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青春期恋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青春期恋爱

中文名: 青春期恋爱

外文名: Puppy love Calf love

青春期恋爱,俗称“早恋”,指18岁以下的青少年建立恋爱关系或对他人产生爱意的行为。“早恋”一词在中国大陆地区被广泛使用,相较于“青春期恋爱”,隐含来自社会观念的否定色彩。 数据显示,比起小学和初中学生,高中生进入青春期恋爱的比例较高。大部分人选择恋爱对象时会出于好奇、真心喜欢和享受追求与被追求的过程。在社会大环境的压力和价值取向影响下,大部分中国青少年会向父母和老师隐瞒自己的恋爱情况和性行为。 青春期恋爱对人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一方面,恋爱可以让青少年们满足亲密关系的需求,促进个人成熟和丰富感情经验,帮助青少年自我认同、自我接纳。另一方面,在恋爱过程中,因为青少年普遍缺乏成熟的情绪管理能力,他们可能会体验到更多的情绪波动,并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社交和学业发展。此外,青少年没有接受过全面性教育以及没有得到足够的社会支持时,非意愿妊娠、性传播感染、攻击行为等情况也可能会在青春期恋爱期间出现。 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建立健康的恋爱观与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家庭、学校、相关行政部门和服务机构等共同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修正)等法律从未成年人的安全保障、心理健康与品德教育角度帮助未成年人建立健康的心态和成熟的人格。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合理面对青春期恋爱,做出明智且负责任的决定,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内容。[1]

定义

青春期恋爱,俗称“早恋”,指18岁以下的青少年建立恋爱关系或对他人产生爱意的行为。“早恋”一词在中国大陆地区被广泛使用,相较于“青春期恋爱”,隐含来自社会观念的否定色彩。

青少年恋爱的现状

青少年恋爱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一项2018年对佛山市1055名高中生的调查显示,高中生现在或曾经有亲密伴侣的约占50%,且该现象几乎没有性别差异。该研究同时表明,高中男生已经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9.3%,打算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23.1%,女生已经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6.3%,打算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4.4%。 在中国其他地区,2014年对广东、福建和山东的1088名中学生调查显示,中学生恋爱的比例为28.5%,有2.2%的中学生发生过性行为。2016年对上海市初二到高一的中学生关于恋爱态度和行为的调查显示,有21.51%的调查对象表示有过恋爱经历,其中女生有过青春期恋爱经历的比例低于男生。与初二学生相比较,高一及高二学生进入青春期恋爱的比例较高。 在思想观念上,中国不同地区青少年呈现出对青春期恋爱的不同态度。一项2018年对佛山市高中生对于恋爱态度的调查显示,接受高中谈恋爱的男生达到79%,女生达到71.3%。2016年对上海市高中生对于青春期恋爱态度的调查显示,61.01%的中学生表示既不赞成也不反对,14.84%表示赞成,24.15%表示反对。一项2014年在广东、福建和山东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中学生对恋爱总体持较为悲观的态度,认为恋爱会影响学习的占47.6%、认为影响前途的占41.5%、认为恋爱关系不会有未来的占24.8%,并且认为恋爱会减少同学间交流的占19.7%。仅有11.9%的调查对象认为恋爱不会影响学习。当被问到恋爱的影响因素时,有7.2%的中学生表示是“出于爱情,基于婚姻”,有59.3%的中学生表示是出于好奇,有47.3%的学生表示是真心喜欢对方,也有26.5%的学生表示享受追求或被追求的过程。 对于“早恋”的反对是近几十年来在中国大陆相对独特的社会现象,其背后反映的是当代中国的政策需求和社会对婚恋、学业的传统观念。1950年,中国颁布实施了《婚姻法》,革除了以往包办婚姻的陋习,以自由平等为核心理念,建立了一夫一妻制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其中,《婚姻法》规定“男20岁,女18岁,始得结婚”。依据这个年龄节点推算,青春期的自由恋爱并不违背当时的社会观念和法律规定。然而自60年代起,随着中国人口增长问题的凸显和教育年限的延长,“晚婚晚育”的概念开始被普遍倡导,随之而来的就是“早恋”概念的形成与污名化。直到九十年代,中国对大学生“早恋”依然严打严查,很多高校要求:谈恋爱的不能当干部,不能评先进,被发现了要挨处分。

发展

1980年新婚姻法施行后,中国的法定结婚年龄调整为“男子不得早于22岁,女子不得早于20岁”。“早恋”的行为被认为与当时的政策相悖,愈发被社会价值观所排斥,与“封建迷信”、“淫秽色情”划上了等号。1982年3月,著名话剧编剧、导演潘孑农在《上海戏剧》发表了《早恋不妨碍业务只是动听的言辞》,呼吁相关部门制定律法,严格管控青年戏曲演员的结婚年龄,以保证他们潜心练功:“一般大、中学校的学生,向来严禁恋爱,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学生专心学习,听说芭蕾舞演员经有关部门批准,规定三十岁以前不得结婚。培养戏曲演员的严格要求,并不亚于芭蕾舞演员,国家用了多少经费?教师、干部花了多少心血?绝不能功亏一篑。因此,我建议有关领导机关,博采各方意见,明确规定戏曲青年演员的结婚年龄。”  

现状

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变迁和婚恋观的逐渐开放,“早恋”的年龄范围基本缩小到初高中时期,宏观层面抵制的力度也相对放缓。然而,在“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学业压力和传统的婚恋观念之下,学校和父母依然对“早恋”现象持否定态度,担忧青春懵懂的爱恋会占据孩子的精力,对学业和自身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目前的社会大环境对于“早恋”现象还是以预防手段为主,不支持不提倡,如有发生,学校层面可能会视情况介入。例如,2014年2月,福建省福安二中颁布了关于男女生之间交往的“三有”“六不准”规定,其中包括“语言有分寸”、“目光有分寸”、“服饰有分寸”,以及一系列限制男女生单独相处的情况。如有违反,校方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等处分。

