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窦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雪窦寺
|
|
|
雪窦寺
雪窦寺,全称雪窦资圣禅寺,坐落于“秀甲四明”的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的雪窦山山心,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 肇创于晋朝,兴起于大唐,鼎盛于两宋。 南宋被敕封为“五山十刹”之一,明代列入“天下禅宗十刹五院”之一,民国跻身“五大佛教名山”之一。 雪窦寺还是弥勒佛道场,内有雪窦山弥勒大佛。
历史沿革
唐会昌元年移建今址。景福元年扩建,建筑规模宏大,佛殿斋堂,经阁钟楼,禅房藏室 ,丹数百楹,计6000多平方米,藏经阁藏经万卷。 南宋时与杭州灵隐、天台国清、宁波天童诸寺齐名。
雪窦寺 唐灭后,雪窦依凭东达普陀,南连天台的有利地域环境,多位饮誉海内外丛林的禅师,纷纷登临雪窦山主持寺事。 禅宗法眼宗第三祖、净土宗第六祖知觉延寿禅师,还有云门宗四世法孙、“支门中兴之祖”明觉重显禅师,这两位法中大龙先后主持雪窦寺,使得雪窦寺如日中天,走向盛极。 于此同时,北宋时期的公元1006年,雪窦山下、剡溪之湄,溪口开始大规模建村。 溪口“倚山而兴”、“缘佛而盛”,到南宋人口已近8000之众。 明时被列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 民国后香火日衰。 1968年因红卫兵而拆除。 现建筑为20世纪80年代新建。 寺前有古银杏2棵,寺后有张学良将军在被囚中植楠木2株,至今尤茂。 雪窦山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对山下的溪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文化成为古代溪口地域文化的核心; 一代又一代溪口信众,被富有活力的禅宗思想所浸润,并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取向。 清末,蒋介石出生于佛山圣境的溪口古镇,命运似乎注定他要成长在充满佛教因子的土地上。 雪窦山佛教文化历经元明两朝的式微,入清后,振衰起疲,规模有所扩张。 清道光年间,雪窦寺慧智禅师在朝廷资助下,重修了殿宇、山门、亭舍、池沼。 清光绪年间,光绪帝对雪窦寺宠幸有加,御赐玉印、玉佛、龙袍、龙钵和为数甚众的经籍。
寺内馆藏 景德年间(892-893年),南岳第五代常通禅师任雪窦寺住持,修缮殿堂,得刺史施田1300亩,赡供僧众,是为兴起之时。 后世尊常通为雪窦禅院开山第一祖。 此后,雪窦寺即成为禅宗丛林。 寺屡兴屡废,最后一次毁于1968年,现存清顺治年间所建厢房7间。 雪窦寺始建于唐代,千百年来,香火旺盛,高僧辈出,在中国佛教界将它与杭州中天竺天宁万寿永祚寺、南京蒋山太平兴国寺等9寺并称“天下禅宗十刹”,有极高地位,据《寺志》记载:在唐宋时期,雪窦寺先后受几代皇帝的41道敕谕,至今寺内尚存“钦赐龙藏”的经书5760本、玉印、龙袍、龙钵、玉佛等。 宋宗赐“雪窦资圣禅寺”额匾,理宗追书“应梦名山”。
地理环境
雪窦寺,全称雪窦资圣禅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西北),在溪口镇雪窦山上。 晋时建于千丈岩瀑布口,称瀑布院。 雪窦资圣禅寺,位于国家级风景区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雪窦山中心。 九峰环抱,瀑布齐鸣,景色秀丽,有“海上蓬莱,陆上天台”之誉。 寺院创于晋、兴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在佛教史上居于重要地位。 南宋时被定为“五山十刹”之一,明时被列入“天下禅宗十刹五院”,今称佛教第五大名山---弥勒道场。 清末民初,丁福葆著佛学大辞典曰:近有人主张加奉化雪窦山为五大名山。 1987年中国佛协赵朴初会长视察雪窦寺曾寄语:“雪窦乃弥勒应化之地,殿内建筑应有别于他寺,独建弥勒殿,” 并称雪窦为五大名山。 如今该寺已建弥勒殿。 僧人早殿,绕念弥勒尊佛圣号,故称为弥勒道场。 雪窦寺规模宏大,梵宫深邃,占地面积为85847.4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19873.4平方米。 依中轴线自外而进,依次为山门、放生池、照壁、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乳峰泉、法堂,依山而筑,层层递高。 其中弥勒宝殿为佛门独创,宝殿建筑面积为1218平方米,重檐歇山顶,覆盖黄色琉璃瓦。 殿正中,供布袋和尚像,高五米,端坐于青田石雕九龙图案之须弥座上。 坦腹屈膝,笑容可掬。殿壁两侧彩塑姿态各异之千尊弥勒小像,以中国五大名山为背景,别开生面,令观者耳目一新。 雪窦寺历史既久,宗风远播。历代皇帝,屡颁宠典,所赐文物,亦复不少。 今尚存文物计有:御赐玉印、御赐玉佛、大清龙藏、御赐龙钵、龙袍和袈裟等等。 千年来,雪窦寺五次被毁,数度重兴,几经变迁。 民国时期,由于蒋介石家庭信佛,溪口又是蒋氏故居,与雪窦寺关系密切。 蒋之祖父斯千信佛,中年之后,笃志修行。 蒋之生母王彩玉,一生茹素信佛,常至雪窦寺敬香礼佛,蒋也常随母前往。 王彩玉晚年,皈依雪窦寺果如方丈,卒后,悬像于寺供奉。 蒋从政后,返乡时亦常往雪窦瞻礼憩息。 民国二十一年(1932)经蒋介石之邀,佛界泰斗太虚法师任雪窦寺方丈,太虚曾为蒋元配夫人毛福梅讲解《心经》。 时人恒以蒋氏家庙目之,传为谈助。 1968年寺院第五次被毁,至1985年奉化市政府及宁波市佛教协会成立“修复雪窦寺筹委会”,第一期工程于1987年8月落成。 雪窦名胜古迹景观主要有:“兴梦名山”御书亭;“飞瀑如 雪”千丈岩;“避暑胜地”妙高台;“第二庐山”商量岗;著名抗日将领张学良手植将军树等。 此外,尚有乳峰泉、隐潭、徐凫岩等胜境,加之以人文历史,驰名海内外。 国兴佛事兴,展望未来,雪窦寺佛光普照,前程似锦。
