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Chagas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Chagas病又名美洲錐蟲病(American trypanosomiasis)是由克氏錐蟲(Trypanosoma cruzi)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的寄生原蟲病,由嗜血錐蝽傳播。臨床上有急性和慢性蟲血症,並侵犯多種器官如心、腦、食管、結腸等。造成勞動力的喪失或死亡。英國《每日郵報》2012年5月29日報道,這種病正在美洲蔓延,導致感染者猝死。[1]

症狀體徵

Chagas食管病最常見的臨床症狀表現為進食時咽下困難(100%),胸骨後疼痛胃食管反流體重下降。伴隨着自主神經系統的損害,機體的糖、水電解質代謝、內分泌調節、胃酸的分泌、汗腺和腮腺的應激以及其他一些相關器官的功能調節也發生或輕或重的功能異常,其中很多病人因腮腺去神經支配而有唾液過多症狀,其腮腺常有肥大。

Chagas食管病發生食管擴張、產生臨床症狀,甚至出現巨食管並不表明其病程已到了終末期。在漫長的病理過程中,隨着食管膨脹、失遲緩的發展及食管下段括約肌不完全鬆弛,病人可出現體重下降、未消化食物的反流,甚至可出現誤吸。約有5%~10%的病人因食管內瀦留物的刺激造成食管黏膜經久不愈的反覆損傷,食管黏膜增生、間變,最後導致食管惡性腫瘤的發生,其病變大都位於食管下1/3。Mad等(1999)報告1例與Chagas食管病有關的食管平滑肌肉瘤女性病例。該病人19歲時因緩慢發展的Chagas食管病而出現咽下梗噎,49歲時接受賁門肌層切開治療,6l歲時因咽下困難加重發現食管平滑肌肉瘤,並進行手術切除,術後14個月出現肺部及肝轉移,6個月後死亡。[2]

據報道,俄羅斯國立莫斯科大學生物系的研究人員發現,T.cruzi原蟲對惡性腫瘤細胞具有一種「以毒攻毒」的遏制作用,即如果體內有正常細胞惡性變,T.cruzi原蟲會首先對其進行攻擊,而對正常細胞則「不予理睬」。在T.cruzi原蟲作用下,癌瘤的生長速度會降低,癌瘤會縮小,甚至消失。他們的動物實驗表明,在T.cruzi原蟲的攻擊下,動物體內的移植瘤在各個生長階段,其體積僅為對照組的2/3~1/2。他們推測,T.cruzi原蟲體表的多種分子可幫助其識別、攻擊惡性腫瘤細胞,另外一些分子可脫離該原蟲而激發機體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T.cruzi原蟲畢竟是一種病原體,因此在臨床上不宜直接以該原蟲攻擊癌細胞作為惡性腫瘤治療的手段來應用。但從反面可以推論,患有Chagas病的病人惡性腫瘤的發病率應是相對較低。

儘管Chagas食管病的發病以巨食管為主要表現,但Chagas病累及食管引起巨食管的發病率並不高。Koberle(1974)和Andrade等(1979)的屍檢報告顯示約有2.6%~18%的病人發現有巨食管。從最初感染髮展到有Chagas巨食管徵象約需經歷10~20年的潛伏期。

病理病因

南美洲錐蟲感染是引致本病的病原體,舌蠅是其媒介傳播媒介。T.cruzi原蟲通過舌蠅叮咬進入人的血液,所累及的器官主要為心臟、食管和結腸,其他如胃、小腸、輸尿管等也可受累。

