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949型核潜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949型核潜艇
图片来自ettoday

奥斯卡级核动力巡航导弹潜艇(苏俄海军949型“花岗岩”和949A型“安泰”核动力巡航导弹潜艇,北约代号分别为奥斯卡I级和奥斯卡II级,两级并称奥斯卡级,英文:Oscar class)。是目前俄罗斯海军主力巡航导弹潜艇[1]

949A

949A级(奥斯卡II级)是目前全世界上火力最强大的攻击核潜艇其中之一。而在切洛梅设计局的P-1000型反舰巡航导弹成为泡影后,它和它的导弹成了苏联海军巡航导弹核潜艇的最后绝唱。在安静性方面据称它比阿库拉I要强,而比阿库拉II逊色。从1982年开始建造949A型艇(“奥斯卡II”),首艇则在1985年下水。与949艇相比,949A型艇增加了一个舱室,排水量有所增加,艇上武器和设备的内部布局得到了改善,从而既能保留原型艇的全部优点,又可以克服其不足,并具备可持续改进性。

949A级一共建造了12艘,其中最著名的库尔斯克号在2000年8月12日沉没。这是奥斯卡级唯一的大事故也是苏联/俄国历史上第六艘沉没的核潜艇。2001年为了将它拉上岸被以人工的方式切成身首两段,受损的舰首留在海底,其馀部分拖上海面。K-141的沉没原因一般认为是工厂对训练鱼雷焊缝检查要求较低,插入鱼雷管过程中焊缝破裂导致过氧化氢燃料泄漏,积聚于鱼雷发射管内,接触有催化作用的杂质后发生急速分解爆炸;但也有人认为是暴风型鱼雷爆炸。需要注意的是原本只是无真弹头的训练鱼雷燃料泄漏引起的低烈度爆炸,鱼雷管本可以承受,但因连接鱼雷的线路插头长期受海水腐蚀又未得及时更换,接触不良造成信号故障,所以船员违反规定,鱼雷管舱门的螺栓只拧了一个以方便排查故障;训练鱼雷爆炸后炸开舱门引起鱼雷舱失火,大火中1枚或多枚实战鱼雷的弹头被引爆,引起第二次规模更大的爆炸,炸毁了第一区段;鱼雷弹头爆炸后第二区段隔舱也许可以把危害阻止在艏部,但是一部气浪通过空调管道高速冲入第三区段甚至是第四区段,控制室里的人也因此受到冲击,推测多数当场阵亡,从而没能立即采取上浮等措施也是重要原因;所幸第五和五bis区段反应堆舱内唯一的值班工程师立即关闭反应堆降下防护罩,并不顾把自己锁在舱内封闭了反应堆舱(后身亡),所以没有造成任何核泄漏。

949A比949要长11米,尾翼更大而且把桨叶换成了七片的。

在自救能力方面奥斯卡级有两个救生区:位于指挥室围壳内的集体漂浮救生舱和位于I舱(艇首鱼雷舱)、II舱(指挥舱)、IX舱(轮机舱)的艇员逃生紧急出口。集体漂浮舱可以从极限深度上浮到海面。而艇员逃生出口可以在200~400米的深度下艇员着个人救生装逃生。在艇首和艇尾装备了B-600求救漂浮信标。据说它能在1000米的深度下发射出去并且发射无线电和灯光信号求救。该信标在K-141事故中失灵没能释放。苏联海军曾考虑给949A开发后续舰,但是放弃了。2012年12月,俄海军宣布将会建造一种名为09852计划的特殊潜艇用于科研和搜救用途,它能携带小潜艇,有人怀疑它就是还没完成的949A级别尔哥罗德号。也有人认为那是以AS-12 Losharik型潜艇为基础。

历史与现况

1960年代,苏联海军开始配备配备长程反舰飞弹的核子动力巡弋飞弹潜舰回声II型潜舰(Project 675),然而第一代潜射巡弋飞弹无法水下发射,而可水下射击的P-70反舰飞弹射程太短,性能不足。苏联海军寄望新型反舰飞弹可以具备300公里射程,好对抗美军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航空母舰战斗群。苏联海军的要求在设计局的努力之下成功诞生了P-700花岗石飞弹,而为了搭载这款超重量级武器,苏联海军在1967年委托第18中央设计局开始了第三代核子动力巡弋飞弹潜舰的先期研究,1969年,苏联海军正式委托第18中央设计局开发949型巡弋飞弹潜舰。

949型首艇于1975年开工,1980年下水,同年服役。949级一共建造了2艘,现已经全部退役。

949型潜舰配备的反舰飞弹射程性能远超过潜舰声纳侦搜范围,苏联为了捕捉北约舰队动向开发了EORSAT系统,949型可利用“穿碗”(Punch Bowl)天线得到相关情资,规划航线发动攻击。949型存在明显的缺点,由于设计时片面追求减少排水量,结果导致艇上设备配置密度过大,造成维护困难,从而影响了整个潜艇的适修性。此外,潜艇的储备排水量有限,也不能满足降噪改进的需要。因此改装型949A便替补上去。

参考文献

  1. 巡航导弹潜艇,爱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