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青荚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青荚叶(拉丁学名:Helwingia japonica (Thunb.) Dietr.),山茱萸科青荚叶属落叶灌木,高可达2米。叶纸质,卵形、卵圆形、稀椭圆形,先端渐尖,极少数先端为尾状渐尖,叶基部阔楔形或近于圆形,边缘具刺状细锯齿;初夏开花,雌雄异株,花小,黄绿色,生于叶面中央的主脉上。[1]

核果球形,黑色,故又名“叶上珠”。分布于中国河南、陕西及长江流域至华南各地,日本不丹缅甸亦有分布。

青荚叶全株入药,其茎髓入药称为“小通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版)收录。 [1] 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疗效;中国民间或用作阴症药。[2]

药用价值

  • 青荚叶根、全株:苦、微涩,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用于水肿,小便淋痛,尿急尿痛,乳汁较少或不下。
  • 叶:清热除湿。用于便血。
  • 果实:用于胃痛。

性味

青荚叶茎髓:味甘;淡;性平。

功能主治

通乳。主乳少;乳汁不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用量,3-9g。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1-2米;幼枝绿色,无毛,叶痕显著。叶纸质,卵形、卵圆形,稀椭圆形,长3.5-9(-18)厘米,宽2-6(-8.5)厘米,先端渐尖,极稀尾状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于圆形,边缘具刺状细锯齿;叶上面亮绿色,下面淡绿色;中脉及侧脉在上面微凹陷,下面微突出;叶柄长1-5(-6)厘米;托叶线状分裂。花淡绿色,3-5数,花萼小,花瓣长1-2毫米,镊合状排列;雄花4-12,呈伞形或密伞花序,常着生于叶上面中脉的1/2-1/3处,稀着生于幼枝上部;花梗长1-2.5毫米;雄蕊3-5,生于花盘内侧;雌花1-3枚,着生于叶上面中脉的1/2-1/3处;花梗长1-5毫米;子房卵圆形或球形,柱头3-5裂。浆果幼时绿色,成熟后黑色,分核3-5枚。花期4-5月;果期8-9月。

主要变种

白粉青荚叶(变种)(植物分类学报)

该变种和原变种的区别在于叶下面被白粉,常呈灰白色或粉绿色。产中国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四川、贵州北部、云南东北部。常生于海拔1240-2800米林下。模式标本采自湖北西部。

四川青荚叶(变种)(植物分类学报) 

该变种的叶片常近于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基部圆形,稀浅心形,叶片基部常下延;果实着生于叶面中脉中部,但叶片先端钝圆或凹陷者,其果实生于叶面中脉中部或中部以上。产四川西部。常生于海拔1900-2600米的林下。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峨眉山。

灰色青荚叶(变种)(四川植物志)

该变种的叶近于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7-11厘米,宽3.5-4.5厘米,下面灰色,微有白粉,边缘具钝圆锯齿。产中国四川。常生于海拔1200-2300米的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四川灌县。极近于白粉青荚叶,但本变种的叶形和边缘锯齿均与之易于区别。

乳突青荚叶(变种)(四川植物志)

该变种与其他变种的区别在于叶下面中脉及侧脉上均具有白色乳突状突起,叶上面中脉上仅有一个果实,其先端宿存4-5裂柱头,分核4-5枚。产中国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四川及西藏东南部。常生于海拔2100-3300米林中,以铁杉或冷杉林下分布较多。模式标本采自四川洪雅县

台湾青荚叶(亚种)(四川大学学报) 

该亚种与原亚种的区别在于叶片为长圆形,稀披针形,长5-12厘米,宽1.5-6厘米。产中国浙江南部及台湾。常生于海拔1700-2500米林中。

生长环境

常生于海拔3300米以下的林中,喜阴湿及肥沃的土壤。

生长期喜阴湿凉爽环境,要求腐殖质含量高的森林土,忌高温、干燥气候。

栽培技术

青荚叶可通过种子播种或扦插进行繁殖。当秋季种子成熟后,将采集的果实捣烂果肉,用清水反复冲洗,取出种子,阴干。可随时采随时播种,也可沙藏,与翌年春季盆插或地插。地插适宜选择背风遮荫、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扦插可选取1-2年生枝,剪成长6-12厘米具芽的插穗,于秋季或春季进行。并注意加盖保湿,提高其成活率。

民族用药

  • 侗药:巴冬仑,Bavdonglnaenl,嫩务巴(Naenlwulbay):叶或茎主治喉老(吼疱“哮喘"),涸冷(水肿病咳喘)《侗医学》。
  • 土家药:叶上子(yeshamgzi):叶或果实治便血,摆红,月经不调,月家病,不孕症。

观赏价值

春天是青荚叶的开花季节,朵朵小花在页面上开放,到了6月初,页面上已开始结出1-3个绿色的小果,秋季果实成熟时,将转变成黑色,宛如一颗颗亮黑色的宝石,镶嵌在翠绿色的页面上。奇特的景象,使游人驻足观赏,并惊叹丰富多彩和神奇无比的植物世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