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面亮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面亮度亦称表面亮度(Surface brightness),是指扩展的物体表面一块标准尺寸的亮度。这是一个相关的概念,一个扩展开的天体,像是星系星团星云,可以通过测量其总星等、集成星等、集成视星等的整体亮度来导出面亮度。

综合描述

总星等是测量扩展的天体,像是星云、星团或星系的亮度。它可以通过测量该天体的一个区域总结其亮度。或者,可以通过应用不同大小的孔径或缝隙的光度计来测量,然后减除背景光,获得测量的总量度。所得到的量值与发出同等能量的点光源天体相同。

一个天体的视星等通常都是给定的综合值,如果一个星系的星等是12.5等,它意味着与我们从一颗12.5等的恒星看到的,其总值与星系是相等的。然而,在多数的观测中,恒星是一个非常小的等效点光源(剑鱼座R是角直径最大的恒星,也只有0.057 ± 0.005角秒[1]),星系可能扩展至几个角秒角分。因此,很难从气辉背景光的对比中看见星系。引用天体的面光度可以说明观测的难易度。

计算面亮度

面亮度的单位通常是每平方角秒的星等。因为星等是对数刻度,所以不能通过简单的除以面积大小来计算面亮度。

对一个天体,面亮度与光度计的亮度类似,因此距离是一个常数:当物件因距离增加而变得黯淡时,它在视觉领域上也相对应的变小。在几何条件上,附近天体发射出一定量的光,但在物理上对应区域的立体角或可视区域(平方角秒)给定的辐射通量,以相同的比例增减,结果是有着相同的面亮度。对于像星云或星系等扩展天体,这将允许通过距离模数的面亮度估计空间距离或光度距离。

低表面亮度星系

低表面亮度星系(low-surface-brightness galaxy)[2],或LSB星系,是一种弥漫星系,当从地球观察这些星系时,在夜空的环境中,它们的表面亮度至少比周围的背景天光低一个星等。

多数的LSB星系是矮星系,并且其中多数的重子物质是以中性气态形式存在的,而不是以恒星的形式存在。

视频

面亮度 相关视频

我们的宇宙星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