欧美社会观点

欧美社会对于“青春期恋爱”的讨论褒贬不一,但总体而言并不会将其视为需要避讳或解决的问题。这些价值取向和社会认知可以从诸多影视剧和文学作品得以窥见,例如经典的美国青春校园爱情剧《歌舞青春》(High School Musical),以及近年大火的英国青春剧《性爱自修室》(Sex Education)中均有对青春期恋爱的描绘与讨论。尽管也有专家学者表达了对初高中恋爱是否过早、是否会影响学业的担忧,但人们通常不会对此产生避讳或反对的情绪。相较于“如何避免孩子早恋”,欧美社会的主流关注点更多是在于“如何建立健康的青春期恋爱关系”。 在青春期阶段(通常指10~20岁),孩子会受到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协同作用,产生明显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此时,女孩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出现遗精现象。身高、胡须、乳房、腋毛等第二性征的发育也在时刻提醒着孩子两性之间的差异,使得他们对自我以及他人的认知发生改变,对两性关系愈发敏感和好奇。此外,各国研究者通过对美国、英国、中国的被试进行大脑扫描发现,与看到普通朋友的图片相比,当被试看见恋人的图片时会引起专门的脑区激活。从生理机制上来说,与恋人有关的联想会带来与受到奖励相似的感受。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邹枝玲等人的研究还证明了爱情会引起大脑的改变,实验中与分手组、单身组相比,恋爱组被试大脑的各个区域之间功能连接显著增强,主要涉及的有奖赏、动机、情绪调控、系统和社会认知系统,即与不在恋爱状态的人相比,恋爱中的人大脑更加兴奋,幸福感更高。一项2015年的调查研究也发现,长期感到孤独会导致青少年人格上的缺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亲密关系的早期追寻将有利于降低孤独感,发展健康的人格。

家庭因素

家庭对青春期的恋爱选择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有学者表示,中小学生的恋爱行为可能与家庭提供的情感支持息息相关。国内的一些经验观察表明,当家庭没有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时(如家庭沟通不足、亲子关系恶化、监护人缺位等),孩子可能会从家庭外寻求情感满足,以保持身心平衡。例如,百合网的《2015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父母存在离异、再婚、分居等情况的孩子初恋年龄会比同龄人更早,通常都在16岁及以下。相比之下,父母感情状态良好的孩子第一次恋爱通常发生在17岁左右。然而,这一相关性并没有得到严谨的实验设计支持。在一项中国和加拿大高中生青春期恋爱现象的调查中,研究者发现只有中国学生的青春期恋爱可能性会和父母的关系亲密程度成反比。具体来说,中国高中生与父母关系越亲密,他们承认有青春期恋爱经历的可能性就越小,而加拿大高中生群体并没有反映这样的关联。因此,是否将青春期恋爱的成因归为家庭角色的缺失仍有待商榷。

社会文化因素

孩子在青春期可能受到书籍、歌曲、网络、影视剧作品、朋友社群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形成对恋爱的向往、对他人的憧憬,或单纯是跟风模仿的好奇。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的研究发现,与初中生恋爱相关的各因素包括了性别、家庭收入、言情小说阅读情况、上网情况、个人条件(外貌、智力、特长)、住宿情况和性教育情况。而恋爱的动机多数是因为亲密关系互惠情感的需求(75%)、促进个人成熟和增加感情经验(65%)、从众心理(51%)、丰富生活寻求刺激(52%)。总之,青春期恋爱的形成受个体发育和群体文化的共同影响。 爱情在每个人心中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是它的核心特质是积极、美好的。一项针对美国、俄罗斯、立陶宛、中国的跨文化研究表明,恋爱被认同的五个核心特点包括:生理吸引、侵入性思维、利他主义、自我实现、情感满足,这些特点具有国家间的一致性。其中,生理吸引是指认同性吸引很重要;侵入性思维是指总是想到对方;自我实现是指认为恋爱让自己变得更坚强、成为更好的人;利他主义是指愿意为对方付出;情感满足是指认为浪漫关系是最幸福的事。 在华中师范大学的调查中,88%谈过恋爱的初中生认为“早恋”利弊相当,持中立态度,或认为利大于弊。这说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业方面的影响仅是潜在后果的一部分考量,其他部分的收获可以弥补这一部分可能的损失。研究表明,健康的青春期恋爱可以帮助孩子们发展自己的社会情感能力,健全自己的人格,完善自己的道德观念,并为将来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因此,教育者在给青少年说“爱情”这一话题时,需要传达积极、正面的思想,让他们认识到爱情中的美好品质,切勿打破他们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 当然青春期的爱情心理有其特殊性。青少年处于从儿童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他们大多在恋爱问题中并非像成年人那样在意关系的联结和长久性,而是更多地关注自我探索和自我发展。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关注异性,也愿意让异性关注自己,注重穿着打扮,在意异性对自己的看法。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教育者需要让孩子认识到这一点。当孩子能够直面这一份内心的悸动,它很可能成为自我发展和完善的激励因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或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关心、学会表达、学会完善自我,这些都是追求爱情的重要品质。

