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黑山林中访雅连(张建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黑山林中访雅连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黑山林中访雅连》中国当代作家张建忠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黑山林中访雅连

炎炎夏日,我们驱车前往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高庙镇天河坝,准备开展雅连采风活动。“雅连”是黄连中的珍品,国家珍稀物种二类植物,被历朝太医院采用,所以又名“贡连”。在计划经济年代,是国家黄连唯一出口品种,为中国四川洪雅县特产。当晚,我们在民宿“黑山雅连人家”小住。

次日,在早餐稀粥里,发现了似菜非菜的黑色渣渣。我心生奇怪,食用时有些犹豫。看着我们的疑惑,笑眯眯的老板娘赶忙过来解释道:“这个不是啥子渣渣哈,是雅连花,我亲自给你们熬的雅连花稀饭,吃了对身体有好处,真的,你们快来尝尝吧!”

成功抵达海拔1900米的雅连种植基地

盛来一碗,尝了一口,满口清香,微苦回甘。今生第一次吃这样的稀粥,感觉蛮不错。又添了一碗,配上土鸡蛋、馒头、泡菜和两盘小炒有机菜,这早饭吃得好一个舒服。

出饭厅时,遇见一个扶着拐杖,行走不便的农户,我立刻向他打听起“雅连花”来。他请我到走廊休息区先坐下,慢慢聊了起来。

聊天中才知道,这位因腿受伤在家休养的农民,并不是简单的农民,他是这黑山村的党支部书记张和军,也是四川省雅连种植生产习俗非遗传承人。此处的小楼,是村里第一个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的客栈,是他上任村支书后的第三个年头2015年为打造乡村特色旅游带头修建的。因为他家带了头,做起特色旅游生意不错,才有了之后一家一家的效仿与跟随,现在村里的客栈越修越多,越修越漂亮,生意也越来越好,他很开心。

张支书讲到村里未来的发展规划,他说了一句:“守在大山里,搞雅连产业对我来说,是一种情怀。”“情怀”这两个字一出,让我又重新打量了他,眼前的这位看起来有点羞涩,在镜头面前略显局促的山里男人,衣着朴素,五官端正,皮肤黝黑,眼睛不大却闪着亮光。

他说,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在这里专靠采野生雅连生活。从明代起,为了生存和生活,开始以栽培雅连为业,转型为连农。20世纪60年代,我们这里有个国营黑山村东方红黄连场,专门栽种雅连。那时候,我还年幼,经常看到马帮驮运粮食进来。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再困难,也要保障这里面工人和连农的生活,因为当时雅连是我国中药材里的珍稀宝贝,是国家唯一出口换取外汇的中药材,韩国、日本、东南亚地区的老人,对中国的雅连很熟悉,雅连强大的药用功效,让他们受益匪浅。那个年代,是雅连栽培的鼎盛时期,产量可达到五万公斤,产区栽培面积高达三百多公顷。

雅连栽种条件极为苛刻,特别是受二千米左右的海拔和土地轮作周期至少三十年的制约,栽种十分不昜。后来,国家不再统收,商品粮取消,许多药农到低山改种其他见效快、易栽种的药材,使雅连产量逐渐下降,直到几乎在市场绝迹。记得是1987年,雅连被国家列为濒危物种。

听张支书说,稀罕的雅连就种在身后的这座大山里面,大家热情高涨,换上长筒雨靴,结队往大山方向进发。带路的是一个连农,他背着个竹编背篼,手里拿着一把镰刀,憨厚可爱地笑着出现在我们面前,大约五十来岁,有人在叫他“万三”。听说他也是市级雅连种植习俗的非遗传承人,大名叫万友成。

脚下的这座山林叫黑山林,山里的花草林木,透着原始森林的气息,我们沿着几代山里人踏出的山路,踩出高高低低的坑窝,一步一步往前走,路越走越陡,越走越难,我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呼、呼、呼”,还有加快了的心跳声“咚、咚、咚”,有点累呢,那就站好休息一下吧!这个位置,刚好可以远眺峨眉后山,透过树的间隙,望见云雾缭绕的青山顶端,情不自禁地吟诵一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不知是否也算应景?

密林深处,阳光变得迷离斑驳,曲径陡坡,连体重都显得累赘,蚊子飞虫沿路阻击着我们的前行,青苔稀泥羁绊着我们的脚步,荆棘乱草动摇着我们的决心。一双麻利的大手,用镰刀砍下竹干,为每位攀爬者备好一根竹杖,我仿佛变成了接过冲锋枪的红军战士,踩艰难于脚下,丢害怕到脑后,继续登高。

50度坡路,60度坡路,70度坡路,挑战越来越大,腿像灌了铅似的,脚步逐渐放缓,步步惊心。多亏有那根底部带尖的竹杖,用力将它插进泥土,以它为依仗,抬右腿再抬左腿,我就这么重复动作,挪动着身体向前进。林中行,拐弯多,被茂盛的草丛和树枝所遮挡,仅几米远的距离,就看不到人影,伙伴们互相喊着对方的名字,互相鼓励着向上攀登。

“山也还是那座山哟,梁也还是那道梁……”“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正当队伍前行得非常艰难时,前方传来高亢悠扬的山歌,一曲接一曲,音符在树林中穿行跳跃,给人一种震撼力,原来是走前面的大地魂酒业公司董事长王洪,他在为大家唱歌加油。反差太大了,我不做任何言语,都已上气不接下气的了,他居然还能如此高调开嗓,势破苍穹。爬山爬惯了的人,肺活量果真厉害了得!

