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安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韓安國 |
中文名:韓安國 出生地: 汝州 職業: 將軍 國籍: 漢代 民族: 漢族 |
韓長孺(?-前127),西漢梁縣成安(今汝州小屯村北)人,名安國,長孺為其字。司馬遷《史記》卷一百八、列傳第四十八有傳,班固《漢書》卷五十二有《韓安國傳》。[1]
人物簡介
韓安國(?-前127),西漢梁縣成安(今汝州小屯村北)人,名安國,長孺為其字。司馬遷《史記》卷一百八、列傳第四十八有傳,班固《漢書》卷五十二有《韓安國傳》。韓長孺在政壇几上幾下,不算順遂。他揚名於吳楚七國之時,在梁國頗有作為,也得到太后的寵愛。曾抵罪入獄,受獄吏之辱。起為梁王內史,不久又犯法失官。後投靠田蚡,官至御史大夫、中尉、衛尉,丞相田蚡死後,他差一點當上了丞相。在漁陽防守匈奴不利,不久吐血而死。
生平事跡
韓長孺是漢初名將,他不僅在平息吳、楚七國叛亂時有功,而且在後來對匈奴的作戰中也是重要的將領。他的發跡是在為梁孝王出使朝廷時,因在漢景帝面前,替梁孝王辯護而受到了竇太后的賞識。隨後雖曾因犯法免官,但由於竇太后的關照,竟一下子從獄中囚徒提升為二千石級的梁國內史。武帝初年,外戚田蚡掌權,韓長孺向其行賄,被召至京師,從此青雲直上,不斷升遷,官至御史大夫。田蚡死後,韓安國逐漸失勢,不斷被疏遠降職,最後抑鬱而死。
他的任途生涯以外戚田蚡掌權為界,明顯分為兩個時期,前期由於竇太后的賞識和田蚡的舉薦,官運亨通,飛黃騰達。田蚡死後,他開始走下坡路。文中還揭露了朝中的一些醜聞和弊端,像竇太后的偏愛少子,耍弄權術,以及官吏的行賄等。
韓安國為人精明,工於心計。他明知竇太后喜愛梁懷王,也深知太后不見梁使,是由於景帝的緣故,於是他就去找了大長公主為梁懷王說情辯護,他也預料到大長公主會將他的辯護轉告太后。果然不出所料,他的辯護正中太后下懷,所以受到賞識。後來,梁懷王的兩個親信為幫懷王爭皇位繼承人而殺了袁盎,景帝派人來抓,但罪犯被梁懷王匿藏。韓長孺聽到後,便去勸說梁懷王,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終於說服了懷王,迫使兩個罪犯自殺。緩和了梁懷王與朝廷的緊張關係,既受到梁懷王的感激,又進一步得到了景帝和竇太后的垂青。
韓長孺具有遠身避禍的本領。當他力排王恢,主張與匈奴和親不久,漢王朝以馬邑城誘敵深入,企圖一舉消滅時,消息意外泄露,誘敵失敗。作為這次行動的主將韓長孺絲毫沒被觸動,而作為韓長孺部下的王恢,卻被皇帝追究責任,被逼自殺。
後世評論
韓長孺的悲劇
韓長孺,原名韓安國,長孺是字。他是漢景帝時期的梁王內史、武帝時期的御史大夫。有個成語「首鼠兩端」,就是說他的。怎麼說韓長孺悲劇呢?因為他的生存和發展環境,造就了他的無奈和悲劇。
本來「持重」的韓安國,接受的是《韓非子》和雜家的學說,按說,他做事該是法家的風格,如張湯、趙禹那樣,以刑殺為威。但他卻長期處在壓抑艱難中,靠智謀拼搏,最終身處劣境嘔血而死。儘管司馬遷看不慣他的一些做法,但終究因韓長孺的悲劇性(這只是一個主要原因),而對他充滿同情和理解。其悲劇性原因何在呢?
