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青玉瑞兽纽“保泰持盈”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青玉瑞兽纽“保泰持盈”印
来自故宫博物院的图片

青玉瑞兽纽“保泰持盈”印故宫博物院的一件藏品

藏品简介

名称:青玉瑞兽纽“保泰持盈”印

年份:清

类型:玺印

规格:面宽2.4厘米,长4.1厘米,通高3.1厘米,纽高1.9厘米。

所属博物馆:故宫博物院

藏品鉴赏

青玉瑞兽纽“保泰持盈”印,清嘉庆,青玉质,瑞兽纽葫芦形玺,汉文篆书。面宽2.4厘米,长4.1厘米,通高3.1厘米,纽高1.9厘米。   “保泰持盈”,意即当人处盈泰之时,更要常怀敬慎之心,以使圆满状态得以保持,即以谦慎之心处盈泰之时。   清代皇帝中最早系统提出“保泰持盈”思想的是乾隆帝。乾隆中叶,统一新疆战事胜利之后,清朝进入了全盛时期,乾隆帝的施政策略也发生了变化,“持盈保泰”屡屡出现在其御制诗文中,并不断得到阐发。“重熙累洽诚斯日,保泰持盈亦此时”;“惟益励持盈保泰之心,夙夜倍切,永兢此意,愿与中外臣民共之”。“持盈保泰”逐渐成为一项基本的治国方略。   嘉庆帝继位后,仍然以此为施政要略,多次申明,并时时以“艰哉时保泰,凛若慎持盈”自勉。道光帝在追述其父功绩时,也把所谓“九有归怀”的局面归因于嘉庆帝的“承累洽重熙之治,著持盈保泰之规”,说明嘉庆帝对“持盈保泰”的方略同样是非常重视的,此方宝玺可以说是一个例证。   提倡“持盈保泰”,以防止皇帝个人因盈泰而骄奢,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将其作为治国方略,则会使统治集团逐步丧失进取精神,为维持现状而“护守成宪”,各种危机就会接踵而至。乾隆朝晚期以后的社会就是如此。

藏馆介绍

故宫博物院,简称故宫北京故宫,是位于中国北京紫禁城内的博物馆。其前身是明清两代皇宫紫禁城[1]。 民国元年(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后仍居于宫内。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黄郛摄政内阁公布修正清室优待条件第五条,废除皇帝尊号,请废帝溥仪出宫。政府代表李煜瀛、京 师警卫司令鹿锺麟、警察总监张璧,于六日接管皇宫,封存文物。后经摄政内阁核准,经一年之整理,故宫博物院于民国十四年国庆节(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开幕。[2]它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为基础。2012年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万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万人次,可以说是世界上接待游客最繁忙的博物馆。[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