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150KWh储能技术应用案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150KWh储能技术应用案例福建泉州高速朋山岭隧道50KW / 150KWh储能技术应用案例,隧道动力费用开支在机电日常养护费用的占比达到50%以上,在保障隧道行车安全的前提下,研究降低隧道动力费用开支可采取的措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前景。朋山岭隧道建设储能系统,既可以利用峰谷电价差获得经济效益,还可以替代传统隧道UPS电源系统作为隧道后备电源使用,且功能和稳定性较UPS电源进一步升级,可增强隧道供电稳定性。

福建隧道项目现场为隧道[1],冬暖夏凉,项目设备安放空间比较充裕,工况比较好,机房出口处安装了空调,出口另一侧上部安装了排风扇。紧邻出口处的温度约为25度,即我们电池蔟的安装位置。

江苏金智竞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江苏金智科技、江苏竞泰清洁能源、四川航电微能源、华泰慧能四家公司投资组建而成。专注于储能系统的集成及性能优化,主要业务有:区域能源的智慧化、高效化和实现用户的能源自主选择,用户侧储能市场,配网侧储能市场,电源侧储能的应用开发,另外还积极探索虚拟电厂业务。

金智具备多年的设计、开发、生产和运行经验,涵盖了智能发电、智能变电、智能配电、综合能源服务、模块化变电站、电力设计和总包等多个领域。以发电厂电气自动化为起点,公司电厂快切、保护及ECMS系统多个产品在行业内占据重要地位;在智能变电站领域,全系列继电保护、自动化[2]软硬件产品涵盖超高压、高压、中低压等各电压等级,并在国网、南网、大型企业用户得到广泛应用,是国网、南网重要供应商;在智能配网领域,配电终端、一二次融合设备、配电测试设备及系统、动模仿真系统等方面均处于国内较高水平;新一代综合能源服务平台为综合性园区及大型企业提供综合能源系统解决方案、能效管理及一体化运维服务。

二、应用案例

1.项目概述

福建隧道项目经分析用电负荷和变压器容量余量,结合当地峰谷电价时间段,该项目可以2.5充放,增加收益。项目地址位于福建泉州环城高速,参与单位是江苏金智竞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具有削峰填谷、延时用电、电能质量优化等特性,削峰填谷就是在电力处于“平”“谷”时段充电,电力位于“峰”时段放电,通过平滑用户负荷曲线可以减少电力处于“峰”值时段的功率订购额,实现减少以相对高价格购入电能的需求,降低总电费。当电网偶尔停电时,储能系统可以作为后备电源为用户持续供电。此外,通过储能系统的安装与应用能够滤除来自电网的扰动,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电能质量控制装置来改善重要负荷的供电质量。从节能减排角度来看,储能系统在非峰负荷时段将低碳排放电源的电能转移到峰荷时段使用,从而减少对高排放能源的消耗,有利于节能减排。

2.主要效益

应用方向:用户侧

运行方式:削峰填谷

应用前景:用户侧储能。

核心技术:金智科技强大的EMS平台,基于其20年电力自动化背景。

经济效益:8年回收成本。动力费成本方面。以朋山岭隧道为例,经统计,30天充电约12390KWh,放电约11750KWh,30天总共收益约4560元,平均每日收益152元。以此测算,朋山岭隧道储能系统10年的运行在电费节省方面收益约50万元。应急照明设备投入方面。系统投入后可取代50KVA UPS 1台,节省设备购置费及维护费合计约20万元。

扣除本次储能系统设备购置安装投入成本约40万元,朋山岭隧道锂电池储能项目未来10年收益约30万元,若我司隧道均部署该套系统,预计10年的经济效益可达2000万元。

在隧道停电时,储能系统可完全替代UPS对隧道进行供电。目前隧道设计的应急照明模式续航时间为30分钟,若投入储能系统,完全可以开启正常照明模式且续航时间可达3小时,为隧道提供更加可靠的行车安全条件。另外,储能系统充分利用非峰负荷时段的电能,大大减少对高排放能源的消耗,促进节能减排。

三、技术要点

(关键技术描述,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技术、产品、软件等)

根据隧道现场调研及记录实时用电数据,在统计分析朋山岭隧道用电负荷后,本次项目选用了50kW变流器、150kWh电池组,通过配备EMS控制器对电池充、放电时间及充放电功率进行调度,组成储能控制系统。通过测算隧道用电负荷,变压器有剩余容量可以利用,在未改动隧道原有配电系统线路下,将储能系统通过隧道预留的备用抽屉柜并入至隧道配电系统。

四、应用前景

(行业前景、商业模式、推广空间、问题挑战等)

福建省属于多山区域,隧道多且里程长,每年用于隧道照明方面的动力费成本相当高,本项目在隧道用电成本控制方面可成为全省的示范并在行业内推广。同时,该系统采用高稳定性高用电转换率的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储能介质,充分利用锂电池优异的深度充放电性能、长久的循环寿命等特性,从锂电池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新设备的投入成本将呈下降的趋势,能进一步促进该技术的大范围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