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马丘比丘古神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丘比丘古神庙,又译麻丘比丘,位于现今的秘鲁(Peru)境内库斯科(Cuzco)西北75公里,整个遗址高耸在海拔约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着乌鲁班巴河谷,为热带丛林所包围,是秘鲁著名的前哥伦布时期印加帝国建于约公元1500年的遗迹,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马丘比丘在克丘亚语(Quechua)中为“古老的山”之义,也被称作“失落的印加城市”,是保存完好的前哥伦布时期的印加遗迹。马丘比丘是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发掘中心,也因此是秘鲁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由于独特的位置、地理特点和发现时间较晚,马丘比丘成了印加帝国最为人所熟悉的标志。在1983年,马丘比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之一。

中文名称 马丘比丘

外文名称 Machu Picchu

地理位置秘鲁

气候类型热带海洋性气候

占地面积 5平方公里

开放时间 6:00-17:30

景点级别世界遗产

门票价格 126新索尔

著名景点印加遗址 太阳庙 三窗之屋

地理坐标 南纬13°9′23″,西经72°32′34

被称作 “失落的印加城市”

所属国家 秘鲁

所属城市库斯科

适宜游玩季节 夏季5-9月,可以避开雨季

建议游玩时长 1天

遗迹历史

[1] 人们认为马丘比丘是印加统治者帕查库蒂(Pachacuti)于1440年左右建立的,直到1532年西班牙征服秘鲁时都有人居住。考古发现(加上对早期殖民文件的解读)显示马丘比丘并非普通城市,而是印加贵族的乡间休养场所(类似罗马庄园)。围绕着庭院建有一座庞大的宫殿和供奉印加神祇的庙宇,以及其他供维护人员居住的房子。据估算,在马丘比丘居住的人数,在高峰时也不超过750人,而在没有贵族来访的雨季就更少了。印加王国选择在此建立城市,可能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和地质特点。据说马丘比丘背后的山的轮廓,代表着印加人仰望天空的脸,而山的最高峰“瓦纳比丘”代表他的鼻子。印加人认为不该从大地上切削石料,因此从周围寻找分散的石块来建造城市。一些石头建筑连灰泥都没有使用,完全靠精确的切割堆砌来完成,修成的墙上石块间的缝隙还不到1毫米宽。1913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用了整个4月刊来介绍马丘比丘,这处遗址也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2003年有大约400000人参观马丘比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大规模旅游对遗址带来的损害表示关注。秘鲁当局坚称这不是问题,遗址的偏僻会对旅游业形成天然的限制。不断有建议要在遗址修建缆车,但至今一直未获批准。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最著名的作品,受马丘比丘启发的“马丘比丘之巅”:“我看见石砌的古老建筑物镶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间。激流自风雨侵蚀了几百年的城堡奔腾下泄……”("Machu Picchu es un viaje a la serenidad del alma, a la eterna fusión con el cosmos, allí sentimos nuestra fragilidad. Es una de las maravillas más grandes de Sudamérica. Un reposar de mariposas en el epicentro del gran círculo de la vida. Otro milagro más")马丘比丘 距印加帝国都城库斯科120公里左右,建在距乌鲁班巴河面2400米高的山脊上,全城面积约9万平方米。据推测,马丘比丘即建于15世纪印加帝国开始扩张的帕查库蒂统治时期,马丘比丘古城遗址外围是层层梯田形成的农业区,城区则由200座建筑和109个连接山坡和城市的石梯组成。城内规划井然,北部多为庄严的宫阙神殿,南部是作坊、居室和公共场所。印加人称自己为“太阳的子孙”,他们将太阳视作“燃烧的火鹰”,渴望用“拴日石”将带来光明和温暖的太阳永远留在天上。直到今天,对太阳的崇拜仍在印加民间流传。在这座古城关于太阳崇拜的建筑也随处可见。

遗迹建筑

马丘比丘的全部建筑都是印加传统风格的:磨光的规则形状的墙,以及美妙的接缝技巧,墙上石块和石块之间的缝隙连匕首都无法放进去,让人简直无法理解印加人是究竟如何把他们拼接在一起的。让人注意的是,虽然印加人了解圆形(太阳神Inti就是用它表现的),却并不把它运用在建筑中。建筑用的庞大数量石块究竟是如何搬运的至今是个谜。还有,虽然印加人不使用圆形,但却利用了斜坡。据信他们让成千上万的工人推着石块爬上斜坡。可惜的是印加人并未掌握文字的技巧而没有留下任何描述文字。整个遗迹由约140个建筑物组成,包括庙宇、避难所、公园和居住区。[2] 这里还建有超过100处阶梯——每个通常由一整块巨大的花岗岩凿成。还有大量的水池,互相间由穿凿石头制成的沟渠和下水道联系,通往原先的灌溉系统。至今没人明白印加文明(公元前8000年)能够把重达20吨的巨石搬上马丘比丘的山顶。

历史保护区

在1981年,马丘比丘周围32592公顷土地被列为秘鲁的“历史保护区”。这个地区不仅包括遗迹本身,还包括附近的地貌和动植物群,尤其是当地生产的兰花。有理论指出马丘比丘是一个印加"llacta"——即用来控制新征服地区经济的据点。这里也是整个印加帝国境内最美丽的一处“据点”,在遭受进攻时用来保护印加贵族。这里是Zapa印加的“安息地”和“观测站”。在被西班牙征服后,这里成了Manco印加反抗军的要塞。

旅游线路

最大的印加帝国遗迹,探访不一样的高原文明,感受睡梦中的马丘比丘;马丘比丘经历了繁华也经历过衰落,而马丘比丘的古遗迹还依然矗立,而很多热爱户外旅游的人用脚步追随着古人的遗迹欣赏着历经千年还依然存在的遗迹。酷旅行印加古道徒步线路的出发点KM82站在安第斯山脉的脚下, 怀着激动、兴奋和敬畏的复杂心情,跟随着我们的资深向导,沿着乌鲁班巴河两岸,向着印加古道前进,一直徒步到位于维拉班穆巴营地,欣赏到Llactapata古遗址。古道游最艰难的一部分,徒步三个小时到达第一个灰姑娘关口瓦米瓦努斯卡(Warmiwanusca)(海拔4200米),到达印加古道的顶端。在这里可欣赏到整个区域的全景(壮美的群山和冰川全景)。吃过午饭,步行向下到达帕凯马尤的营地。徒步前往Runkurakay古印加文化的遗址。继续前行来到Sayaymarca古遗址群,参观并在这里午餐。注意到在这里周围的自然景观和植被已经发生了变化,从植被稀疏的高山地带向亚热带森林过渡。接下来经过的是另一个重要的古遗迹建筑普亚帕塔马卡(Puyapatanarka),最后徒步到达今天的终点维内维娜营地。早早出发赶到通往马丘比丘的大门(太阳之门)观看世界上最壮观的日出。出现面前,一侧是群山,一侧是四千多米深的峡谷,抬头是雪山,低头可见热带雨林。欣赏着马丘比丘古遗址在金色的晨曦中被唤醒。尽情的按动快门留下美好的记忆。

视频

马丘比丘秘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