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飞龙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飞龙汤

中文名 飞龙汤

主要食材 飞龙(榛鸡)

口 味 汤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产 地 兴安岭

作 用 滋补汤品

其 他 清炖人参飞龙汤

飞龙汤,飞龙又名榛鸡,产于兴安岭。飞龙汤是将榛鸡脱毛去掉内脏后,用高汤煮熟即可,汤中不需放任何调料以保持汤原汁原味。飞龙汤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适合用作滋补汤品。

简介

它是东北的禽中珍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在东北民间曾有这样的说法:“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到东北旅游的不少人认为,不吃飞龙、熊掌,等于白跑一趟。现在用飞龙制成的菜肴,已成为我国高级宴席上的珍肴之一,多为人工饲养品。

飞龙鸟简介

飞龙鸟产于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飞龙鸟,属于鸟纲松鸡科,体形很象鸽子,体重在六两到九两之间,肉质洁白细嫩,前胸肌脯硕大丰满。它的颈骨长而弯曲,犹如龙骨;腿短有羽毛,爪面有鳞,就象龙爪一般,故取名“飞龙鸟”。飞龙鸟多栖息于灌木丛或松桦树混交林中,雌雄成双成对,形影不离,有“林中鸳鸯”的美称。 “飞龙”常作为上等汤菜,肉雪白细嫩,味道鲜美异常,沁人心脾。 国家三类保护动物。学名榛鸡独生于自治区大兴安岭森林中的一种留鸟。鸟纲,松鸡科。头小,颈短,胸凸脊平,爪细长,分五趾。比家鸽稍大。雄鸟体长近40厘米。羽毛烟灰色,尾端有黑色条纹,眼栗红色。雌鸟稍带褐色,喉部棕色。善奔走,常隐于树上。生活在针、阔混交林或杨桦林中。春季繁殖期雌鸟产卵6-10枚,孵化时间20-25天。食物随季节变化,以植物为主,夏季也食昆虫。冬季结成小群生活;钻入雪下过夜。其肉芳香鲜美,用以做汤无须调料。清代是专门给皇帝进贡的珍品,被赐名龙和岁贡鸟。蕴藏量很大。

制作材料

松鸡1只(约750克),水发香菇50克,鲜笋片、火腿片各25克,料酒15克,青菜30克,鸡汤750克,鸡蛋1个,精盐2克,味精、湿淀粉、熟猪油各适量。

飞龙汤的特色: 肉质白嫩,汤汁清澈,滋味鲜美,营养丰富。

制作方法

1.将松鸡洗净去骨,切成小片,放入碗内,加料酒、精盐、蛋清、湿淀粉拌匀上浆,入沸水略汆,捞出沥净水分。香菇切成片。

2.取大碗一只,倒入鸡汤,放上松鸡骨架,上笼蒸20分钟取出。香菇片、笋片、青菜入沸水中略烫捞出。

3.锅内倒入蒸松鸡骨的鸡汤500克和清水250克,烧沸后放入松鸡肉片、笋片、香菇片、青菜,加料酒、精盐再烧沸,撇去浮沫,放入味精、熟猪油调匀,起锅倒入汤碗内即成。

制作要领

1.松鸡肉片要用蛋清、湿淀粉拌匀上浆后用沸略汆,以便口感滑爽;

2.煮汤时要撇去浮沫,出锅时要淋入熟猪油。

传说

在东北民间,曾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说法。所谓龙肉,就是指“飞龙肉”!“飞龙肉”其实就是产自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一种“飞龙鸟”的肉,而“飞龙鸟”也是东北地区所常说的榛鸡(东北又有“树鸡”与“树榛鸡”之称)!现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鸡形目,鸟纲松鸡科类,在全世界一共只有2种,即花尾榛鸡和斑尾榛鸡!榛鸡体形很像鸽子,体重在六两到九两之间,肉质洁白细嫩,前胸肌脯硕大丰满。它的颈骨长而弯曲,犹如龙骨;腿短有羽毛,爪面有鳞,就像龙爪一般,故取名“飞龙鸟”或“飞龙”!

