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廷英故居(青田七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廷英故居(青田七六) 即青田街七巷六號,這裡是台灣大學地質系教授馬廷英的故居。日據時代,青田街一帶名為昭和町,為高級文人住宅。1930年代日本教授足立仁等人集體開發「大學住宅組合」,興建許多日洋混搭木造屋。1945年,接收台北帝國大學(即台大)的馬廷英教授,住進其中一棟。經時代變遷、歲月磨蝕,今天台大其他教授宿舍內部都已改成洋式風格,唯獨馬廷英教授故居原貌維持最好,還留下日式穿廊。整棟建築主要用檜木建成,屋內左側為為接應室、書齋及食堂,其書櫃、玻璃凸窗、戶外的歐式花壇及前庭皆采洋式風格,整棟建築融合了日式及洋式建築優點。《巨流河》作者齊邦媛年少時曾在借住過。瓊瑤處女作窗外改拍成電影時,也借用了這裡的場景。


關於馬廷英教授

1945年8月,二次大戰結束,那年10月,馬廷英教授與東北帝國大學校友陳建功蘇步青兩位理學博士,同樣留日的蔡邦華陸志鴻與國民政府特派員羅宗洛共六位教授到台灣,與當時台籍京都帝大醫學博士杜聰明、民報社長林茂生(二二八受難者)一同接收台北帝國大學,將台北帝國大學改名為國立台灣大學。接收當時,馬廷英教授排除眾議要留用日本學者繼續在台大任教,留用學者植物病理學家松本巍教授與足立仁教授是好友,不但照顧足立仁教授公子足立元彥,也引介馬廷英教授入住足立住宅,馬廷英教授非常珍惜愛護這個地方,沒有受到改建與破壞。


1947年,南京中央大學剛畢業的齊邦媛應馬廷英教授邀請,從上海來台任台大外文系助教,曾經短暫居住在子供房(小孩房)。齊邦媛還記得馬廷英教授特別囑咐,若有男士來訪,她房間門千萬不可關上。齊邦媛是齊世英女兒,馬廷英教授與齊世英同是東北遼寧好友。1960年,齊世英與雷震高玉樹等人,共同籌組新的反對黨「中國民主黨」,而《自由中國》雜誌也被鎮壓,有些含有社會主義反動思想的書籍,存放到馬廷英教授住的地方。1947年,馬廷英教授的兩個兒女從大陸來台,兒子就是知名作家馬國光亮軒)先生,畢業於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廣電傳播碩士,曾任教輔大、世新、東海等校教授。


1950年,馬廷英教授的妹妹與妹婿,孫家一家人搬進來住,住在目前的座敷、次間的榻榻米房間,而馬廷英教授則搬到書齋(書房),另外再加蓋一間夏屋,位於今日陽光室旁邊,此時家裡共住有3名大人,6名小孩。孫家搬入後在前院經營養雞養鵝事業,後來因為雞瘟而結束。


根據馬國光回憶,他下午要負責趕鵝出去附近的瑠公圳喝水吃草,當時過了這個巷口就是水田,一路綿延到六張犁的山腳下,有時在外頭玩過頭忘了鵝,回家一看鵝已經自行地回家。當年清晨在睡夢中,會有大批鳥『潮』聲音喚醒,偶而也會有猴子在樹上玩耍。平常小朋友淘氣總會爬上樹,也在屋頂跑來跑去的玩樂。


1954年,長子馬國光就讀初中,因為經常逃課成績不理想,馬廷英教授於是搬回座敷,馬國光則住在次間,孫家人則搬到現在的陽光室。馬廷英教授利用晨間、晚上就寢前親自監督兒子讀書。清晨,馬廷英教授輕輕地叫一聲:『國光!』,馬國光便從床上一躍而起,把棉被、蚊帳收好,然後念書,從小背誦一些四書、五經,也是馬廷英教授的囑咐。