帮助孩子看清青春期爱情的风险性因素

情绪问题 研究表明,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身心尚未成熟,他们的恋爱往往表现出不稳定性高、周期短等特点。一项2003年的美国国家性调查发现,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的平均恋爱周期在变长,但几乎不超过一年。 表白被拒绝、暗恋、失恋、恋爱中的矛盾和周围人的压力等通常会成为情绪问题的根源,进而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一项1995年的研究显示,在恋爱关系中的青少年会比其他青少年体验到更多的冲突和情绪的波动。尽管情绪起伏较大是青少年的一个普遍特征,但恋爱中青少年的情绪起伏相对更极端。调查发现,中学生失恋时出现“悲观痛苦、无法自拔”,“把爱变成恨”或“没法再活、想寻短见”等极端情绪的人数比例高达13.4%。在心理咨询和个案研究中,青少年也不乏因失恋而带来严重情绪问题,从而较长一段时间影响生活、学习的案例。 华中师范大学的研究显示,青春期恋爱发生的几率在所谓的好学生和差生之间是非常相近的。60%谈过恋爱的初中生表示自己成绩有所下降,因为时间、精力难以合理分配。这一结论得到了美国佐治亚大学2013年一项对于初中生恋爱的研究的支持。佐治亚大学的研究者认为,初中谈恋爱的学生拥有更低的学习水平,更高的辍学几率,甚至有更高的概率滥用药物。当校园情侣尤其是同班情侣分手后,学生很难处理校园里的人际关系,这些都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业造成压力。 身体健康 青春发育期的孩子身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且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对自己的性决策负责,被疾病感染和被心理伤害的风险较高。一项2009年的全国调查发现,15~19岁年龄段中有17%受访者曾经怀孕,5.9%曾多次怀孕。而高达90.9%怀过孕的年轻女性经历过人工流产,其中19%曾经历过多次人工流产。因此,教育者需要教会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教授学生保持个人卫生、避孕和预防疾病等知识,培养学生交流、协商、负责任的决策等能力。在儿童和青少年进入性活跃期之前,需要接受全面性教育,这样他们才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与福祉。 恋爱卷入 恋爱卷入(Involvement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发生在恋爱关系过程的开端。在青春期初期,绝大多数青少年往往会先与同性的同龄人开展人际交往,然后随着青春期的慢慢成熟,再逐渐融入混合性别的群体中。在青少年早期的恋爱体验中,有好感的对象常常同时包括同性和异性,然而同性间的吸引、同性间的性行为和性倾向三者之间并不完全相关。同性间的吸引和性兴趣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散,这种现象在女性之中较为常见。 恋爱对象的选择 社会准则和期望不仅会对青少年进入恋爱的时间产生影响,同时也关系到他们选择恋爱对象的标准。大部分男性会喜欢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女性交往,而女性则希望和比自己年龄更大的对象约会。华中师范大学研究者发现,83%的中学生调查对象会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恋爱对象,其次是信念价值观(78%)和身材相貌(73%)。 关系质量 关系质量即指双方在恋爱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亲密和喜爱程度。而青少年在青春期恋爱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关系质量,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日常人际关系及家庭成员关系质量呈正相关。当一个人本身拥有比较不成熟的社交技能,或由于自身成长经历很难和别人建立比较健康亲密的人际关系时,无论是爱情、友情还是亲情,都会同时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性行为 青少年对于性行为的态度受性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外研究表明,青少年女性通常会对性行为有着更为严格的准则,而男性的态度会更宽容开放。相较于女性高中生而言,男性高中生中会有更多的性梦、性幻想和自慰的现象,并且他们更少会为此感到困扰。这或许是因为性行为对女性而言有更为严重的风险,因此女性对此的态度更为传统。研究还发现,倾向于采取避孕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初中生女生占88.3%,多于男生占64.2%。 一项2018年对佛山市高中生恋爱、性相关态度与性行为的现状调查研究显示,高中生对于“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是负责任的行为”持同意态度的达到76%,且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对于“去购买安全套会觉得不好意思”持同意的男生达到36.7%,女生更是达到41%,这说明虽然高中生在发生性行为时有使用安全套的意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会不好意思去购买而铤而走险不使用安全套。在实际操作层面,有39.5%男生能正确使用安全套,女生能正确使用安全套的占14.6%;8.2%的高中生认为应当尊重性伴侣,不强制发生性行为。 约会暴力 约会暴力指在恋爱关系中,一方针对另一方的任何蓄意的言语、身体、心理以及性的攻击和伤害。无论性倾向或性别,暴力行为在青春期恋爱中都非常普遍。一项2004年的研究显示,约有10%~48%的青少年在恋爱过程中受到身体上的暴力行为,有近一半的青少年表示曾受到过心理上的攻击。 一项2007年针对中国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50%以上的大学生在恋爱一年间曾遭受过心理暴力,33%遭受过肢体暴力,10%以上遭受过严重暴力,性强迫也达到3%以上。华人社区健康资源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每三个青少年中就有一个自己或有朋友曾受到约会对象的殴打;2008年约62%的青少年自己或有朋友曾受到来自约会对象的语言虐待;2008年约26%有约会对象的女生受到重复的语言虐待。目前,国内外诸多研究都证实了约会暴力的存在,这一现象应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 失恋 大多数青春期恋爱的学生们不可避免会遇上失恋的难题,其中包括了对于自身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挑战。心理咨询师董丹丹曾记录过一例中学生失恋厌学的咨询案例报告。当事人正值高中二年级,在失恋后大受打击,出现脾气暴躁、情绪低落、失眠、抽烟、与父母吵架、砸东西、人际关系淡漠、厌学、自我怀疑等一系列反应。尽管这个案例的病程不足三个月,且没有对当事人的社会功能造成严重损害,但显然对一位高中生的日常生活还是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经历了六次心理咨询后,这位年轻失恋者的不良情绪明显得到缓解,睡眠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一项2014年的国内研究显示,只有55.5%的中学生表示可以对失恋泰然处之,还有13.4%的学生选择了“不敢失败,会想办法复合”、“悲观痛苦、无法自拔”、“把爱变成恨”、“没法再活、想寻短见”等选项。其中,男生对于失恋更加不理性,这可能是因为男生通常比女生的自尊心和占有欲更强。

