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高压脊是中国天气学的一个名词术语。
汉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的古老文字系统[1],直到现在我们仍在使用。其不单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表述用具,更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记录者、传承者。可以说,汉文字是中华民族古老悠久、博大精深文明的“活化石[2]”。
名词解释
高压脊,是水平气压场上等压线向气压较低一方突出的脊状部分。三面气压较低而一面气压较高的天气系统,简称脊,高压脊内气候较弱。常伴有辐散和下沉运动,天气晴好。
高空高压脊线可以分成三类:南北幅度甚大的脊线(尖脊),中等幅度的脊线(中等脊),和浅脊,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个例。根据云系的宽度以及云区前部边界的特征,可以判断高空高压脊线振幅大小和脊区宽狭程度。
在高压脊中,等高线或等压线上反气旋性曲率最大的各点联线即为脊线。当高压脊显著向外突出,象棋子一样插入两低压区或两低压槽之间时,图面又称之为高压楔。
在高压脊控制的地区,空气由于受地球自转的作用,不断沿顺时针方向向外流散,在它的上空,就会有空气下沉补充流走的空气。高空空气在向低空流动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空气中的水汽会云滴就会不断蒸发,同时也使地面的水汽和尘埃不宜上升凝结,所以,在高压中心附近,一般都是晴到少云天气。
高压脊区等压(高)线上反气旋曲率最大的点。脊点的连线称为脊线,脊线所在地区气流有明显辐散和下沉运动,天气晴朗。脊点可作为系统活动的特征量值,如我国预报业务中常分析500hpa或700hpa图上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特征等高线西脊点位置的经度值随时间变化,用以判断副热带高压脊的未来变化趋势。
高空高压脊线可以分成三类:南北幅度甚大的脊线(尖脊),中等幅度的脊线(中等脊),和浅脊,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个例。根据云系的宽度以及云区前部边界的特征,可以判断高空高压脊线振幅大小和脊区宽狭程度。在陆地上由于水汽分布的差异,使得在陆面和水面云的分布不同。高空高压脊线位置确定后,就可以确定高空的风向。
参考文献
- ↑ 最古老的五种文字,搜狐,2019-11-09
- ↑ 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书将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搜狐,202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