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黄草镇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市下辖镇,地处资兴市南部边境。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汝城县马桥乡岭秀乡、文明乡交界,西北与滁口镇接壤,东北与东坪乡相邻。 黄草镇行政区域面积358.45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黄草镇户籍人口18685人。

1950年,黄草乡属五区。1993年6月,撤乡建镇改名黄草镇。 2015年11月,撤销龙溪乡,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入新设立的黄草镇、白廊镇;东坪乡、黄草镇成建制合并设立黄草镇。 截至2020年6月,黄草镇下辖1个社区和18个行政村。

截至2019年末,黄草镇有工业企业2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个。[1]

目录

建置沿革

1950年,黄草乡属五区。

1951年,增设六区,黄草乡属六区,区公所驻黄草街。

1956年,撤区并乡后设黄草乡。

1958年10月,成立钢铁公社,

1961年7月,改称黄草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撤公社改黄草乡。

1993年6月,撤乡建镇改名黄草镇。

2015年11月,撤销龙溪乡,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入新设立的黄草镇、白廊镇;东坪乡、黄草镇成建制合并设立黄草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黄草镇下辖1个社区和18个行政村:湖心,丰林、高田、前程、黄家、乐洞、羊兴、周塘、大水口、乐桥、东坪、秋木、源坑、太玉、黄草、金水、金牛、长兴瑶族、雷公仙。[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黄草镇地处资兴市南部边境。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汝城县马桥乡、岭秀乡、文明乡交界,西北与滁口镇接壤,东北与四都镇、东洛乡相邻。黄草镇行政区域面积358.4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黄草镇山高坡陡,落差大,河床坡降大,是典型的高山区。最高点为雷公仙,海拔1515米;最低点为东江湖水面,海拔285米。沟谷发育多呈"V"型,山体总体呈圆锥体,坡度都在25℃-60℃左右;海拔多在300-750米之间,坡地面积占全镇面积的70%以上。土壤以板页岩、花岗岩发育而成的红壤、山地黄壤、砂石土为主。土层较薄,以红壤、黄壤、砂石土壤面积最广,占60%。

气候

黄草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宜林木生长。

自然灾害

黄草镇主要自然灾害是山洪、旱灾、滑坡、崩塌、泥石流,平均5年1遇。最严重的旱灾发生在1963年,黄草镇夏秋连旱120天,80%的稻田失收。黄草镇最严重的水灾是2006年的"7.15"洪灾,造成倒房、断水断电、道路冲毁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1200亩水稻和农作物受灾,造成0.4万余人的经济和财产损失达1200万元,社会经济破坏情况非常严重。

自然资源

2011年,原黄草镇耕地面积8268亩,人均0.5亩。

人口

2011年末,原黄草镇总人口4071户128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00人,城镇化率6.3%。另有流动人口120人。总人口中,男性6629人,占51.79%;女性6171人,占48.21%。14岁以下2560人,占20%;15-64岁8320人,占65%;65岁以上1920人,占15%。黄草镇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1743人,占91.7%;有瑶族357人,占2.78%。2011年,黄草镇人口出生率8‰,死亡率8.2‰,人口自然增长率-0.2‰。

截至2019年末,黄草镇户籍人口18685人。[3]

经济

综述

2011年,原黄草镇财政总收入865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6.92万元。人均财政收入228.9元,比上年降低30.2%。完成营业税139万元,增值税26万元,个人所得税128万元。

截至2019年末,黄草镇有工业企业2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个。

农业

2011年,原黄草镇农作物以水稻为主。黄草镇农业总产值1.9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5%。生产粮食3047吨,人均300千克,其中水稻2575吨。黄草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板栗、锥栗、李、梨、杨梅、柑橘、小米椒、生姜、西瓜、蔬菜等。畜牧业以生猪、羊、鸡、鸭为主。2011年,黄草镇出栏生猪0.8万头,年末存栏0.05万头;家禽饲养15万羽。林木以松、杉、楠竹、灌木林为主,林地面积24万亩。2011年,黄草镇累计造林7150亩,林木覆盖率86.6%,活立木蓄积量160万立方米。盛产油茶、竹笋、板栗、香菇、木耳、白果。每年出产木材10万立方米,楠竹15万根。林业收入是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

工业

2011年,原黄草镇以木产品加工、水力发电为主。黄草镇工业总产值4802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拥有工业企业15家,职工180人。

商业

2011年,原黄草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256万元。有商业网点275个,从业人员890人;商店面积21800平方米黄草镇圩为周边界最大的农村集市。黄草镇主要农副产品有板栗、柑橘、小水果、香菇、生姜、东江鱼等,销往广东、长沙等地。

金融

2011年,原黄草镇境内有银行业金融机构2个,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3057万元,比上年增长12%;各类贷款余额830万元,比上年增长8%。

邮政业

2011年,原黄草镇邮政业务收入35万元。[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原黄草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116人,专任教师4人;小学8所,在校学生655人,专任教师48人;中学1所,在校学生296人,专任教师3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2011年,黄草镇财政预算内教育金额35万元,比上年增长4.2%;占财政总支出4%,比上年增长0.3%。

文体事业

1974年3月,原黄草镇建成黄草乡广播站,1994年,原黄草镇发展为黄草镇广播电视站。2011年,原黄草镇有线电视用户1593户,入户率39.13%。

2011年,原黄草镇有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各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5处,藏书5万册;有民间歌舞乐队2个,舞龙舞狮队2个。

2011年末,原黄草镇有学校体育场6个,面积6700平方米;该镇体育健儿累计取得10个荣誉证书。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黄草镇有镇村医疗机构8个,门诊住院楼1栋;有床位25张,每千人拥有2张;固定资产总值45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9名,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7人,注册护士3人。2011年,黄草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8600人次。15个村12600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创建县级卫生村15个。

社会保障

2011年末,原黄草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47户82人,支出6.89万,月人均7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549户575人,支出34.5万元,比上年增长25%,月人均50.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53人次,共支出2.76万元,比上年增1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89人,支出19.74万元,比上年增15%。社会福利金26万元,比上年增10%。敬老院1所,床位40张,集中收养农村五保人员24人,分散供养五保户28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5939人,参保率96%。[5]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原黄草镇有邮政局1处,村村通邮路,报纸、杂志累计期发行1240份。有电信、移动、联通各1家,固定电话1200户,普及率为68.7%;移动电话6258户,互联网用户265户。

供电

2011年末,原黄草镇有水力发电站10座,装机30250千瓦。2011年,黄草镇发电1.2亿千瓦时。有高压输电线路7条,总长110千米。

交通运输

2011年,原黄草镇内有水陆交通与外界相连。陆路有县道X019线贯通全镇,村村通水泥路,通村公路总长92.9千米。有农村客运站一个,开通了往汝城县、郴州市的客运班车。水路有客运航线4条,分别通往东江大坝、白廊、滁口、东坪及该镇移民村,主航道水路近200千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