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Z42/39、Z40/41次列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Z42/39、Z40/41次列车中国铁路运行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至中央直辖市上海之间的直达特快旅客列车,由乌鲁木齐铁路局乌鲁木齐客运段上海车队负责客运任务。列车使用25T型客车,沿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兰新铁路、陇海铁路及京沪铁路运行,全程4112公里,跨越新疆、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五省一市一区,途经百里风区戈壁,在广州至拉萨的Z264/265、Z266/263次列车开行前,曾是中国境内运行里程最长、运行时间最多、沿途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一趟列车。其中乌鲁木齐站至上海站运行40小时27分,使用车次为Z42/39次,上海站乌鲁木齐站运行39小时29分,使用车次为Z40/41次。截至2007年,列车已连续10年获得铁道部的“红旗列车”称号,并在社会中介机构对全路300个站车用户满意度测评中,获得列车用户满意度第一名。

历史

Z41/42这对车次最初用于天津上海的直达特快列车[1],2009年8月15日改为D341/342次卧铺动车组列车(后因京沪高速铁路开通而停运),原车次得以留空。

现行Z40/41、Z42/39次列车的前身为1957年开通、由上海开往兰州的42/43、44/41次列车,由上海铁路局值乘,1960年因兰青铁路开通而延至西宁,车次改为52/53、54/51次。这班列车一度于1963年停运,1964年兰州至上海间恢复运行,1965年4月18日起隔日延长至乌鲁木齐,编组包括硬卧车3辆,硬座车5辆,邮政车、行李车、餐车、软硬卧合造车各1辆,在当时是上海唯一一对往西北方向的列车,但因为当年南京长江大桥尚未通车,火车需要过轮渡关系,加上铁路发展落后,全程需行走101小时3分钟,需停靠八十余站,是全路里程及运行时间最长的国内长途旅客列车。即使在南京长江大桥开通后,第一次中国铁路大提速前的90年代初期,运行时间依然长达76小时35分钟。但截至2016年9月,从乌鲁木齐至上海需时40小时37分钟(2015年曾压缩至39小时29分钟),中国铁路运行时间最长的图定旅客列车是乌鲁木齐至齐齐哈尔的K1082/1083、K1084/1081次列车,单程运行68小时19分。

1968年,23型座卧两用客车一度在52/53、54/51次列车上试运营。上山下乡运动期间,该列车的乘客以探亲后返疆的知识青年为主,并因长期严重超员且乘客行李极多而与上海至哈尔滨的56次列车一并被乘客戏称为“强盗车”,作家王安忆于知青大返城后撰写的短篇小说《本次列车终点》及后来的《51/52次列车》也以新疆回沪的51次列车为蓝本。

1997年,52/53、54/51次列车更换空调车底。2000年10月21日,该列车在中国铁路第三次大提速中提升等级为T52/53、T54/51次特快列车。2014年10月31日,T52/53、T54/51次列车改用25T型车底。同年12月10日,T52/53、T54/51次列车更改车次为Z40/41、Z42/39次,Z41/42这对原用于津沪列车的车次得以重新启用。同年12月28日起,列车于兰州至乌鲁木齐段改经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运行,同时运行时间大幅压缩,乌鲁木齐至上海比此前提速逾5小时,上海至乌鲁木齐提速逾2小时。

2015年3月20日,Z40/41、Z42/39次列车于嘉峪关哈密段改经兰新铁路运行[2]

由于车体不足,Z40/41、Z42/39次列车只能每四天开行三天,乌鲁木齐铁路局计划自2016年1月1日起将这班列车改为每日开行。

2016年8月1日,配合乌鲁木齐铁路局调整列车运行图,Z40/41、Z42/39次列车改为乌鲁木齐站始发终到。

2019年4月10日,配合张家庄隧道整治,Z40/41、Z42/39次列车在嘉峪关至兰州西间由兰新客运专线改为经兰新线运行。

视频

Z42/39、Z40/41次列车 相关视频

Z41次特快列车 上海-乌鲁木齐南 驶经陇海铁路宝鸡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