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金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瘦金书亦称瘦金体、鹤体,楷书的一种,由宋徽宗赵佶(1082年~1135年)所创。宋徽宗赵佶的楷书字体吸收了褚遂良、薛曜、薛稷、柳公权、黄庭坚等人的风格,并创出新意,运笔挺劲犀利。笔道瘦细峭硬而有腴润洒脱的风神,横似鹤骨,勾若鹭喙,捺彷兰叶,撇如金针,瘦逸而遒劲,自成一家,自号“瘦金书”。
瘦金体的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是一风格相当独特,洒脱明快,气韵脱俗的字体,今日的“仿宋体”,亦是从此中脱出。
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1]。
历史
宋徽宗赵佶楷书学禇遂良、薛曜、薜稷而出以新意,运笔挺劲犀利,笔道瘦细峭硬而有腴润洒脱的风神,自成一家,自称“瘦金书”。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称其“初为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2]。近人叶昌炽《语石》说其书:“出于古铜甬书。而参以褚登善、薛少保,瘦硬通神,有如切玉,世称瘦金书也。”传世作品有《楷书千字文》《神霄玉清宫碑》等。今之仿宋体,亦是从此中脱出。
此类书风开始于“宋四家”的黄庭坚,黄氏楷书以笔势开张著称,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晋代摩崖石刻《瘗鹤铭》。宋徽宗曾师法黄庭坚,因而,书法自然也就有了黄庭坚的“落笔奇伟、丰筋多力”的率旷健畅之意。除此之外,徽宗还从初唐四家中有着“瘦硬劲逸”之风的薛稷,及有开山谷之门”之称的薛稷从弟薛曜之作中吸取灵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在运笔上愈加劲硬果断、笔道表现愈加明确夸张,然在结体上却显得安雅饬的鲜明的自家风貌。
现代应用
进入现代,为更好适应计算机带给传统书法艺术的冲击,瘦金书作为一种字体被计算机字库所收录。目前有汉仪科印开发的瘦金书、华康科技(现名威锋数位)开发的徽宗宫体以及方正集团开发的瘦金书等,且分别含有繁体、简体两个版本。
在中国大陆,一般建筑制图所用之字体,即为类瘦金体(仿宋体),通称“工程字”。为建筑土木科组之新生于制图课程时须练习的第一道习题,且必须练到随时都能写出之,不论以后是否继续从事建筑土木业,都必须于签写正式文件时使用。
民国时代,广自书局印行之骈体文钞、古文观止、十三家诗钞等,即为手雕仿宋体,造功精美,惜字版毁于日军侵华期间。
视频
瘦金书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赵佶书法瘦金体,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经典网,2017-03-01
- ↑ 宋字溯源说薛稷 ,首都文明网 , 2014-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