1960年代,孫家增建兩層樓小磚屋,戰爭時期所建的防空壕拆除,陽光室變成為馬廷英教授的書籍資料的擺放場所,曾有不少學生做研究來翻找資料。據馬國光表示,馬廷英教授難以承擔房屋稅,又覺得修繕房舍花錢花精神,1962年,將房舍捐給台大管理,台大擁有建物所有權。1962年,馬廷英教授到日本相親,娶了小野千鶴子女士,一連生下1子2女一家五口,這段時間是馬廷英教授難得享受家庭之樂的時光。


1979年,馬廷英教授過世,小野夫人與子女共4人住在此,2007年夫人過世。[1]


國際知名的地質學家

曾擔任地理研究所海洋組組長。發表地殼剛體滑動說,致力於地質學之新體系研究,說明地球上各重要地質現象,引起中外學術界注意。


台大第一任地質系主任

馬廷英至中國聘請師資,邀齊世英女兒齊邦媛到外文系擔任助教,二二八事件]]後暫住青田街]]七巷六號,另有工學院助教夫婦同住。


常數日不眠不休研究

很多人好奇馬廷英教授為何每天早上六點就到研究室工作,他常說「別人早上十點才來,我工作一天相當於別人工作兩天。」


年幼天資聰明個性豁達

畢業於家鄉金州中學後,隱瞞家人考取日本東京高等師範,以第一名成績畢業,再考入仙臺東北帝國大學地質古生物學系。[2]


馬廷英教授年表

  • 1899 清光緒25年:3月18日,馬廷英生於中國遼寧省金縣。
  • 1929 昭和4 馬廷英畢業於日本仙台東北帝大,老師為古生物學博士矢部長克教授。<
  • 1934 昭和9 馬廷英以古珊瑚研究之論文,同時獲得德國柏林大學、日本帝國學術之雙重博士學位。<
  • 1936 民國25 (昭和11 ) 馬廷英秘密離開日本返回中國,出任中央研究院地質學研究所,主持東沙群島造礁之研究,出任中央大學教授。<
  • 1937 民國26 馬廷英應齊世英之邀擔任東北中學校長,帶領流亡學生撤退到四川
  • 1939 民國28 擔任中國地理研究所海洋組組長。
  • 1940 民國29 與孫彩蘋女士結婚,育有1女1子,後因感 情不洽離異。
  • 1945 民國34 10月,教育部派羅宗洛、陸志鴻、馬廷英來台接收台北帝國大學,11月15日,改名為國立台灣大學。 11月,馬廷英住入足立宅
  • 1946 民國35 擔任海洋研究所所長,偕專家7人前往澎湖採集海洋標本。
  • 1947 民國36 擔任台大第一任地質系系主任。馬廷英至中國聘請師資,邀齊世英女兒齊邦媛到外文系擔任助教,二二八事件後暫住青田街七巷六號,另有工學院助教夫婦同住。馬廷英長女、長子馬國光來台進住。
  • 1951 民國40 馬廷英妹妹、妹婿孫家人進住,2名大人、4名小孩。
  • 1953 民國42 之前曾發表「石油成因論」一文,地殼在滑動時造成大量生物死亡而生成石油,推論臺灣西部及海域深處可能蘊藏大量石油與油氣,主張大規模探勘。聯合報記者專訪馬廷英,台灣蘊藏豐富石油。
  • 1954 民國43 聯合報12月26日報導,馬廷英『地球外殼突然整體滑動說』獲得國際重視,隔年獲教育部學術獎金。
  • 1955 民國44 10月16日,馬廷英前往東京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舉辦遠東地區海洋科學會議及海洋物理會議。
  • 1956 民國45 出席菲律賓第八屆太平洋科學會議,宣讀論文《剛性地殼在流體地核之上突然滑動理論之地質證據》。
  • 1957 民國46 在墨西哥第二十屆國際地質學大會上,宣讀與潘家麟合著論文《從由於剛性地殼新生代突然整體移動而引起的地殼塊體轉換出發來討論火山帶》。
  • 1958 民國47 7月9日,馬廷英代表我國參加大英博物館舉辦世界第15屆動物學會議。
  • 1959 民國48 11月23日,馬廷英接受聯合報記者專訪指出,台灣南部台南高雄之間帶狀區域,可能藏有豐富石油。
  • 1960 民國49 出席諾爾登(Norden)第二十一屆國際地質學大會,宣讀《澳大利亞和南美晚古生代冰川的原因》一文,這是他多年研究『古氣候與大陸漂移』專題的重要成果,在國際上引起廣大迴響。
  • 1962 民國51 3月28日,台大取得青田街七巷六號建築物所有權。馬廷英去日本相親,與小野千鶴子夫人結婚,後來育有1子2女。
  • 1965 民國54 5月,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培植科學人才四年計畫,馬廷英提出警告已經喪失原有精神。
  • 1971 民國60 12月20日外電,2名美國地質學家發現太平洋地層飄移證據,證實馬廷英『地球外體滑動』學說。
  • 1974 民國63 1月,美地質研究所鑑定台灣油田地質樣本,證實馬廷英『台灣有豐富油源』論點。
  • 1976 民國65 擔任文化大學地質系主任約8個月。
  • 1977 民國66 罹患胃癌,動手術切除
  • 1979 民國68 馬廷英胃癌病重,住進台大三等病房,總統蔣經國、副總統謝東閔、行政院長孫運璿嚴家淦等大官探視,改入住頭等病房。9月15日病逝台大醫院,享年80歲。
  • 1980 民國69 2月,獲蔣經國總統頒令褒揚。[3]