著名禅师 雪窦重显,重显和尚(公元980至1052年),俗姓李氏,字隐之,遂州(今四川省遂宁市)人。 宋代云门宗僧人。 生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卒于仁宗皇祐四年,年七十三岁。 幼依普安院僧仁铣落发。 后至灵隐翠峰。 晚住明州雪窦。 幼而英迈,精勤读书,善于作文,爱好笔墨,以云月为友。 出家后参于光祚,吃其棒而开悟,随侍五年。 住灵隐三年,请住雪窦山资圣寺,学徒云集,称为云门宗的中兴,赐“明觉大师”号,七十三岁圆寂。 所著颂古百则,后由圜悟加上垂示、著语、评唱,成为碧岩集。 宋仁宗天圣初年(1023),重显幼年旧友曾会出知明州(治今浙江宁波),派专使携带疏书到苏州吴江洞庭迎请重显赴任雪窦山资圣寺住持。 雪窦寺在今浙江省奉化区 [3] ,原是宋初法眼宗僧、《宗镜录》作者廷寿(号智觉)开创并住持的寺院。 廷寿上承属于雪峰义存法系的玄沙师备--罗汉桂琛--法眼文益--天台德韶,属雪峰之下第五世,因此《雪窦塔铭》称重显为“雪窦山第六世祖”。 重显一生担任住持31年,仅在雪窦寺就长达29年,名闻遐迩。经驸马都尉李遵勗的奏请,仁宗皇帝赐于紫衣。又经贾昌朝的奏请,敕赐明觉大师之号。
颂古百则 《碧岩录》全称《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亦称《碧岩集》,是北宋·圆悟克勤大师所著,共十卷。 书的内容即重显禅师的百则颂古和圆悟的评唱组成。 《颂古百则》所依据的掌故,除绝大部分取自禅宗公案外,又引用《维摩》《楞严》《金刚》等经,而且是以云门宗的公案为重点的,这从下列各则公案的统计上可以窥见一斑云门文偃十四则,赵州从谂十一则,百丈怀海四则,马祖道一、雪峰义存、南泉普愿各三则,《楞严经》、文殊、巴陵颢鉴、镜清道付/心、南阳忠国师、智门光祚、仰山慧寂、风穴延沼、投子大同各二则,其余如《维摩经》等都是一则。
历史文化
雪窦山位于浙江省奉化区溪口镇著名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区,早在汉代就有“陆上天台、海上蓬莱”之美誉。 五代时布袋和尚于此应化,此乃为大慈弥勒菩萨道场。 雪窦寺志记载,宋代仁宗皇帝梦游雪窦山,理宗皇帝题字“应梦名山”,雪窦寺住持广闻禅师刻石筑亭于寺南,名“御书亭”。 雪窦寺被称为佛教名刹已有悠久历史,该寺晋代开山,唐朝成为“十方禅院”,南宋宁宗时评定寺院等级,列为最高级别“五山十刹”之一,明代被称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 民国名人蒋介石一家与雪窦寺有很深的佛缘,对雪窦山和雪窦寺的建设极为关心,蒋介石还为山门题写了“四明第一山”。 来雪窦寺朝拜弥勒的台湾同胞称该寺为“ 蒋氏家庙”。 张学良将军手植楠林四株于大殿之后今尚存其二。
弥勒佛 宁波奉化有雪窦寺,民国时期的蒋介石称雪窦山为“四明第一山”,历代文人形容雪窦山“秀甲四明”。 二是雪窦寺为佛教禅宗名刹。 宋宁宗时评定寺院等级,雪窦寺位居“五山十刹”之一,明时又获“天下禅宗十大名刹”之一称号。三是雪窦寺与弥勒有缘。 弥勒化身布袋和尚是奉化长汀村人,出家、圆寂于奉化市区岳林禅寺,常去雪窦寺做佛事,因此岳林寺、雪窦寺均为“弥勒应迹圣地”。
现任方丈
怡藏大和尚(怡藏法师),原藉山西晋城水北村人,1968年出生,大学文化。 1990年在山西五台山碧云寺出家,1991年8月受戒于长春般若寺。 是年9月,考入南京栖霞山佛学院,1993年9月,考入中国佛学院。 1994年3月,应邀到宁波市佛教协会任办公室副主任。 1994年7月,被高僧明旸法师收为接法弟子,为临济宗四十二世嗣。 1995年2月任宁波七塔寺副监院。 1995年8月,应邀出任奉化雪窦住持。 1999年9月19日,晋升为雪窦寺方丈。 怡藏法师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宁波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宁波市政协委员、宁波市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奉化政协常委和奉化佛教协会会长。 师任方丈后,为培育僧才,学修双行,于1996年9月,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创办了“奉化雪窦寺弥勒僧伽培训班(即弥勒佛学院),并面向全国招生。 为改善教学条件,2005年6月,化巨资建造了占地20亩,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华林苑(教育大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