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简称“黔南师院”(QNUN),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良好”等次;2011年获批成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院校;2013年获建省级院士工作站;2014年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并成为教育部20所转型发展案例院校之一;2017年发起成立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联盟[1]

学校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都匀市,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本科层次的民族师范院校,也是贵州省第一所升本的地方高校。学校以师范性、民族性、地方性、应用型为办学特色,四大特色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开办有研究生、本科、少数民族预科、专科等分层次、分类型教育。

截至2014年,总占地1800亩,校舍总面积46.9万㎡,其中都匀校区占地800余亩,校舍面积24.9万㎡;独山校区占地1000亩,一期工程建设校舍面积22万㎡。有中文系、研究生工作部等16个教学系、部,设置8个教育硕士专业方向,62个本科专业(及方向),其中师范类专业18个,有18个非师范类本科专业加挂职业教育师资方向。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据学校2014年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员工893人,其中专任教师745人。教师中教授 83名,副教授262人,讲师22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人(另有29人在读),硕士学位的教师281人(另有25人在读)。硕士生导师30人;享受国务院、省、州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省管、州管专家7人,贵州省教学名师4人。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1月,学校现有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和教学单位,有51个本科专业,隶属于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农学等十大学科门类[2]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1月,学校拥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人才培养项目)、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2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14年,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示范教育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院级精品课程1门。

研究成果

据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0项,出版专著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0多篇,160多项科研成果获州级以上奖励,设立“贵州省科学技术厅、黔南州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科学技术联合基金”。与瓮福磷矿联合开展研究、结合黔南州生物资源开展研究、挖掘整理黔南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等,取得丰硕成果。与贵州川恒集团贵州公司、都匀毛尖茶集团等企业单位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用合作关系。

视频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相关视频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宣传片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20开学疫情防控演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