馬廷英教授故居被指定為台北市定古蹟

2006年,馬廷英教授故居被指定為台北市定古蹟。2010年,黃金種子正式接下台北市定古蹟「國立台灣大學日式宿舍——馬廷英故居」的經營維修,2011年6月開幕,取名「青田七六]]」開放民眾參觀,舉辦免費導覽活動、系列講座,提供餐飲服務。另外,屋內客廳、飯廳、書房等也開放販賣餐點及文創商品。


餐飲空間分為8個區域

雖是營業場所,但為了保護古蹟,青田七六採用預約制。為了保護屋內的檜木地板,入內須穿襪子。在餐飲部分,青田七六提供簡餐、咖啡、茶等,食材都是來自台灣本土。空間分為8個區域,分別是應接室、食堂、書齋、女中部屋、子供部房、座敷與次間、陽光室以及戶外區。


應接室

原為客廳,是主屋中重要的起居、待客空間
應接室展示了部分馬廷英教授的書信與當年使用書籍和用品,室內還有日本時代的一個小柜子與大書櫃,到現在還在使用。

食堂

原為餐廳,是全家人用餐的場所
食堂的位置在應接室旁,裡頭現在住著一架老鋼琴。青田七六將不定期舉辦演奏小聚。


書齋

原為書房
書齋在房子較內側,其中一邊的窗戶對著前院,另一邊打開是緣廊以及後院。足立仁教授和馬廷英教授都在這裡面做研究寫論文,平常日的午後,很適合享受這悠閒和寧靜的氛圍。


女中部屋

原為女傭房
玄關進來往前走一點就是女中房,在裡面用餐,坐在榻榻米上,感受一下日式風情。小提醒:包廂無法提供椅子。

子供部房

曾先後為足立仁長女洋子、馬廷英長女的臥室
子供房就是小孩房,在緣廊底端,主臥室的隔壁,木質地板,充滿溫暖日式風情。


座敷與次間

座敷也就是主臥室,充滿故事的房間
座敷也就是主臥室,至多可以容納20人,全榻榻米,需席地而坐無法提供椅子。在這一間包廂里可以提供直立式的布幕與投影機,因老屋牆面無法釘布幕及投影機,所以架設布幕投影機後只能容納15人。這間房間有著很多小故事可以講,很多遊客都會在這參與免費導覽,傾聽青田七六的故事。


陽光室

曬太陽、做日光浴的場所,現改為半戶外餐飲空間
許多人以為這是後來加蓋的,其實不然,陽光室是足立仁教授的原始設計,留學德國的足立教授將歐式的生活空間融入屋子。室內四周的玻璃帷幕是依足立教授長子的記憶加裝的,但是支撐陽光室的五根洗石子柱子跟地板都是古蹟的一部分,它們都已經80歲了,細心瞧瞧這些柱子跟地板,這些細膩工法現在都已失傳。


戶外區

後院
後院的磚房,常被戲稱為馬廷英妹妹故居,這是約50年前馬教授妹妹一家人加蓋的屋舍,由於老屋內避免用火,也就將廚房設在這棟屋子裡,陽光屋外側再加上廚房吧檯區可以容納16位,上方有玻璃帷幕,不用擔心會下雨喔!