疾病診斷

  1. 賁門失弛緩症:Chagas食管病在影像學上很難與賁門失弛緩症相鑑別。兩者均形成特徵性的「鳥嘴樣征」。惟一可鑑別兩者的是前者可能伴有巨十二指腸或巨結腸。賁門失弛緩症也有類似Chagas食管病的食管測壓檢查結果,但Chagas食管病的食管下段括約肌壓力相對較低,反映了不同的食管下段括約肌的調控機制損害;賁門失弛緩症的食管興奮性膽鹼能神經僅為輕微損害,其食管下段括約肌對促胃液素(gastrin)呈高敏感性,而Chagas食管病的食管興奮性膽鹼能神經嚴重損害,其食管下段括約肌對促胃液素(gastrin)呈低敏感性。賁門失弛緩症的食管下段括約肌張力較高,收縮持續時間較長,有效收縮次數較多,而Chagas食管病食管下段括約肌無效收縮時,食管內壓在進食後沒有任何變化。
  2. 特發性失弛緩症?此病的臨床表現、X線及食管測壓檢查,甚至藥物的治療反應等很多方面均與特發性失弛緩症相似。但其沒有Chagas食管病流行病學特徵。[3]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1. 病原體檢查:急性期可用新鮮血液封片,或懸滴法,或厚塗片吉姆薩染色法鏡檢。慢性期可用蟲媒接種法,即用人工飼養的錐蝽叮咬患者,2~4周後,檢查其糞便或磨碎蟲體檢查錐蟲。也可用動物接種法,即採用患者血1ml接種2隻小白鼠後,每周查其尾血,持續1個月;或用腫大淋巴結活體檢查找無鞭毛錐蟲體;腦膜腦炎患者腦脊液內單核細胞增多,蛋白輕度增加,偶可查見錐蟲。
  2. 血清學檢查:多用IFAT與ELISA法,急性期檢測IgM抗體,慢性期檢測IgG抗體。

其他輔助檢查

  1. X線檢查:Chagas食管病的鋇劑造影表現為食管的高度擴張和遠端食管變細形成特徵性的「鳥嘴樣征」。Rezende(1973)根據食管擴張的長度把Chagas食管病分為4級:Ⅰ級,食管擴張的長度在3cm以內;Ⅱ級,食管擴張的長度在3~7cm之間;Ⅲ級,食管擴張的長度超過7cm;Ⅳ級,食管擴張的長度超過7cm,同時食管的長軸發生偏離。
  2. 食管測壓:食管測壓檢查結果能反映獲得性去神經節症(acquired aganglionosis)基本的病理過程。通過測壓可發現Chagas食管病人食管蠕動停止和食管下段括約肌的不完全鬆弛等兩個典型的特徵。

併發症

Chagas病可侵犯心臟造成心肌病。急性期可並發心力衰竭、慢性期可並發巨食管或巨結腸症。

預後

由於Chagas病的基本病理改變是發生於腸道自主神經系統不可逆的損害,Chagas食管病不論採用何種方法進行治療,也僅為對症處理。其預後主要取決於病人的心臟是否受累以及受累的程度。

發病機制

  1. 發病機制:T.cruzi原蟲的感染過程是一漫長的病理改變。感染多年後可累及心臟引發心肌炎、累及肝、脾造成肝、脾腫大等損害,也可因累及食管及結腸等臟器,使食管、結腸等器官的腸肌叢神經節細胞(Auerbach’s plexus)發生去神經支配,使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引起消化道運動功能紊亂及管腔擴張。Chagas病侵犯食管造成食管運動功能紊亂及管腔擴張謂之Chagas食管病。約有10%~24%的慢性Chagas病人發現有食管異常。此外,有家族性自主神經機能異常、澱粉樣變及吸毒者中亦可見到有巨食管的發生。Sterin-Borda等(2000)的研究表明,Chagas病病人體循環中存在一系列神經遞質受體(neurotransmitter receptor)的自身抗體(autoantibody),這些抗體主要通過阻斷β2腎上腺素受體和M2膽鹼能受體而影響細胞內的信號轉導,引起機體靶器官(主要為心臟和消化道腸肌叢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叢)的損害。Ny等(1999)則指出腸道微環境中一氧化氮系統的改變在Chagas病人胃腸道發病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4]
  2. 病理改變:Chagas病的病理改變主要為椎蟲使壁間神經叢遭受破壞,以致形成與原發性賁門失弛症無法區別的食管無張力性擴張,病變為全身性,可累及心臟、結腸、腮腺及其他器官,約有30%慢性Chagas病病人的上述器官受累。Sterin等(1999)報道Chagas心臟神經肌肉病和賁門失弛症的分子機制,作者證明Chagas病患者的血液內存在一種抗體,其與心肌的β類腎上腺素能性及蕈毒鹼性膽鹼能受體結合以後,可誘發細胞內信號傳導,使靶器官的生理功能發生變異,以致正常細胞變為病理活性細胞。上述的抗體與心肌的β類腎上腺素能及膽鹼能受體結合後,可以誘發生理性、形態性、酶性以及分子性等一系列改變,最後造成組織損傷。研究工作證明:與對照組的無心肌或食管自主神經障礙的人群比較,血清抗體陽性的病人其抗體的分布與心肌、食管的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因此,此種抗體的存在可以部分地解釋Chagas病病人的失弛症和心臟神經肌肉功能障礙的原因。此類病人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均受到影響,其發展後果為出現進行性神經傳導受體封閉和交感、副交感的去神經,此種現象在Chagas病人的疾病過程中表現為心肌神經病(cardioneuropathy)及失弛症。Dantas等(1990)報道118例慢性Chagas病人測量LES壓力的結果,發現其壓力較正常對照組及特異性失弛症病人為低。此症患者的食管癌發病率高。Camara-Lopes(1961)報道90例Chagas病人在3.5年的過程中有7例發生食管癌,因此一旦確診為Chagas病,最好作預防性食管切除術。

