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春般若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春般若寺

 

 

 

般若寺 (長春市最大的佛教寺廟)

般若寺,位于吉林省吉林省長春市長春大街377號。 1923年,佛教天台宗大德釋倓虛法師(湛山大師)來長春講「般若心經」,隨後創建寺廟,取名為般若寺。 般若寺最初建在南關區西四馬路。 1931年遷到西長春大街現址重建。 1934年命名為「護國般若寺」。 該寺占地七千二百平米,是長春市最大的佛教寺廟。

名稱由來

般若(拼音:bō rě ),佛教詞語,亦作「波若」、「缽羅若」等,全稱「般若波羅蜜多」(梵文:Prajñāpāramitā)或「般若波羅蜜」。 為巴利文Paññā的音譯,梵文是Prajñā,意為『智慧』。 不是日常所說的「聰明智慧」,而是指洞視徹聽、一切明了的無上智慧。 為了跟普通的智慧相區別,所以用音譯而不用意譯。 鑑於此,寺廟的名字應該是般(bō)若(rě)寺,而不是人們經常叫的般(bān)若(ruò)寺。

歷史沿革

這座寺廟始建於1922年。1923年,佛教天台宗大德釋倓虛法師(湛山大師)來長春講「般若心經」,隨後創建寺廟,該寺原址在商埠地南關區西四馬路,名為般若寺。 1931年遷到西長春大街現址長春市長春大街重建。 般若寺由偽國都建設局負責設計與監理,中國人辦的四先公司負責施工,1932年開始建設。 由於是中國傳統的佛教建築,所以在設計中沿用了中國傳統佛寺的布局形式,並參考了北方寺廟建築的習慣作法。 個別繁瑣之處,也許源於對中國傳統建築文化詮釋的障礙。 但它可能是當時由中國人參與設計並建造起來唯一的一處大型建築。 1934年命名為「護國般若寺」。 護國般若寺建於當時大同廣場東北側,長春大街以北,東接清明街,整個院落為78.9x174米的長方形,總占地面積約1.37萬平方米。 經多次改造,有建築面積2700平方米,是長春最大一處佛教建築群。 1941年日偽時期,由於長春市偽國都城市建設計劃的實施,原寺廟被拆除,在現址重建新寺,重建後正式更名為護國般若寺。     [1]

參考文獻

  1. 般若寺 , 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