人际交往对恋爱关系的影响

友谊和同伴关系 在许多学者看来,青少年时期的友谊对于恋爱关系的发展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一方面,在青春期拥有大量的异性朋友、在同龄人中受欢迎可以为恋爱的萌芽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拥有一位伴侣可以让青少年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可能受到他人的接纳。此外,朋友的存在还可以影响到个人对于爱情关系的认知,受到正面或负面的引导。 亲子关系 父母之间以及亲子之间的沟通方式,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孩子自身的社交能力发展和亲密关系培养。如果父母之间经常存在冲突,或者亲子之间缺少沟通和尊重,那么青少年很有可能也会对自己的恋人表现出更多的负面情绪以及低质量的交互行为。

青少年恋爱的认知科学研究

恋爱的认知是建立在脑科学基础之上的。在一项基于北京的研究中,18位青少年分别被出示了自己恋爱对象和同性熟人的照片。结果显示,当被出示恋爱对象的照片时,被调查对象的腹侧被盖区、尾状核、眶额部皮质中线部和小脑出现明显活跃反应。这一结论与另一项在重庆开展的功能性核磁共振研究类似,研究显示被调查对象在看到爱人的照片时,负责奖赏、动力和情绪管理的脑部区域(例如脑岛、尾状核、杏仁核)表现出明显活跃反应。 除了恋爱的科学机制外,研究人员们还从认知发展的角度解释了青少年们独特的爱情观。青少年们拥有逐渐成熟的理性思考和逻辑分析能力,但是他们的这些能力还不够完善,在某些特定领域(例如恋爱)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去辅助自己的分析判断。因此,当青少年们刚开始接触恋爱的时候,他们对于恋爱的具体表现只有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这个概念通常是过往经历的产物,受到家人、朋友、社会、媒体等多方的影响。但青少年们慢慢开始熟悉恋爱这个未知的领域,他们才能逐渐在此期间运用自己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直到青春期的中后期(14~19岁)   ,青少年们才能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学会换位思考和从第三者角度客观分析。

青少年恋爱的跨文化研究

传统的恋爱模型指的是青少年跨入恋爱阶段需要经历两个步骤:一个就是从同性交友圈转变成混合性别交友圈;第二个步骤就是在这个混合性别交友圈内配对交友。最终这一对情侣会脱离这个社交圈独立运行。这种步骤分明的阶段性模型通常可以用来形容有显著界限的认知发展水平,然而恋爱这种社会发展缺少明显的分界标志。青少年的恋爱经历可能很难用一个个步骤和台阶来进行描述,它很容易受到社会中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例如同伴、家庭和社会文化。 在一项跨亚洲、欧洲和加勒比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调查一群5~8年级学生的恋爱情况,发现不同于传统恋爱模型的结论,指出青少年最终的恋爱阶段并不会取代他们前一阶段的社群交友。相反,青少年会继续保持原有的社交圈子,并且同时进行恋爱关系。这种有社交圈子支持的恋爱关系甚至会更稳定和长久。

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

青春期恋爱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建立成熟的恋爱观和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需要家庭、学校、相关行政部门和服务机构等共同努力。中国一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此有诸多相关的规定。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修正)等法律法规从未成年人的安全保障、心理健康与品德教育角度进行阐述,《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2019)则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实操角度进行阐述。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旨在保障未成年人能够获得适当的教育和保护,从而帮助未成年人建立健康的心态和成熟的人格,合理面对青春期恋爱。

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

第三十条 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青春期教育和生命教育。 第四十条 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 第九十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机制。卫生健康部门应当做好未成年人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以及精神障碍早期识别和诊断治疗等工作。 第九十九条 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培育、引导和规范有关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未成年人的心理辅导、康复救助、监护及收养评估等提供专业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修正)

第四十五条 教育、体育、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完善体育、卫生保健设施,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四十六条 国家机关、军队、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依法为儿童、少年、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五十三条 国家鼓励社会团体、社会文化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有益于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的社会文化教育活动。