實質活化 永續經營

房子有如一個人的身體,而當中人事物堆積出的情感是其靈魂。古蹟若不能被活化再利用,即使修復好也是無用,僅是一棟死的建築物。因此,青田七六竭力舉辦多場文化活動與街區漫步導覽活動,廣邀大眾走進古蹟,延續老房的生命年輪。這一棟老房子只有在每個人各自心中取得了不同的意義與價值,才能活得更絢爛。


青田七六維護古蹟的理念是「實質活化、永續經營」。實質活化就是不當蚊子館,變成普羅大眾願意親近的地方;永續經營是讓老屋能自給自足。從整修到經營,青田七六沒有政府部門補助,而是靠餐飲的商業收支來支撐,每位來老屋消費的客人都是古蹟的資助者。黃金種子團隊認為,古蹟是開放給公眾的友善空間,所以不管是館內導覽或科普活動全部不收費,只要是開館時間都可以入園逛逛,只要願意配合我們脫鞋著襪的保護措施,並在不超過古蹟承載限制的情況下,歡迎自由入屋內參觀,不收門票,也不一定要消費 。開放參觀至今,青田七六設有免費內部導覽、免費科普活動,更開發街區導覽路線,帶參觀者從青田七六出發,慢步老台北。青田七六平均每月進行23場文化服務。館內舉辦的文化導覽活動和中小學地質科普活動超過千場以上,參加人數已突破兩萬人,平均1.2 日便有一場文化活動。[4]


營業資訊

每月第一個週一休館 開放時間:09:30-21:00 餐飲時間:午餐:11:30–14:00;午茶:14:30–17:00;晚餐:17:30–21:00 (10649)台北市大安區青田街7巷6號 No.6, Ln. 7, Qingtian St.,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 Taiwan (R.O.C.) [ 為保護古蹟檜木地板,請著襪入內,感謝! ]


  • 導覽服務 線上導覽報名 / ☎️電話:(02) 8978-7499 / 服務時間(上班日) 9:30-17:30。
  • 餐飲訂位 線上訂位諮詢 / ☎️電話:(02) 2391-6676 / 每日上午11:00開放訂位;每月1日開始接受下月訂位。


交通方式

台北市大安區青田街7巷6號
02-2391-6676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馬廷英故居

【開車】
和平東路往西方向至青田街右轉,至七巷後右轉。新生南路二段往南方向至天主教聖家堂旁54巷弄右轉,到達青田街左轉達七巷後再左轉。


【騎車】
和平西路轉永康街直行,於青田官邸前附有機車停車位,或停放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附近。


【公車】
台北客運235. 15. 278. 237. 18. 662. 663 至溫州街口下車走至青田街右轉七巷即可抵達。


【捷運】
捷運東門站5號出口,步行約15分鐘,沿永康街左轉金華街,再至青田街右轉。 捷運大安森林公園站2號出口,步行約15分鐘,沿新生南路直行至清真寺旁青田街七巷右轉。


【YouBike】
金華公園、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皆有YouBike租賃站,稍走一段路即可到達青田七六。


【停車】
可停在青田街7巷內、青田街6巷巷口、青田街2巷巷口三處小型收費停車場,或金華公園公有地下停車場(金華街與青田街交叉口,新生國小後方)。[5]



視頻

青田七六45度角 老屋美學處處見



【名人故居故事一】 青田七六 馬廷英故居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Category:730亞洲史地總論 Category:733臺灣 Category:990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