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黄乃正[1]
有机化学家 ,1950年11月25日生于香港,籍贯广东台山。1973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1976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大学学院哲学博士学位。1994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科学博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化学讲座教授、新亚书院院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乃正
出生 (1951-11-25) 1951年11月25日(72岁)
籍贯 广东台山
母校 香港中文大学
职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领域
有机合成研究

目录

教育背景

  1. 1969-1973, 香港中文大学,理学学士(甲等荣誉)
  2. 1973-1976,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理学博士

人物生平 [2]

  • 1976-1978 哈佛大学,博士后
  • 1978-1980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Ramsay Memorial Fellow
  • 1980-1982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 1982-1983 香港理工学院(现香港理工大学),讲师
  • 1983-1988 香港中文大学,讲师
  • 1988-1992 香港中文大学,高级讲师
  • 1992-199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 1996-2018 香港中文大学,化学讲座教授
  • 2002-2010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院长
  • 2003-2016 Tetrahedron 及 Tetrahedron Letters 上海(中国地区)编辑办公室高级评审委员
  • 2005-至今 Bulletin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of Japan 顾问委员会委员
  • 2006-至今 Chemistry, An Asian Journal顾问委员会委员
  • 2006-至今 Heterocycles 编辑委员会委员
  • 2007-至今 Reaxys Database 顾问委员会委员
  • 2007-至今 Synlett 地区顾问副编辑
  • 2007-至今 Series Editor of Topics in Current Chemistry
  • 2009-2013 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
  • 2012-2018 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院长
  • 2014-至今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院长
  • 2016-至今 Tetrahedron 及 Tetrahedron Letters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
  • 2018-至今 香港中文大学荣休化学讲座教授及研究教授
  • 2018-至今 南方科技大学,长期访问杰出教授

研究方向

  • 具有生物及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全合成
  • 四苯并环辛四烯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并以之作为砌块合成含Pt,Ti 及Si 等金属中心离子的手性大分子
  • 环境友好型合成方法学研究 (包括有机小分子催化,Fe、Au及其他过渡金属催化领域等)。其中以其博士导师(Franz Sondheimer)及其本人姓氏命名的Sondheimer-Wong diyne (二苯并环辛二炔)已经被广泛用于有机合成以及化学生物学研究中

科研成果

  1. 早期从事红霉素的全合成,后从事高张力分子的合成及若干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得到了一种稳定的具有环间连接的三苯骈环辛三烯炔,这是全共轭的平面结构,从实验上验证了HŸckel关于非芳香性4n的规则。
  2. 合成了一类环番化合物,其中四个苯环处于正交,是经典意义上的共轭而分子轨道并不共轭的化合物,曾被著名的有机化学教科书列为难以得到、尚未合成的化合物之一。
  3. 合成了含有三个连续双键的五元环化合物和多个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

主要奖项

  1. 1972年, 东亚银行50周年纪念奖
  2. 1973年, Shell 研究生奖学金
  3. 1978年, 英国Ramsay Memorial奖学金
  4. 1991年, 德国洪堡奖学金
  5. 1997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6. 1999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7. 1999年, 裘槎基金会杰出研究奖
  8. 2004年,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参考资料

  1. [1] 中国科学院
  2. [2] 南方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