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ED79型电力机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ED79型电力机车日语:ED79形电気机関车)是日本国有铁道的交流电力机车车型之一,适用于供电制式为20千伏50赫兹的工频单相交流电电气化铁路

ED79型电力机车是为青函隧道设计的电力机车,与青函隧道在1988年同时正式投入运用,专门用于牵引津轻海峡线的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1];其中基本番台和100番台机车是由ED75型700番台电力机车改造而成,全部配属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而50番台机车是后来由东芝公司新造的车辆,全部配属日本货物铁道(JR货物)。

开发背景

1988年3月,连接日本本州青森地区和北海道函馆地区的青函隧道,作为世界上最长的铁路隧道和海底隧道,经历了近25年的施工后终于建成通车,从此形成了从青森直通函馆的津轻海峡线。由于青函隧道是按照整备新干线的计划和标准兴建,亦将会成为北海道新干线的一部分,在未来只需要铺设准轨即可满足新干线高速列车的营运,并且根据自动闭塞制式要求采用了可兼容在来线和新干线列车的ATC-L型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适应ATC-L自动闭塞制式的交流电力机车。

考虑到日本国铁末期持续亏损的经营状况,为了尽可能节省机车车辆方面的投资费用,日本国铁决定利用部分闲置的ED75型700番台电力机车,将其改造成为可以在ATC区间运行的青函隧道专用机车,也就是仅使用于津轻海峡线的ED79型电力机车[2]

1986年至1988年间,共有34台ED75型700番台电力机车被改造成ED79型电力机车,当中包括21台基本番台和13台100番台机车,分别用于担当本务机车和补助机车。改造工程主要在土崎工厂(今东日本旅客铁道秋田综合车辆中心)、苗穂工厂(今北海道旅客铁道苗穗工场)、大宫工厂(今东日本旅客铁道大宫综合车辆中心)进行,日立制作所和东芝公司亦受委托进行部分机车的改造,以保证所有ED79型电力机车都可以赶及在青函隧道通车前投入运用。

视频

ED79型电力机车 相关视频

日本青函隧道,现今世界上最长的隧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