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黄机 (顺治进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机 (顺治进士)

黄机(1612年-1686年),字次辰,号雪台。浙江钱塘(今属杭州市)人。清初政治人物。

生平

顺治四年(1647年)中进士,被选入庶吉士,任弘文院编修。顺治帝巡院时命其与侍讲、纂修等撰文,皇帝看后任命他为左中允,后升任弘文院侍读。十二年进谏请求对太祖太宗圣训进行编撰,获准,任纂修官。先后担任国史院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康熙六年(1667年)升任礼部尚书,疏奏民穷之根源在于官吏、兵丁、权贵的欺压等,主张严肃吏治,皆获准。康熙七年(1668年),调任户部,再调吏部。后因为辩议任用官员的制度和品级的授予,被御史季振宜弹劾,黄机经过再三辩护,方被免去罪责。不久因为迁葬而上奏归乡。康熙十八年(1679年)又奉旨回京,暂任吏部尚书一职管理刑部。十九年(1680年)正式授吏部尚书,想要告老还乡,没有被批准。二十一年(1682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兼管吏部。二十二年(1683年)再次奏请辞官归乡,被批准后卸任归乡。二十五年(1686年)病卒。朝廷追赠太傅太师,谥号文僖。葬于灵鹫山金墩武林白乐桥之南。着有《浥露堂诗文集》。《清史稿》有黄机传。

相关信息

按照土默热红学的说法,中国四大名着长篇古典历史小说《红楼梦》中生活原型黄氏家族(王氏家族)《红楼梦》中的"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轻金陵王"的王家,其生活原型,乃是杭州四大家族的黄家。书中说王家乃"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余皆在籍"。这个"县伯"爵位出身的祖先,也是有出处的。杭州黄家族出金墩武林黄氏,据族谱记载,兴化军城黄氏始祖黄中庸太常寺卿,宋仁宗皇佑癸巳春闱会元、是年仲秋登状元郑獬榜鸿胪会元进士,历官北海县令,太常博士。故相马温荐其才,除浙江提刑,入为中奉大夫太常寺卿、累官侍中兼同知枢密院事宰相。善断奇桉,平冤者所活甚众,与当朝包拯、欧阳修、韩琦等名臣齐名。这就是"都太尉县伯""爵位的来历。从宋仁宗起,到明末清初,由宋代五子五大房,繁衍出金墩武林黄氏"十二房"的大家族,也是情理中事。在《红楼梦》四大家族中,王氏(实为金墩武林黄氏)家族是当时唯一尚在显赫时期的家族,由于王子腾(即其生活原型--太平良相黄机)身居高位,贾府、薛府的好多事情,也要仰仗王家帮忙。这也是有事实根据的。黄氏家族在清朝初年,出了一个着名的"太平良相"黄机。据《清史稿》,黄机顺治四年联捷二甲廿七名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受命典试江南。累迁礼户刑吏四部尚书。清康熙癸丑历会试正考官,寻擢光禄大夫、太子太师、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位至极品。《红楼梦》中的王子腾的生活原型应当就是首辅黄机,当时可谓位高权重,难怪《红楼梦》中要写他升任"九省都检点,再提内阁大学士"了。正由于高踞相位,所以黄家才能"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红楼梦》书中还曾通过王熙凤之口,说她爷爷曾主管过朝廷在东南沿海的"造船"事宜,"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这也有事实根据。黄机的本家兄长潘湖叟黄锡衮,在清廷收复台湾之前,是福建水师提督施琅黄夫人的长兄,曾被朝廷封为"相公--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左侍郎",的确兵部设有车马船务司曾主管过东南沿海的靖海造船工作,海上往来的外国商船,当然也由这个"分管兵部事的相公"--潘湖叟黄锡衮统一管理。《红楼梦》书中王夫人的原型,就是黄机的女儿,洪升的母亲。书中王熙凤的原型,就是黄机的孙女,王夫人的内侄女,洪升的妻子黄蕙。洪黄两家两代姻亲,与《红楼梦》的描写一丝不差。

参考资料

官衔
前任:
梁清标
礼部汉尚书
康熙六年三月丁亥-康熙七年八月辛巳
(1667年4月5日-1668年9月20日)
继任:
郝惟讷
前任:
王宏祚
户部汉尚书
康熙七年八月辛巳-康熙八年四月庚辰
(1668年9月20日-1669年5月17日)
继任:
郝惟讷
前任:
杜立德
吏部汉尚书
康熙八年四月庚辰-康熙十一年二月丁丑
(1669年5月17日-1672年2月28日)
继任:
郝惟讷
前任:
郝惟讷
吏部汉尚书
康熙十九年十一月癸酉-康熙二十一年十月己丑
(1681年1月7日-1682年11月14日)
继任:
宋德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