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岛中山公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青岛中山公园[1]是与天泰体育场一路之隔的综合性公园,公园三面环山,南向大海。园内林木繁茂,枝叶葳蕤,是青岛市区植被景观最有特色的风景区。公园东傍太平山,与青岛植物园相接;北靠青岛动物园青岛榉林公园,西依百花苑近百种林木与公园的四时花木连为一体,树海茫茫。

遗址

会前村遗址是“中山公园的根”。 中山公园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的小渔村——会前村,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年),有王姓始祖王龙王虎兄弟二人携家眷自云南来到太平山西南坡立村,取名会前村,并建家庙“明秀堂”,村民以打鱼为生,世代繁衍。1898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威逼清政府租借青岛后,先后于1902年和1905年征收会前村全部土地,废村拆房,在此建立了植物试验场和猎场,筑路建屋,栽花木,立苗圃,称之为“森林公园”。会前村村民则分别落户在浮山所、沙岭庄和即墨孙家沟岔及八大湖一带。

历经百年之后,1996年,会前村遗址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努力下,终于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山公园管理处在原会前村明秀堂处建起了“会前村遗址”,保留了古槐树、枣树、“会前村碑”。

不远处的一个别具风格的白色亭子,那是望海亭。因为会前村村民以打鱼为生,男人出海后,女人便在此眺望大海,企盼亲人平安归来。现在,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和树木的繁茂生长,望海亭已经望不到大海了,不过名称一直沿用了下来。

会前村遗址围墙外,有一条50米长的藤萝廊,苍劲的藤枝相互缠绕,密匝匝的淡紫色藤花串串下垂,不但好看,而且幽香四溢。

孙文莲池

说到孙中山先生,顺着会前村遗址前的小路往西,来到了一个莲花池。池中荷叶铺满池塘,一支支荷花亭亭玉立晶莹纯洁。这是“孙文莲”池。清末年间,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曾得到日本友人田中隆的鼎力相助。1918年5月,孙中山先生访日期间,将四颗代表纯洁友谊的莲子送给田中隆,以感谢他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和帮助。田中隆先生病逝后,他的后人将这四颗莲子交给植物学家进行栽培,结果一颗发出新芽,于是就将其取名“孙文莲”。1995年5月3日,日本下关市与青岛市缔结友好城市15周年,下关中日友好协会会长田中满男特意将“孙文莲”种子回赠青岛,并亲手栽植在这里,留下一段中日友好的佳话。

2001年中山公园建园百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缅怀他的丰功伟绩,中山公园在与孙文莲池相对的草坪上立起了孙中山先生胸像。

樱花节

又是一年春风吹,催开了万千花朵绽放枝头,趁着大好的春色,赶快去青岛中山公园看樱花吧!各色的樱花在阳光下笑脸迎迎,一阵多情的风吹过,花瓣便会漫天飞舞,美哉。

樱花节期间的中山公园人山人海,男女老少,三五成群,尽情的留恋于满园的春色里,到处都是一派和乐融融的景象。樱花烂漫的映衬下是张张开怀的笑脸,在这样的春色里所有的尘世繁杂都可以忘却,因为此情此景我们找不出让自己心情失落的理由。人们流连于这美丽的景色,时间过得格外快,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溜走了。

尽管樱花“欲开还遮”,但此时连翘、梅花、榆叶梅等陆续怒放,竞相争春。园中按花期早晚搭配种植的28个品种、20万株郁金香次第开放,性急的“阿波罗”、“斯切萨”、“蒙特卡罗”都已展现芳容,而新增的“火鹦鹉”、“春之绿”、“燃烧的爱”等新品也将陆续与游客见面,整个花期可持续到“五一”以后。另外,满园的连翘正开得一片灿烂,榆叶梅碧桃海棠紫荆水蜜桃花双樱等也将“粉墨登场”,四五月间,青岛将真正成为“花海”。

中山公园的樱花节正渐渐成为一种文化品牌,着重推出了一系列文化色彩浓郁的活动,打造游园会文化品位。在樱花节期间,20万株郁金香展、杜鹃花展也将同时进行。青岛中山公园三面环山,东傍太平山,南向大海,是青岛市内植被景观最有特色的风景区,素有"东园花海"之美称,同时也是青岛最大的综合性公园。

中山公园樱花节是每年青岛的第一个节会,是市民赏花踏青的好去处。园内单樱,双樱共2000多株,以单樱为主。品种都是属于日本樱花,其中染井吉野(单樱)居多,此次青岛樱花节的开花期从4月10日到25日,为期半个月。而双樱可以开到5月1日。比日本本土樱花开花要晚10天左右。中山公园面积1100亩,樱花主要集中在西部。其中有一条660米长的樱花街,道路两旁种满了樱花树。游客站在其中,仿佛进入了一个粉色的童话世界。

景区图库

参考来源

  1. 青岛中山公园秋色美, zol论坛,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