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銮鼻神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 图片来自开放博物馆 |
鹅銮鼻神社设立于昭和4年(西元1929年)12月7日,为台湾日治时期位于高雄周恒春庄鹅銮鼻505番地,是恒春地区的第一座神社,位在鹅銮鼻灯塔东侧山丘上,原址现为高雄关税局鹅銮鼻员工训练中心。
神社沿革
昭和4年(西元1929年)由台湾总督府交通局全体职员所捐出的日币二仟馀圆兴建,当时地址为恒春庄鹅銮鼻505番地。在昭和5年(西元1930年),为了谢神祈福,东洋捕鲸会社将捕获的蓝鲸颚骨奉献作为神社鸟居[1] 。根据史料,这只蓝鲸约70公吨,长约26公尺,腹部周围14公尺馀。鹅銮鼻神社毁于二次大战末盟军轰炸。国民政府来台后,拆除神社,现为高雄关税局员工训练中心。
祭祀神为开拓三神(大国魂命、大己贵命、少彦名命)、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大物主命、崇德天皇。每年例祭日为12月7日。
参考文献
- ↑ 回顾日本捕鲸与食鲸文化 330年前就有鲸鸟居,中央通讯社,2018/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