而在神话传说中,飞龙鸟可是长着六个脑袋的灵异之物,飞龙鸟原为西王母驾下之臣,名为鸀鸟,被西王母封为“飞龙”侍者,身体苍黄,花斑长尾,红色腿脚,平时为西王母配制药物。那西王母虽已修成正果,但却性情却还是暴烈,而且常爱食血。某天,飞龙鸟于西王母殿前走过,被西王母看到。见飞龙鸟身材娇小,却十分精神。口中便暗暗生津,便将飞龙鸟叫到内室,想要对她下口!

正要下口之时,飞龙鸟突然对西王母说:“我还有一事未了,王母能不能让我了却心愿,再来为你牺牲。昔日,北海龙王送我一颗八宝琉璃心,他告诉我500年后此心可以修成,吞下便可成圣,今年正好500年,后日就是大限之期,主人今天若吃了我,也不过是肉体凡胎,不能让您有所增益,如再等两天,待我将那八宝琉璃心修成吞下,您再吃我岂不是大大增长您的神力?”

西王母闻听,喜不自禁,对飞龙鸟的忠心大加赞扬,便放了飞龙鸟回去!心里一直在想只等两日后,坐享其成。飞龙鸟赶紧回到自己的洞府,将洞府封闭,趁夜,独自一个飞出西王母天庭,直向北方飞去。到了第三日,西王母在殿上左等不见飞龙鸟,右等不见琉璃心,心里大为疑惑,便派了手下一个叫夏后开的神人去飞龙鸟洞府,宣他上殿。那夏后开耳朵上挂着两青蛇,乘坐着两条龙,直向飞龙鸟的府地飞去,发现飞龙鸟已经离开了,夏后开伸鼻子一嗅,知道飞龙鸟向北边去了,便向北方追去。

飞龙鸟最终没有夏后开座下的两条龙飞得快,当知西王母派夏后开来捉拿自己,适时天已渐黑,飞龙鸟便一头扎下来,钻到了雪壳子里,只露出一撮长长的花斑尾巴,夏后开一路赶来,突然发现没有了飞龙鸟的气味,但看见雪地中长出一撮花斑羽毛,便知是那逃走的飞龙鸟,因见她深深陷入雪壳之中,便以为被冻死在了这苦寒之地。夏后开不忍心看到小飞龙落难,就斩下飞龙鸟的5个脑袋,连同那撮长羽毛,一起带回去交差去了,并告诉西王母还有一个脑袋被黄鹰叼走了 ,从而给飞龙鸟留下活路……

飞龙汤的由来

传说中飞龙鸟失去了5个脑袋,也就失去了以往的灵性,再难修行,成了一只凡俗鸟类。飞到北方后,便留了下来,繁衍出了无数后代!因雪壳救了它一命,从此,这飞龙鸟就与别的鸟不同,夜里睡觉不在树枝上,而是一头扎进雪壳子当中,单将一撮短短的尾巴露在外面,好像在感谢夏后开的救命之恩!

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代。一个叫李金镛的人来到黑龙江省西北部漠河老沟开矿淘金。这一日,一个叫屠荫堂的下属生病了,因李金镛一向体恤下属,便去探望。那屠荫堂便让他的一个朋友上山打回些野味来招待李大人。不想菜上齐了,偏少了一个汤。那朋友一着急,来到外面,随手打下一只飞龙,叫厨子煲了汤端上来。李金镛乍一喝那汤,拍案叫绝。众人不解,试着也喝了一口,那汤味竟十分鲜美。李金镛问是何物所做,屠荫堂那朋友说是寻常见的飞龙鸟。至此,飞龙鸟便上了佳肴汤谱,成为北方一绝。

后来,由于飞龙汤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适合用作滋补汤品,到了大清年间,曾被乾隆爷御用,被誉为“禽八珍之一”(“禽八珍”:红燕飞龙鹌鹑鹧鸪彩雀红头鹰)。再后来最后一位新疆巡抚袁大化奉旨接任矿务,便将那飞龙鸟作为贡品连同金子一同贡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凤颜大悦,重重嘉奖了袁大化。从此,飞龙鸟就成了年年必上的贡品,扬名大江南北。[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