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

第三十六条 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

第一条 心理健康宣教行动。各类媒体要对儿童青少年及家长、学校教师等加强心理健康宣传,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身心同健康”意识,掌握应对心理行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有条件的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面向家长和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医疗卫生机构要积极开展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倡导儿童青少年保持健康心理状态、科学运动、充足睡眠、合理膳食等,减少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诱因。 第二条 心理健康环境营造行动。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会同教育等部门,倡导实施“心理滋养1000天”行动,共同营造心理健康从娃娃抓起的社会环境,重点关注孕产妇、2岁以内婴幼儿及家长心理健康状况,开展0~6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学校、村(居)委会、妇联、关工委、共青团等机构和组织要密切关注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建立完善教师或家长暴力行为、学生欺凌行为、儿童青少年受虐待问题的举报渠道,发现相关问题或可疑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向有关部门报告,并注重保护儿童青少年隐私。 第三条 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各级各类学校要实施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两个一”行动,即促进学生每天与同学、家人有效沟通交流15分钟;引导学生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体育运动。教育部门要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督促学校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积极导向将结果反馈学生家长。 第四条 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学校要对面临升学压力的初三、高三学生及家长开展心理辅导。对贫困、留守、流动、单亲、残障、遭遇校园欺凌、丧亲等处境不利学生给予重点关爱,必要时开展心理干预。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子女,开展家庭关爱教育、辅助成长。对一般不良行为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和批评教育。对疑似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障碍的学生,教育部门要指导家长陪同学生到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帮助。对患有精神障碍的学生,教育部门应当协助家庭和相关部门做好心理服务,建立健全病情稳定患者复学机制。普通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招收能够接受普通教育的精神障碍儿童入学。 第五条 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各地教育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国培计划”和地方各级教师培训计划,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培训。学前教育机构、中小学结合家长会等活动,每年对学生家长开展至少一次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家长预防、识别子女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大精神科医师培养培训力度,探索开展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专科医师培训。已建有热线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及12320公共卫生热线、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等,要对工作人员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保障提供专业化服务,并向儿童青少年广泛宣传热线号码,鼓励其有需要时拨打求助。 第六条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完善行动。各级各类学校要设立心理服务平台(如心理辅导室等),或通过培训校医、引入心理学专业教师、购买专业社工服务等形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并加大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配置力度。高等学校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并切实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条件的学校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作用,积极开展同伴教育,增强同伴支持。

中国各部委相关教育类文件

青春期恋爱作为青少年人际关系中的常见现象,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中国各部委发布的相关教育类文件中,《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2007)、《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从身心健康保障的角度强调了安全教育与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从与异性的交往原则、社会适应与人格培养的角度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2019修订)全面地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强调了父母的教养要点。积极且负责任地处理青春期恋爱也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初中年级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 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 学会在与人交往中有效保护自己的方法,构筑起坚固的自我心理防线。 高中年级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 掌握亚健康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了解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和救助渠道,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 自觉抵制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具备洁身自好的意识和良好的卫生公德。 • 学习健康的异性交往方式,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预防性侵害。当遭到性骚扰时,要用法律保护自己。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

水平四(初中阶段) 疾病预防 • 判断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拒绝不安全行为的技巧;学会如何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方法;与预防艾滋病相关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识。 心理健康 • 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调控情绪的基本方法;建立自我认同,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状况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异性交往的原则。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 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正确对待青春期心理变化。 水平五(高中阶段) 心理健康 • 合理宣泄与倾诉的适宜途径,客观看待事物;人际交往中的原则和方法,做到主动、诚恳、公平、谦虚、宽厚地与人交往;缓解压力的基本方法;认识竞争的积极意义;正确应对失败和挫折;考试等特殊时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应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小学高年级 • 开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异性交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同伴关系,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 初中年级 • 积极与老师及父母进行沟通,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高中年级 • 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了解正确的爱情方式。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2019修订)

12~15岁儿童的家庭教育 重视儿童青春期人格发展 • 指导家长认识青春期儿童发展特征,不断调整教养方式; • 帮助儿童悦纳自我; • 尊重儿童自主意愿,鼓励儿童独立思考与理性表达; • 培养儿童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坚毅品格; • 引导儿童以合理的方式宣泄情绪,积极调控心理,自主自助,预防和克服各种可能产生的青春期心理障碍; • 正确对待儿童“叛逆”行为。 对儿童进行性教育 • 开展科学的性心理辅导,对儿童进行与异性交往的指导。 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 指导家长与儿童平等相处,理解儿童自主愿望,保护儿童隐私权; • 学会倾听儿童的意见和感受,学会尊重、欣赏、认同和分享儿童的想法; • 学会运用民主、宽容的语言和态度对待儿童,促进良性亲子沟通。 15~18岁儿童的家庭教育 提高儿童交往合作能力 • 指导家长根据该年龄段儿童个性特点,引导儿童积极开展社交活动和正常的异性交往;以性道德、性责任、性健康、预防和拒绝不安全性行为为重点,开展性教育; • 对有恋爱行为的儿童,给予正确引导; • 鼓励儿童在集体生活中锻炼自己,学会与人相处,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 • 帮助儿童学会宽容待人,正确对待友谊; • 了解校园欺凌行为的性质、特点及家校合作的基本处理方法。 培养儿童的责任意识 • 指导家长通过召开家庭会议等形式,与儿童平等、开放地讨论家庭事务,共同分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儿童的家庭责任感; • 引导儿童树立社会责任感,正确处理个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勇于承担责任。

