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黄小桢(英文名:Ze' Hwang,1972年6月26日-),台湾创作女歌手,曾在HitFM担任Retro dj。以蘑菇头为其标志。[1]

目录

主要经历

1996年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心理学系(Univi of Calif,Irvine),1997年 与友善的狗签约,创作CF配乐:1.桔色司迪麦[体罚篇] 2.百吉喜客YOGURT PIE 3.中兴百货[书店篇]4.棒冰[纯橄嚼],1998年 6月演唱[黑松汽水]广告歌曲、8月诚品女性创作之夜受邀演唱,引起热烈讨论、10月出版个人首张专辑[赏味期限]过去是业界口碑超级好的的台湾唱片公司“友善的狗”发掘出来的天籁一样的女声,友狗倒闭之后,历经诸多周折才出版了早就录制好的第2张专辑,然后遍了无声息。

小桢在多年前推出第一张专辑《赏味期限》的时候就立刻被很多资深制作人和乐迷惊为天人。声音磁性和有力,非常摇滚的摇滚女生。她的可贵之处在于她音乐的真实,而且充满灵感。她的音乐跟她的人是可以划上等号的,而我以为,所有我写到的台湾女创作人,

大而化之到华人世界的女性创作人里,能做到这一点的恐怕甚若寥寥。有乐评人曾经批评黄小桢的音乐不够完整,不够成熟。《15秒的练习曲》简直就是中文版的《tom’s dinner

黄小桢也是非常适合听现场的living house歌手,她的音乐里那种天然的律动会让你在现场很难不被她和她的音乐感染。黄小桢的外国名叫Ze (自从开始学法文, e上就多了一撇)她说这样比较浪漫。中学以前生长在台湾。小学毕业后就被家人送到亚美利坚,过着看似可怜实则提前获释的自由生活。

16岁,高一,在L.A.,小留学生典型的青春期症状一发不可收,大她好一截的兄姊每每在她晚归时抱头痛哭。

和大多数同龄的青少年一样,对成人世界的规范反感,对家庭生活忽略。她喜欢和同学一起听CD,看录像带,打电动或彻夜长谈。功课不错,成为她可以厮混的借口。

大四她向学校(UCI,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申请以交换学生身份回台大心理系就读(她说她真的迷恋台北的繁华啊)。

新鲜人到处到社团“旁听”,终于毫不犹疑选了“免费”台大吉他社,创作的萌发就此展开,有人形容青春期的人像是生活在另一星球的火星人,单纯复杂交相作用的心思很是费人疑猜。我们看到的黄小桢就好像一个住在乐园里的火星人、单纯、善良,令人难以捉摸的可爱。常常觉得黄小桢还活在青春期,用她自己的方式对待这个世界。叛逆的、温和的、幽默的、质疑的,百分之百绝对纯真的。

音乐专辑

黄小桢2》这张专辑是黄小桢的第二张专辑,走民谣摇滚路线的创作歌手黄小桢向来习惯以吉他、贝斯、鼓的3 pcs编制,这次也不例外,在编曲上仍是以这三样乐器为主轴,不过她在音乐的处理上显得更为精致和成熟,呈现出更多变的音乐风貌,脱离了学生时代的青涩。在这张专辑中,黄小桢刻意的将音域降低,使她动人的中低音色有更大的挥洒空间,在歌词方面,黄小桢负责了所有的英文歌词,中文歌词则全是由众好友操刀完成,独特的词汇集结成具现代感的民谣诗,展现出与一般流行歌曲完全不同的味道。

一个歌手在生活感受上的波光剪影,将如同笔记本上随意记录的场景转换成音乐,《黄小桢2》是不是一张能够讨好市场的作品?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有人认为黄小桢这张专辑玩得太过,分明不想赚钱。事实上是不是如此?温暖人心的空心吉他的余韵仍在,她细腻自嘲创作本质也仍在,平铺直叙的低调,以冷静唱腔诠释不冷静的反差魅力也依然悠游其中。

如果要比起上一张深受好评的《赏味期限》,这张专辑无疑更孤芳自赏些,却也更贴进黄小桢的内心。要听这张专辑,你心态上要做好潜水的准备,因为这10首歌是将黄小桢生活周遭的环境、气味,以再平实不过的手法细碎地表现出来,但在场景的描写背后,贝斯的声响会如发泄一般偶然呼啸而过,

那亢奋的鼓击也会突然像歇斯底里的小孩一样鼓噪你的内心。你才发现,原来黄小桢在玩音乐的独幕剧,旁观意境的散文色彩,以及变型角度的风景观察,在各方面来讲,更接近一个大女生转向大人的幽微深处。

黄小桢这次的作品仍不乏在技巧处理上的用心与细腻:机车发动、断讯杂音的情境音效,重低音的悄悄潜进,多重贝斯弹奏,如细雨绵密般的吉他Ambient乐曲,喃喃自语的沉溺,从《大溪地》《里斯本的倦意》到《cake》的一气呵成,从小节到大方向都在速写城市泡水的风景,与个人微密的无聊情绪,予人饶富趣味之感。

1998年,林晓培与黄小桢一起演唱的终止童妓协会的义卖单曲《爱只要一点点,就能将世界改变

2000年录制友善的狗合辑《女生向前走

03 December Night 黄小桢

04 十五秒练习曲 黄小桢

2009年发行专辑《No Budget

视频

黄小桢 相关视频

黄玠+黄小桢-你是不是像我一样
黄玠+黄小桢-你是不是像我一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