令人陶醉的清幽山水

黑山林基地是瓦屋山药业的雅连基地之一。我们到了海拔高度一千九百米左右,阴山斜坡湿润处的坡土上,密密麻麻地长着我们要寻觅的雅连株苗,蹲下身来,仔细端详,只见其长着三角叶面,稍带革质,叶面主脉及侧脉上有微毛,边缘有极尖的锯齿。同行的本地姑娘小伍,耐心地教我们怎么区别雅连叶片与味连叶片,以及雅连的一些特别的药效;她还告诉我们,其实“雅连”这个好听的名字是国家确定的,在1977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里可查,那一年她还没有出生呢;产雅连的洪雅被誉为“雅连之乡”。感觉这个廋廋的小姑娘懂得不少哦。

看到山坡支起成片的黑色露网,我好奇地向连农“万三”请教:“万师傅,你搭起这个网子,干什么用的呢?”

憨厚的“万三”告诉我们:他种的雅连,是无性插播的,喜欢阴湿,在地生长要5年,他们需要经常到山里进行除草、培土、捉虫、遮阳、防冻等管理,忙到5至7年后的秋季才能采挖。这块地种过后,须等30年以后才能种,所以说,连农很不容易,辛苦程度苦过黄连,道地的雅连产量有限,很珍贵的,当然价值也是可观的。

我接着又问:“怎么没有看见开花呢?早上我们才喝了雅连花稀饭哒。”

“万三”告诉我们,早上稀饭里用的雅连花,不是刚摘的鲜花,这里的雅连大多数在每年的农历腊月间左右开花,开在冰天雪地里,漂亮呢,连农一般在农历三月采摘,摘回去用老人传下来的古法,进行人工加工,做成雅连茶或者存放起来,等珍贵的客人来了,我们才拿出来吃。

“哎!”听罢,我在心里叹了口气。我爬到这么高的山上来,累成这个样子,竟然不是开花的季节,只见雅连不见花,心里不免有点失望。

突然,耳畔传来一个甜美的声音:

“泱泱华夏,自古礼邦;姣姣雅连,浸润文化。举绿云于杂草兮默不争宠,耐寒岁于高山兮数年不枯,插金贵于泥土兮凝聚精华,开小花于无果兮只为久香,守山峦于永久兮忠诚不移,入口苦于极至兮回味有饴。雅连品格,拟人崇志,释疑解惑,口碑胜金!”

瓦屋山药业严光玉董事长深情朗诵《雅连赋》

我闻声寻去,原来是自信优雅的严光玉大姐,在她心爱的雅连面前,情不自禁地朗诵起“雅连赋”来。因为刚刚运动了,晶莹的汗珠挂在额头上,只见她双眼闪着喜悦,双颊红润如桃花,身着一件白色运动短袖,语调抑扬顿挫。我的目光顷刻定格了,看着她,仿佛看到了一朵盛开在冰雪中的美丽雅连花。眼前的严大姐,这位大山的女儿,她坚守着本土初心,在苦寒中成长,奋斗中开花,在时代的浩荡春风里展露芳华;寄情雅连,奉献自我,造福社会,引领老百姓靠勤劳创收致富,她不正是这黑山林中,那朵高洁极美的雅连花吗?!

端庄漂亮的严大姐,六十来岁,养生有方,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好多;她是国营黑山村东方红黄连场工人的后代,2005年,她组织专家和药农进深山,搜寻雅连野生苗进行培育繁殖,以药企公司加农户方式组织生产,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力量进行攻关,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和心血,成功抢救了国宝级中草药“雅连”。第一个跟着严光玉大姐种植雅连的连农名叫吴林忠,他家祖上几辈人都在种植雅连,他第一年种了一分地,第二年加种了半分地,就这样一点一点扩大,一户一户地带动,持之以恒。现在,黑山林已是拥有5个种植点、面积约1000亩的种植示范基地,药企已经形成亿万级雅连系列产业链。

这山上的每一颗雅连苗,都是严光玉大姐投资的。每年她都要多次爬上这海拔2000米左右的雅连基地,查看种植情况,她的公司与合作社加农户三方积极联合,他们以“吃苦不言苦,守正不守旧”的拼搏创业担当精神,用情怀、用生命保护着中国重点珍稀名贵中药材——雅连。2008年,雅连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洪雅独有的川产道地药材珍稀品种。

我的心里仿佛注入了一股力量,心情很快好了起来。在下山的路上,“万三”递过来几颗山李子,我吃着李子,苦中带甜,甜中带酸,像极了今天上山下山的感觉。

今天进入黑山林,初次体会到了连农的劳作辛苦与传承种植的艰难,也体会到了药企人造福社会的那份坚守和矢志不渝,更加重要的是,我寻找到了大山儿女们坚守初心、传承保护国萃中药材的“雅连精神”。

下到山来,放下竹杖,换下雨靴;山里妹子把一杯水温正好的雅连茶端到了我面前。开在汤色中的雅连花,好似盈步波仙,我嗅着它的芬芳,陶醉在这清幽的山水之间。[1]

作者简介

张建忠,笔名叮咚,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文章散见于各级报刊和网络平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