首先,周旋於皇家外戚的相互傾軋之中。景帝時期,景帝劉啟的弟弟劉武被封梁王,深受母親竇太后的寵愛。梁王有窺伺帝位的野心,母子三人的關係一度快成為「鄭伯克段於鄢」的西漢版了。作為劉武的使臣,韓安國進長安,覲見長公主(景帝和劉武的姊妹),為梁王劉武遊說於帝王之家,一番說辭,竟然起到帝王之家的家庭成員「重新和睦」的作用。韓安國的才能在此可見一斑,但這裡的心血和風險也是大的。最驚心動魄和富有喜劇性的,是武帝劉徹在朝堂上親自過問兩個勢力強大的外戚相互攻擊的案子。文帝時期的外戚、景帝時平定吳楚七國之亂的大將軍竇嬰,和武帝母親王皇后的同母異父弟弟田蚡,兩個外戚終因水火勢不相融,矛盾激化,對質於武帝面前。竇嬰攻擊田貪賄享樂,田蚡攻擊竇預謀謀反。庭辯激烈,莫衷一是。此時韓安國被武帝問訊,他的回答模稜兩可,兩方都肯定,又都否定,典型的騎牆派,把這個皮球又踢回給武帝,朝廷上的大臣們見此,大部分回答含糊其辭,氣得武帝要把韓安國等人砍了。但韓安國的這種滑頭式的智慧,卻保全了自己的自然和政治生命。面對強勢的外戚和皇室,一個小小的朝臣又能有什麼發言權呢!即使一時回答和作為令人滿意,可總有不滿意的一方,這裡的禍害又如何避免呢!本來用來謀劃政事的智慧,卻更多的用於防止自己在各種強勢勢力傾軋中被站錯隊擠掉,這是韓安國的第一個悲哀。
其次,無法避免的遭遇勢利小人的非難。韓安國早期因故犯罪,獄吏田甲侮辱他。他提醒這個傢伙,死灰不會復燃嗎?意思就是我還有被平反的一天。可這個獄吏竟然說,我尿滅了復燃的死灰。果真不久,韓被啟用,被任命為梁王的官吏。田甲害怕逃跑。韓安國卻說,我給田甲官做,他不赴任我滅他滿門。無奈,田甲不得不鄭重給韓道歉認罪。韓笑着說,你可以尿滅我啊,你們治的了我嗎?終究沒有怪罪這個地位和人品都卑賤的小人物。不說韓安國處理開罪於自己的小人物的方式,勝過將自己所恨小人物強征從軍藉故殺掉的李廣,不說人的大度和風度,但說人的卑賤性的一面,地位的卑賤不是永久的,是可以改變的,但是,人性的卑賤卻是令人鄙視的。歷朝歷代總有落井下石、在人落難時灌涼水的人。韓安國所遇到田甲,是一種悲哀。田甲被韓安國原諒,更顯田甲的猥瑣。
第三,堂而皇之的在朝野之間受賄行賄。司馬遷說韓安國「貪嗜於財」,雖然無詳細這方面的記載,但可以肯定地說,韓安國為官的雙手,是不那麼乾淨的。善於斂財卻做的隱蔽。從簡單的記載中,我這樣推測。為官斂財是拿不到桌面上的,為歷代歷朝公開法度所不容。但是,斂財之後,有個重要的用處是什麼呢?是賄賂自己用得上的高級官僚。武帝建元年間,韓安國再次因故丟官。為了發展,他賄賂了武安侯田蚡,為其復出在太后和武帝面前遊說,獲得成功。一個成功協調處理皇室內部紛爭、深受當朝皇親喜愛的人,竟也靠送禮被啟用。若無資金來源,怕當時安國的供奉用來送禮,是遠遠不夠的。能臣幹吏為了送禮,也要受禮斂財,這個環境千古未變。這是韓安國的第三個悲哀。
第四,被統治階層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長。韓安國的長處是協調內部紛爭,長於外交和斡旋。善於選拔、舉薦人才,如推薦曆法專家壺遂等。但以擴張和平定匈奴為己任的漢武帝,卻讓他帶兵打仗了,於軍事方面卻不是韓安國所長。車騎將軍衛青攻擊匈奴時,韓安國為材官將軍,以側翼掩護主力。因他抓住了匈奴的俘虜,獲知匈奴遠去,因而放鬆了戰備。一個月後,匈奴大舉進攻,韓安國帶着守城的七百多人倉促應戰,結果匈奴打了勝仗,還掠走了千餘人和牲畜。武帝得知後大怒。在衛青主力節節勝利的對比中,武帝疏遠了構建帝室和諧的老臣,韓安國在罷免後,總忘不了被匈奴欺詐失敗的恥辱,在自責和痛苦中煎熬了幾個月,吐血而死。這是韓安國的第四個悲哀。
一個朝廷重臣,歷經景帝、武帝兩朝風雨幾十年,卻夾在各種驕橫勢力中間、落難時受制於小人、被司馬遷形容為持重忠厚的人,卻也收賄行賄以扭轉局面,被最高層舍其所長,用其所短,終究敗於所短,這是韓長孺的悲劇,也是千百年來不斷上演的政治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