相关国际文件

1989年联合国发布的《儿童权利公约》(1989)保护了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尊重和保障了儿童发展的权利和自由,具体内容如下: 第二十七条 缔约国确认每个儿童均有权享有足以促进其生理、心理、精神、道德和社会发展的生活水平。 第二十九条 缔约国一致认为教育儿童的目的应是: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培养对人权和基本自由以及《联合国宪章》所载各项原则的尊重;培养对儿童的父母、儿童自身的文化认同、语言和价值观、儿童所居住国家的民族价值观、其原籍国以及不同于其本国的文明的尊重;培养儿童本着各国人民、族裔、民族和宗教群体以及原为土著居民的人之间谅解、和平、宽容、男女平等和友好的精神,在自由社会里过有责任感的生活。 学会在亲密关系中表达、沟通与做决定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帮助青少年合理面对青春期恋爱,保障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和青春期恋爱有关的教育内容与关系、社会性别、性行为、沟通等生活技能等内容相关。在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中,与“恋爱”相关的学习目标主要出现在核心概念1“关系”下的第2个主题“友谊、爱及恋爱关系”,核心概念3“理解社会性别”下的第1个主题“社会性别及其规范”和第2个主题“社会性别平等、刻板印象与偏见”,核心概念5“健康与福祉技能”下的第3个主题“沟通、拒绝与协商”,核心概念7“性与性行为”下的第1个主题“性与性的生命周期”和第2个主题“性行为与性反应”,内容贯穿5~8岁、9~12岁、12~15岁、15~18岁及以上四个年龄段,具体学习目标如下   : 核心概念1:关系 主题2:友谊、爱及恋爱关系 学习目标(5~8岁) 要点:人际关系中包含着多种不同类型的爱(例如朋友之间的爱、父母之间的爱、恋人之间的爱),表达爱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学习者将能够: ► 识别爱的不同类型以及表达方式(知识); ► 认识到爱可以通过多种的方式表达(态度); ► 在友谊中表达友爱(技能)。 要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不健康的 学习者将能够: ► 列举健康关系和不健康关系的特点(知识); ► 定义恰当的身体接触和不恰当的身体接触(知识); ► 认识到友谊可能是健康或不健康的(态度); ► 建立并保持健康的友谊(技能)。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友谊和爱能够让人建立良好的自我感觉 学习者将能够: ► 列举友谊和爱的益处(知识); ► 认识到友谊和爱能够让人感觉良好(态度); ► 运用使他人感觉良好的方式表达友谊和爱(技能)。 要点:青少年与儿童表达友谊和爱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学习者将能够: ► 描述随着成长,对他人表达友谊和爱的方式的变化(知识); ► 认识到向他人表达友谊和爱的方式多种多样(态度); ► 反思随着年龄的增长,向他人表达友谊和爱的方式是如何变化的(技能)。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同类型的关系学习者将能够: ► 识别不同类型的关系(知识); ► 区分爱、友谊、迷恋和性吸引所产生的不同情感(知识); ► 讨论亲近的人际关系有时是如何转变为性关系的(技能); ► 展示在不同类型的关系中的情感管理方法(技能)。 要点:不平等地位和权力的差异(由于社会性别、年龄、经济、社交或健康状况等原因)会严重影响恋爱关系 学习者将能够: ► 分析不平等地位和权力的差异如何对恋爱关系产生消极影响(知识); ► 回忆社会性别规范和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如何影响恋爱关系(知识); ► 认识到关系中的不平等和权力的差异可能是有害的(态度); ► 对人际关系中的不平等和权力不平衡提出质疑(技能)。 学习目标(15~18岁及以上) 要点:人与人之间存在健康与不健康的性关系学习者将能够: ► 比较健康与不健康的性关系所具有的特征(知识); ► 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健康与不健康的性关系(态度); ► 展示避免不健康的性关系可采用的方法(技能); ► 辨别可信赖的成年人,并展现当处于不健康的性关系中时如何向其求助(技能)。 要点: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喜欢和爱 学习者将能够: ► 描述在健康的性关系中表达喜爱的一系列方法(知识); ► 认识到性行为并不是表达爱的必要方式(态度); ► 运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喜欢和爱(技能)。 核心概念3:理解社会性别 主题1:社会性别及其规范的社会建构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恋爱关系可能会受到社会性别角色和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 学习者将能够: ► 分析社会性别规范和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对恋爱关系的影响(包括传统的男性气质规范和传统的女性气质规范)(知识); ► 说明恋爱关系中的虐待和暴力与社会性别角色和社会性别刻板印象有着怎样的紧密联系(知识); ► 认识到社会性别角色和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对恋爱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态度); ► 质疑恋爱关系中的社会性别角色和社会性别刻板印象(技能)。 主题2:社会性别平等、刻板印象与偏见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在家庭、朋友、恋爱关系、社区和社会中存在着社会性别不平等和权力差异 学习者将能够: ► 定义社会性别不平等(知识); ► 描述在家庭、朋友、社区和社会中,社会性别不平等与权力差异有着怎样的联系(知识); ► 回忆人际关系中的社会性别不平等和权力差异带来的消极后果(如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知识); ► 培养每个人都有责任克服社会性别不平等的观念(态度); ► 展示在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人际关系中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方法(技能)。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社会性别平等可以促进与性行为和人生规划有关的平等决策 学习者将能够: ► 描述性关系中的社会性别平等具有哪些特征(知识); ► 列出社会性别角色如何影响与性行为、避孕措施使用和人生规划有关的决定(知识); ► 分析更加公平的社会性别角色如何促进健康的性关系(知识); ► 坚信社会性别平等是健康性关系的一部分(态度); ► 建立基于社会性别平等的关系(技能)。 核心概念5:健康与福祉技能 主题3:沟通、拒绝和协商技巧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良好的沟通对于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学校关系、恋爱关系以及工作关系都至关重要 学习者将能够: ► 列举有效沟通对于个人、家庭、学校、工作及亲密关系什么益处(知识); ► 分析相互矛盾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的潜在含义(知识); ► 列举与恋人协商时存在的障碍(包括社会性别角色和社会性别期待)(知识); ► 展现在恋爱关系中如何自信地运用协商和拒绝技能的(技能)。 核心概念7:性与性行为 主题1:性与性的生命周期 学习目标(5~8岁) 要点:人在一生中享受身体和亲近他人是十分自然的 学习者将能够: ► 理解身体上的享受和兴奋是人类自然的感觉,这包括与他人身体的亲密接触(知识); ► 了解用来描述身体感觉的多种词语,包括一些对他人表达感情和亲近的词语(知识); ► 认识到措辞和行为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情感表达和与他人之间的亲密感(态度)。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人类天生具备终生享受性的能力 学习者将能够: ► 理解性意味着对他人产生情感和身体上的吸引(知识); ► 描述人们如何终其一生都可以通过身体接触(如亲吻、触摸、爱抚、性接触)感受到愉悦(知识); ► 认识到性是人类健康的一部分(态度); ► 认识到歧视那些确定或被怀疑具有同性性倾向的人是错误的,并认识到歧视会对这些人产生负面影响(态度); ► 表达和理解不同的性感觉,并用合适的方式谈论性(技能)。 要点:对性感到好奇很正常,向可信赖的成年人询问与性相关的问题非常重要 学习者将能够: ► 认识到对性感到好奇并产生疑问是很自然的(态度); ► 找到一个容易相处且值得信赖的成年人,并向他们询问与性有关的问题(技能)。 主题2:性行为与性反应 学习目标(5~8岁) 要点:人们可以通过触摸和其他亲密行为表达对他人的爱 学习者将能够: ► 说出人们对他人表达爱和关心的各种方式,包括亲吻、拥抱、触摸,或性行为(知识)。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在性行为上做出明智决策很重要,包括决定是否推迟性行为 学习者将能够: ► 对推迟性行为和开始性活动的利弊做出比较或对比(知识); ► 理解禁欲是指选择不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或自行决定什么时候与谁发生性关系;禁欲是避免怀孕和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在内的性传播感染的最安全的方式(知识); ► 反思个人在性和人际关系问题上的决策会如何影响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态度)。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对自己的性行为做出明智的决策很重要 学习者将能够: ► 认识到明智的性决策(例如有足够的知识和自信来决定是否、何时、以及与何人发生性行为)会影响个人的健康和福祉(态度); ► 认识到是否要开始性活动是个人的决定,这个决定会随时间而变化,同时该决定在任何时候都应受到尊重(态度); ► 对自己的性行为做出负责任的决策(技能)。 要点:可以通过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危害健康和福祉的性行为 学习者将能够: ► 解释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减少性行为带来的风险,实现人生规划(知识); ► 解释安全套和其他避孕措施可以降低性行为带来的风险(如艾滋病病毒感染、性传播感染或非意愿怀孕)(知识); ► 明白非插入式性行为不会导致非意愿怀孕,而且能够降低包括艾滋病病毒在内的性传播感染的风险,同时也能带来性愉悦(知识); ► 认识到人们可以选择减少性行为带来的风险并实现人生规划(态度); ► 做出明智的性行为决策(技能)。 学习目标(15~18岁及以上) 要点:性行为能带来愉悦,同时伴随着与健康和福祉相关的责任 学习者将能够: ► 总结性愉悦和性责任的关键要素(知识); ► 知道很多人在一生当中会有性接触空白期(知识); ► 解释为什么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改善性关系(知识); ► 反思社会性别规范和刻板印象如何影响人们对于性愉悦的期待和体验(知识); ► 认识到了解身体的性反应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身体,并确定身体各项机能是否良好,在必要的时候寻求帮助(知识); ► 认同作为性伴侣的双方均有责任避免非意愿怀孕,以及包括艾滋病病毒在内的性传播感染(态度); ► 就性的需求和底线进行沟通和交流(技能)。 要点:做出性决策之前需要考虑降低风险的策略,以预防非意愿怀孕和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在内的性传播感染 学习者将能够: ► 分析风险降低策略对于预防非意愿怀孕和性传播感染的重要性,包括减少已通过分娩、性虐待或者无保护性行为等途径的性传播感染(包括艾滋病病毒)(知识); ► 了解援助交际会削弱协商安全性行为的能力(知识); ► 认识到可以通过正确的决策减少非意愿怀孕和性传播感染,包括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态度); ► 思考并应用风险降低策略来预防非意愿怀孕,避免感染和传播包括艾滋病病毒在内的性传播感染(技能)。

