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齊長城」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齊長城'''<br><img src="https://image.cache.storm.mg/styles/smg-…”)
 
QZH對話 | 貢獻
歷史源由
行 15: 行 15:
 
 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齐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修筑长城的国家,齐长城又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所筑长城中现遗迹保护较多的一处,从齐长城现存遗迹的考察中可见当时整个长城建筑之一斑。
 
 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齐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修筑长城的国家,齐长城又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所筑长城中现遗迹保护较多的一处,从齐长城现存遗迹的考察中可见当时整个长城建筑之一斑。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进入了一个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历史时期,奴隶制逐渐衰亡,封建制兴起,各国依据其国情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革,使得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也导致了军事力量的强大,因而出了长达几百年大规模兼并战争。据史载在春秋战国间不到三百年的时间内,就发生过规模不同的战争四百八十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进入了一个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历史时期,奴隶制<ref>[http://www.tonyhuang39.com/page/cc219.html 封建論],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ref>  逐渐衰亡,封建制兴起,各国依据其国情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革,使得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也导致了军事力量的强大,因而出了长达几百年大规模兼并战争。据史载在春秋战国间不到三百年的时间内,就发生过规模不同的战争四百八十
 
 余次。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扩大国土,增强势力,故而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称霸争雄局面。而各国间的不断战争,又迫切要求加强防御工事,当时修筑长城是各国通用的方法。地处我国东方的齐国,南近鲁楚,西有晋宋,北邻燕赵,因鲁晋春秋时为强国,齐鲁交界所处又有泰沂山脉相隔,具备修筑长城的自然地理条件,故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了加强防御而修长了长城。
 
 余次。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扩大国土,增强势力,故而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称霸争雄局面。而各国间的不断战争,又迫切要求加强防御工事,当时修筑长城是各国通用的方法。地处我国东方的齐国,南近鲁楚,西有晋宋,北邻燕赵,因鲁晋春秋时为强国,齐鲁交界所处又有泰沂山脉相隔,具备修筑长城的自然地理条件,故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了加强防御而修长了长城。
  

於 2020年5月15日 (五) 16:59 的修訂

齊長城
圖片來自風傳媒

齊長城始建於春秋時期,完成於戰國時期,歷時170多年築成,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是目前中國現存有準確遺蹟可考、保存狀況較好、年代最早的古代長城,被譽為「長城之父」。

齊長城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所築長城中現遺蹟保護較多的一處,它建築在起伏連綿的泰沂山脈的山嶺、平谷之中,西起平陰縣,經肥城市、濟南市、濟南市萊蕪區、淄博市博山區、臨朐縣、沂水縣、安丘市、莒縣、五蓮縣至膠州市入海,全長達1200餘里。凝聚着二千五百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勤勞與智慧,也體現了春秋首霸和戰國七雄的東方泱泱大國的強盛雄風。

地理位置

齊長城位於中國山東省境內,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修建的軍事防禦體系。西起今濟南市長清區孝里鎮廣里村東北500米處的「嶺子頭」,東至青島市黃島區長江路街道東於家河社區東北入黃海。由主線及其三條複線組成。橫跨濟南市章丘市肥城市泰安市濟南市萊蕪區淄博市沂源縣臨朐縣安丘市諸城市沂水縣莒縣五蓮縣青島市等,長度在600千米以上[1]

規模

齊長城西起黃河,東至黃海;東西蜿蜒千餘里,幾乎把整個山東南北分為兩半。經實地測量齊長城全長618893米,全1237.8華里。此軍事巨防,蜿蜒起伏在1518座山峰上;它歷經共19個縣市區的94個鄉鎮、辦事處。

歷史源由

齊長城始建於春秋時期,完成於戰國時期,齊國是我國歷史上最早修築長城的國家,齊長城又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所築長城中現遺蹟保護較多的一處,從齊長城現存遺蹟的考察中可見當時整個長城建築之一斑。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進入了一個由分裂到統一的歷史大變革、大動盪、大發展的歷史時期,奴隸制[2] 逐漸衰亡,封建制興起,各國依據其國情先後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變革,使得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也導致了軍事力量的強大,因而出了長達幾百年大規模兼併戰爭。據史載在春秋戰國間不到三百年的時間內,就發生過規模不同的戰爭四百八十 余次。戰爭的目的是為了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擴大國土,增強勢力,故而出現了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稱霸爭雄局面。而各國間的不斷戰爭,又迫切要求加強防禦工事,當時修築長城是各國通用的方法。地處我國東方的齊國,南近魯楚,西有晉宋,北鄰燕趙,因魯晉春秋時為強國,齊魯交界所處又有泰沂山脈相隔,具備修築長城的自然地理條件,故齊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為了加強防禦而修長了長城。

齊國自周初封國,經西周時期的着力經營,至春秋時期社會經濟有了較大發展。齊國東鄰黃海,北靠渤海,有沿海魚鹽貿易之便;故齊國自建國之始就採取了「因其俗,簡其禮」的國策,依據齊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優先發展了工商業和魚鹽業,使齊國的商業經濟得到了較快發展,為齊國的強盛奠定了物質基礎。春秋時期齊國鐵製工具的出現,提高了生產力。齊桓公時期,由於管仲的改革,採取農工商並舉的政策,鑄行刀幣,鼓勵經商,使齊國強盛,成為東方之大國,並首霸諸侯。春秋晚期齊國先後滅掉了紀、譚、莒、萊等諸國,使齊國的地域擴展到東方海濱,使齊國的開放型沿海工商經濟和內陸農業經濟得以同步發展,為齊國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繁榮創造了條件。齊國對東部地區的開發也逐漸消除了東方的敵對勢力,便把戰略防禦進攻重點轉向南鄰的魯楚,西南的衛、晉、宋以及北鄰的燕國。

參考文獻

  1. 長度有爭議,「齊長城考察隊」測量出齊長城的準確總長度為643.89千米,約合1287.8華里。
  2. 封建論,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