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青杏落(闲敲棋子落灯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风吹青杏落》是中国当代作闲敲棋子落灯花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风吹青杏落
一
傍晚天空放晴,雨退到别处,晾在阳台上的水磨蓝夏凉被在呼吸夕阳的余香。这会儿日落时间是7点多。
榆树钱儿黄了,和着雨的气息,混在淡紫色和白色的丁香花瓣间一起飘落。
杏花也落了,树上长出一串串表面有一层细细绒毛的小青杏,淘气的风没耐心等它们长大,一使劲就把一些长的纤弱的愣从树上拽下来,树下草地上落了不少。孩子们看着好玩,拾起一颗又一颗,手快的不等妈妈和姥姥看见,就把一颗小青杏放在嘴边用牙齿咬开,接着很快吐出来,被酸到的小表情十足逗人。
橘色花瓣上有红色斑点的射干花、红色和淡粉色的绒嘟嘟的锦带、白色和紫色的清新二月兰成片开在眼前,将目光一次次润泽。
当花朵的青春不在,我们对花的爱就变得吝啬起来。
二
胃口太好,总惦记着吃吃吃。也从不苦夏,少吃瘦身只是个梦。不信,“观我朵颐,凶。”
老友也动不动就吵吵减肥。那天她在办公室又宣称要减肥,办公室的一个女孩说:“像你们这个年纪,能保持你现在这样的身材就已经很不容易啦!”老友听得心头一惊一乍,这能算夸自己吗?难道自己已到了可以自我放逐的阶段,再不用自立自强、自我约束?奴家好不甘心!
老友:务必保持电话畅通,等我80岁时给你打电话也要接啊!
我:别想了,俺那时早挂啦!
老友:你说的不算,你可是我在这个世上的唯二老友,不带这么自私好不好!不是有人说过嘛,你不在,我很不方便。
我:好是好,就怕自己坚持不住。
三
塞车,公交车半天不动,车上男孩们不停喊热。车下有穿吊带裙和闪亮热裤的女孩袅娜走过,为他们带来一阵清凉,让男孩们安静下来。
小市场里有个男子在挑外单的衣服,卖衣服的男孩热络招呼他,说:“叔叔,我觉得这件很适合你。”没想到那人立马变得不高兴,脱口道:“可别这么叫,一叫就把人家叫老了。”
我在一旁听到心里偷乐。想起有年冬天和董在路上遇到一个打听道的人,那人先是管董叫大哥,临了不知怎么竟丢下一句:谢谢大爷!等问道的人走远,我逗董:“我是不是得恭喜你这么快就升级为大爷啦!”董说:“人家叫咱大爷,那是尊重咱!”他还真想得开。我说:“人家管你叫大爷,你不在乎也就罢了,可不幸中枪的是我,我不就顺势成了大娘吗?再说你穿这么厚,又捂的这么严,那人怎么就看出你像个大爷呢,打心眼里替你鸣不平!”董嘿嘿着说:“下次要是有人再喊我大爷,我就跟他急!”
四
在新浪微博中看到与达·芬奇有关的一个列表,列表中记录了他一生在绘画、音乐、建筑、数学、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光学、力学、发明、土木工程等领域的建树发明与发现。
不等看完这张列表,我忍不住惊呼:这怎么可能?他在自己一生中做了太多的事,为世界和人类贡献了太多,完成了多少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达·芬奇无疑是天才本才了。他还创造了独特的睡眠法,被称为Uberman睡眠计划,通过对睡与不睡的硬性规律性调节来提高时间利用率,即每工作4小时睡15分钟。
他被人说成性冷淡,对婚姻生活不感兴趣,终身未娶。有人告他娈童,有人怀疑他的性取向,但看看他为世界和人类所做的一切,不论怎样,你绝对不会怀疑他的天才与伟大。
五
二刷蓝光洗版的李沧东的《诗》,仍为电影中那份诗意的美好与破碎,诗意的温暖与残酷所牵动。
电影把人们从生活与情感的麻木钝感中唤醒,并再度激活我们生命中深沉的诗意。
从《绿鱼》、《薄荷糖》、《绿洲》到《密阳》、《诗》、《燃烧》,李沧东的电影,每一部都不想错过。
听到哗哗的冲水声,董在洗澡,没喊我帮他搓背。
不去睡吗?这会儿很有精神,困了再睡。
说好要动笔,却懒着不想动。每一次都像是“哈维最后的机会”,可已没时间再等。
六
《重返查令十字街84号》、《流动的盛宴》、《生活之恶》、《布鲁克林的荒唐事》、《那些渐渐喜欢上人的日子》、《雷蒙德·钱德勒作品全集》《巴黎评论·作家访谈4》还在路上。一想到有书在路上,也不管等书来时能读多少,心里总是欢喜。
这些书从作家最初的灵光一闪,到苦心孤诣的构思,到一次次推倒重来,到开始动笔,到一次次把自己逼到写作的极限,到一次次修改润色补充完善,到最后印刷成书,到在书店上架,到签名售书,到开朗读会,到不同语言、不同译本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发行……天,一本书要经历多么漫长的一场旅行,最后才能来到读者面前!
重读《巴黎评论·作家访谈》前三本,读出不满足感。自己希望从一篇访谈中能获取更多,想借一次访谈,对自己喜欢的作家了解更多。或者随着自己对一个作家及其作品的了解不断深入 ,就已不再满足于一篇访谈所能提供给自己的东西。
进入互联网时代,可以从更多渠道走近一个作家,了解他的创作背景和作品主题的思想源头与发端。这时再读这套书,会带上采访者的思考,转换视角,也会带上自己的思考。如今的阅读,经常是从纸媒到互联网的互动互助式阅读。
找出那支磨的有些斑驳的黑色钢笔和一沓浅绿色便签纸,重温边读边记的感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