全面性教育中如何进行与爱相关的教育

幼儿园性教育中的有关教学内容 根据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给出的学习目标,幼儿阶段关于亲密关系的性教育主要集中在对爱有充分了解上。北京师范大学刘文利教授主编的《珍爱生命——幼儿性健康教育绘本》(全9册)中,《彩虹心情》《我爱我家》《欢乐的六一》三册中都涉及爱相关的教育内容。 《彩虹心情》一册主要帮助幼儿初步认识情感和情绪,使他们在亲密关系中能够感知并处理紧张、失望、嫉妒这几种情绪带给自己的感觉。同时幼儿也将学会理解和接纳他人对于自己的爱的表达,并对他人传达给自己的关爱表示感谢。 《我爱我家》一册主要帮助幼儿理解家人之间相互关心、共同协作的方式。同时幼儿还将学会在亲密关系中对爱进行表达,并对家庭成员传达给自己的爱表示感谢。 小学性教育中的有关教学内容 小学的性教育不单纯局限于感知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并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除了亲情、友情和师生情这些原有情感关系的变化之外,青春期的特殊性之一在于性萌动给很多孩子带来新的关系话题,那就是青春期的爱情。以刘文利主编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全12册)为例,几乎每个年级的“性与健康行为”单元中都有相关的内容。 《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三年级 “青春期的困惑”主题中,通过“身体变化的困惑”“心理和人际关系变化的困惑”“寻求帮助,解除困惑”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提前了解青春期身体的变化,以愉快的心情迎接青春期的到来;能够理解朋友关系、同伴吸引、父母关系相关的困惑并以轻松的心情面对;能够掌握向父母老师求助、跟同伴和朋友交流以及通过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年级“青春期性萌动”主题中,通过“什么是青春期性萌动”“青春期性萌动的表现”“正确对待青春期性萌动”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青春期生理变化是青春期性萌动的基础;能够理解青春期性萌动是青少年成长所要经历的正常的、美好的情感体验;能够掌握调节青春期性萌动期间调节复杂情绪的能力。 五年级“青春期的爱情”主题中,通过“青春期的情感”“爱情是美好的情感”“恋爱需要学习”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青春期的情感是纯真的、美好的、甜蜜的、易变的;理解为什么爱情是美好的情感;懂得恋爱也是需要学习的,学会表达爱、尊重爱、保护爱。 六年级“健康的性行为”主题中,通过“什么是性行为”“负责任的性交行为”“性交行为需要成长的准备”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自体性行为,什么是与他人发生的性行为;懂得什么是负责任的性行为,如对健康、生命、家庭负责;理解性交行为需要成长的准备,包括身心的成长和决策能力的提高。 初中性教育中的有关教学内容 初中阶段的性教育会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一方面进一步深入讲解“爱情”这一话题,并且由此延伸到对于爱情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的讨论。另一方面,青春期恋爱作为重要话题,放在“浪漫关系”“性决策”“性的生命周期”等话题中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初中生会对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同类型的关系、同伴会影响性决策和性行为、婚姻和长期承诺伴随着许多责任、亲密伴侣暴力是对人权的侵犯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思考,并且掌握更多爱、关心与尊重的能力。

