和方鴻漸共同的個性,只是,那個方鴻漸是需要為《圍城》的主題服務的,這個決定了選材的偏重點。而走近錢鍾書,通過文風,格局,關注點,格物致知,鮮活如同再世。

《管錐編》為何用文言文?錢鍾書對她說,是乾脆叫那些紅衛兵造反派們看不懂(挑不了刺),楊絳信了。憑錢鍾書的桀驁與風骨,我更加相信這是對親人比較頑皮省事的回答,他相信世上總有懂他的知音。尚沒有,至少可以佩服錢鍾書的博聞強記吧!至少可以佩服錢鍾書最牛逼的一個掉書袋吧!

我覺得,最大的成功,是兩個超然俗世靈魂相近的人走到了一起,使我看到了雙倍的芬芳,這使我驚嘆:曠世奇珍!我還特地數了數無數前輩,真覺得少有這樣的道合伉儷了。

陳道明在主演電視劇《圍城》時,還特地到楊絳家生活了一段時間。那時錢鍾書還健在。當他看到兩人的家庭沒有任何家用電器,有的只是書籍。家人間最大的愛好便是能各距角落安靜讀書互不打擾,對物慾橫流的外界無所需求……

幾十年後今天的陳道明,能醉心書法和讀書,他道,「這個世界不是你的世界,不是說你成功了,你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我覺得做人的最高意境是節制,而不是釋放。所以我享受這種節制,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釋放是很容易,物質的釋放、精神的釋放都很容易,但是難的是節制」。

並且,能做到言行一致。

素來不屑中國的明星,但陳道明等少數人是例外。他的節制,安靜……如同難能可貴的舶來品,我知道是誰最早影響着他的此生。

可惜《洗澡》《幹校六記》受政治背景的限制,終將越去越遠,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一去不復返。

人生不滿百,到前路無多只能回首時,轉身看楊絳,這時和我現今的感受不同,覺得不只是豐碑了,變成一面鏡子。楊絳說,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於成名成家,暮年自安於自欺欺人。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摘自《一百歲感言》)

這個和近百歲的季羨林《人生感悟》如出一轍。人生道路千萬條,到最後看透看破看淡殊途同歸。意識到,理解看透到就可以了。太過年青體會到百歲時的楊絳輩們,那麼人生就因過早看破而悲觀了。 世之紛亂,亂入我心。如楊絳所言,我也自知讀書不多總是想得太多。楊絳更說,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好一個境界!

展現出來的多是最好的一面,因視楊絳為偶像,心力過多去留意走近她,因而更看到了外界所不注意到的生活本真樣子,挖掘得越多越是看到也有不如意的真實面。以錢媛的資質,我知道辛虧是出身在書香門第的家庭,否則後果不堪。楊絳對女兒,同樣展現了包容的一面,這次出於母性的角度,和對錢鍾書的包容愛護不一樣。楊絳說她最大的功勞是保留了錢鍾書孩童的天性!不知道能有多少世人明白過來,這意味着什麼?總之使我震撼,無以復加。

再走近楊絳,留下真實的手跡筆記總使我失望。想想,起碼這也是真實還原的。誠如錢鍾書語,吃一個雞蛋好就夠了,何必要認識那個**呢……

我把《我們仨》和季老《賦得永久的悔》並排。通常不懷疑不能見真理的,唯對她,只有坦誠真摯貼切,感動澎湃~ [1]

作者簡介

郝建波,家在宜昌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