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RTK测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在GPS测量中,如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Real - time kinematic)实时差分定位是一种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野外作业效率。

中文名;RTK测量

外文名:RTK measurement

学   科:测绘工程

领   域:工程技术

测量简介

在GPS测量中,如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Real - time kinematic)实时差分定位是一种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野外作业效率。

在传统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是通过数据电台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的,流动站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

但传统的数传电台由于环境与功率衰减的影响,在遇建筑物或山体等障碍物遮挡时,导致数据传输的效果和距离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与传统的数传电台相比,GPRS/CDMA数传终端就具有了不可比拟的优势。

上海詹佛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最先把GPRS/CDMA数传终端应用在测量行业 [1]

RTK测量技术原理

RTK(Real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RTDGPS)技术,它是测量技术发展里程中的一个突破,它由基准站接收机、数据链、 流动站接收机三部分组成。 在基准站上安置1台接收机为参考站, 对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和测站信息,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解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即基准站和流动站坐标差△X、△Y、△H,加上基准坐标得到的每个点的WGS-84坐标,通过坐标转换参数得出流动站每个点的平面坐标X、Y和海拔高H)。分电台模式和网络通讯模式。

成功案例

RTK助力皖电东送工程

2013年1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进行报道,随着最后一根导线跨越淮河牵引到位,“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淮河大跨越主体工程完工.运用了国际最顶级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皖电东送工程,在近200米高空,成功完成了淮河大跨越施工,再次实现了我国电网建设的历史性突破。 1000千伏皖电东送特高压线路西起安徽淮南,经浙江、江苏后抵达上海,全长656公里,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电容量最大的同塔双回路输电线路,投资总额186亿元,计划年底投入运行。

特高压是指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的电压等级。和一般输电线路相比,特高压具有输送容量大,输送距离远,电量损耗低等优点。但同时,它的技术难度和对设备的要求之高都是史无前例的,上世纪60-90年代,前苏联、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开展了特高压交流输电前期研究,都没能形成成熟的技术和装备。而在我国不但在特高压理论创新、技术攻关、工程实践等方面取得了全面突破,并且已经成为世界上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成功掌握,并且实际运用了这项尖端技术的国家。

以承担本次“皖电东送”工程的合众思壮集思宝G970 RTK设备为例,其应用高精度GIS采集测量技术,可以凭借精确的GPS定位功能、厘米级采集精度、实时数据交互、高稳定的性能等特性在电力勘察设计、施工、放样等方面发挥作用,为设计、施工及决策人员提供精确的数据来源,为电力系统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我国已经建成并商业化运行3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包括“皖电东送”工程,正在建设的还有三条特高压线路,按照规划,我国将在特高压骨干网的基础上建成覆盖全国的智能电网,进一步缓解能源分布与使用不协调的矛盾 [2]

性能介绍

RTK致力于提供领先的、完整的高精度测量方案。采用国际最领先的主机板,搭配性能强劲的集成解决方案,突破解决了以往国内RTK设计制造的各类问题和难题,表现出令人叹服的精准度、稳定性、强大的兼容性、环境适应性和应用人性化特性。 1.GPRS/CDMA/UHF多种模式自由切换

GPRS/CDMA和传统UHF数据链技术兼备,基准站电台与ENET模式双待机,流动站可根据作业情况随意切换作业模式无需加载外接模块即可自由切换数传模式。

2.全新智能主机设计,解放手薄,效率倍增

采用全新智能主机设计,内置高性能处理器,大容量存储设置,人性化的面板操作设置功能,基准站和流动站模式、电台与网络链路方式,差分格式等均可在面板操作完成,解放手薄,增强您的工作效率。通过FN键与开关键的组合应用,设置信息完全显示在液晶屏幕上。

3.多功能组合按键设计

通过FN键与开关键的组合应用,既可以查看接收机及数据链的各种状态,又可以对接收机进行设置,选择接收机模式、数据链模式等,解放手簿,提高工作效率。

4.高分辨率OLED显示屏,工作详情举目可见

配备128*64分辨率OLED显示屏,实时显示当前卫星状态、工作模式、差分类型,当前日期时间、电池电量、坐标数据等海量信息,工作状态一目了然。自发光OLED显示屏对比度高、视角广、反应速度快、温度适用范围广、功耗低、强太阳光下依然清晰识别显示内容。

5.四馈点零相位中心天线

天线部分采用多馈点设计方案,通过完全对称的天线结构,实现相位中心与几何中心的重合,将天线对测量误差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天线单元增益高,方向图波束宽,确保低仰角信号的接收效果,在一些遮挡较严重的场合仍能正常收星;

带有抗多径扼流板,有效降低多径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6.标配外挂电台,多种作业模式,真正做到距离无忧

G970具有先进的内置收发一体化电台的同时,配置5W、35W可调高功率的外挂电台,大大的增加您的电台作用距离。

7.内置电台轻便实用

ENET模式,通过网络扩展更大更远的作业区域;

在无网络信号地区,外挂电台就是您远距离作业的有效保障;

410MHz~470MHz全频段覆盖;

兼容PCC、Satel、MDS电台 。

参考文献

  1. [张振军, 谢中华, 冯传勇. RTK测量精度评定方法研究[J]. 测绘通报, 2007(1):26-28.]
  2. [罗满建, 廖超明, 冯一军. RTK测量精度检定方法探讨[J]. 测绘通报, 2004(1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