关于青春期爱情教育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不必重视——青春期的爱情不是“真正的爱情” 很多成年人会说,青春期的爱情算不上是真的“爱情”,不必引起重视。但其实不然。一方面,当青少年的这段关系本身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包含亲密、激情或承诺的爱情元素时,我们很难说出“真正的爱情”与之的特定界限或区别;另一方面,这种说法本身是对青少年的不尊重,即使他们对于爱情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和体会,我们也要尊重他们的情感发展,尊重他们的感觉和对于情感的探索。调查研究也告诉我们,现今青少年的恋爱行为并不罕见。无论我们如何回避,青少年的恋爱现状已是不容忽视,由此引发恋爱相关的亲密行为也需要引起充分重视。 误区二:必须禁止——来自教育者的权威决策 除了不加重视,另一种错误的态度是认为青春期的爱情必须禁止。据了解,相当一部分学校和父母对于孩子恋爱的态度是“明令禁止”,甚至有一些学校采取让孩子写保证书的措施以期保障校园内不会有“恋爱事件”发生,还有父母“棒打鸳鸯”坚决拆散孩子之间的“恋爱关系”。 然而,这种专制打压的方式未必能产生好的效果。从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过去访谈初中生的结果来看,很多学生瞒着父母和老师偷偷摸摸恋爱。换言之,不是这种专制真的发挥了作用,而是学生的恋情从公开转入“地下”,作为孩子的教育者、监护人失掉了知情和获得孩子信任的机会。不了解孩子的恋爱状况,不了解他们在恋爱中的情绪变化,更不了解他们是否会发生性行为,任其发展,这样的后果实在是细思极恐。

典型案例

16岁男孩疑因恋爱受阻跳河自杀 2020年10月12日凌晨,在读高二的16岁男孩朱剑选择跳河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朱剑的妈妈徐亚芹在事发后到朱剑的房间里看到了遗书,第一次知道孩子在学校里已经谈了恋爱。在遗书中,朱剑用大篇幅表达了对同班女生的爱,“今天是我和刘丽(化名)恋爱的第165天,刘丽,我真的真的好爱你,我说过我会爱你一辈子,我会做到,可惜,我这辈子只有短短165天……”。 从遗书来看,这场恋爱也让朱剑遭受了巨大的压力,他在遗书中对自己的高中班主任写道:“因为刘丽,我也对未来充满憧憬,也渴望得到你的认可,可是你除了会看到我差你还会看到什么?拿成绩逼着刘丽不理我,一次又一次,你知道你每次因为找她反而对我们平衡的学习有多大影响吗?就算谈恋爱掉成绩,那也是你一手造成的……”。 朱剑还在遗书中表达了他对父母的想法:“小时候你们经常不在身边,也很少管我,你们对我的认识,仅来自于成绩评语,和那微不足道的相处时间里,可能我对你们更多的是养育之恩的感激吧,可能爱并不是有很多……”对此,朱剑的母亲徐亚芹只说他们两口子都没有正式工作,平时忙着养家糊口。 在此案例中,朱剑的老师和父母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和监护人没有在孩子青春期最敏感的时刻倾听孩子的困惑并提供支持。老师和父母在孩子青春期性萌动时期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并尊重孩子的隐私。比起一味地打压,成年人应科学耐心地引导,帮助孩子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青春期。这不仅对孩子后续的成长有重要的积极影响,也在现阶段有助于班级和家庭的积极氛围。 两人同窗6年同上清华成情侣 崔心宜和盛翊伦是一对就读于清华大学的情侣。两位同学初中时是隔壁班的关系,高中在同一个班级,但是在相识的六年期间都没有产生爱情的萌动。盛翊伦同学在高三便被保送到了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崔心宜同学也在2018年的高考中取得了709的高分,约为北京前十名,最终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两位同学在高考结束后有了更频繁的互动与交流,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在入学清华大学前的暑假成为情侣。两位同学在采访中表示:“高中‘早恋’不耽误学习。学霸也会‘早恋’,学霸‘早恋’了还是学霸。谈恋爱的好多都是学霸。” 在此案例中的两位同学选择在身体发育、情绪稳定度和决策能力都倾向于成熟的时期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并使这种美好的感情成为自我发展和完善的激励,而非羞耻和痛苦的来源。可以说两位同学为自己和对方做出了明智而负责任的决定。

参考来源

  1. [1],搜狐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