用藥治療

  1. 飲食習慣調整:Chagas食管病人進行治療之前,為緩解症狀可指導病人進行飲食調整,如細嚼慢咽,進食流質及軟食,或在進食固體食物的同時進食流質,注意避免進食過熱及過冷的食物等。對於有明顯食管瀦留的病人,在進食後2h內應避免臥床,以防止瀦留食物的反流,及可能出現的誤吸。Meneghelli(1999)認為,Chagas食管病是一漫長的病理過程,發展為巨食管的病程很緩慢,甚至不發生巨食管。當Chagas食管病引起的吞咽困難症狀較輕,尚可忍受,或是間斷髮生時,可暫不進行治療,而對病人進行隨訪,直到病情進一步發展,病人迫切要求進行治療。
  2. 藥物治療:關於Chagas食管病的藥物治療,Dantas等(1987)提出採用消心痛舌下含服(劑量為2.5~5mg)可明顯緩解Chagas食管病人食管下段括約肌張力約60min,起到加速食管排空,減輕吞咽困難症狀的作用。其副作用是頭痛和因食管下段括約肌的長時間鬆弛造成的胃食管反流。Menegheni指出硝酸異山梨酯在Chagas食管病治療中的應用僅限於短期治療(數周),隨着用藥時間的延長,機體對藥物的敏感性將降低。
  3. 擴張治療:Chagas食管病的有創性治療主要是應用機械的方法來改善其功能性梗阻症狀,即通過使用氣囊等方法擴張食管遠端,一般能使約75%的病例臨床症狀得以改善或解除。由於Chagas病可侵犯心臟造成心肌病,Chagas食管病在選擇手術治療方法時有一定的限制。
  4. 手術治療:僅有少數病人在機械方法不能改善臨床症狀之後,需要進行肌層切開術或食管切除、頸部胃食管或食管空腸、食管結腸吻合術。

飲食保健

注意飲食衛生,確保飲食的安全。

預防護理

改善住所,消滅錐蝽棲息地。住房內及其外周定期噴殺錐蝽藥物以便控制傳播媒介。建立良好衛生習慣,晚間將所有動物,特別是犬從住房中驅除出去。並儘量消滅動物貯存宿主,孕婦應加強錐蟲的檢查,藥物治療急性早期與不定期孕婦患者和她們的新生兒。供血員於供血前,應用血清學方法(兩種)檢測抗體,篩除感染。將有感染性血液,於使用前加結晶紫(crystal violet)0.25g/L,置於4℃電冰箱內24h殺死錐蟲後,才可安全使用。個人防護可用蚊帳防止錐蝽叮咬。

視頻

病毒介紹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