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雪山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雪山镇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西北部,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约42公里,全镇总面积339余平方公里,属全县第二大镇。当地居民主要为彝、苗、回、汉等民族。镇上有雪山中学,雪山民族小学等学校。雪山镇盛产马铃薯、苦荞、苹果、烤烟等农产品。[1]

乡镇介绍

雪山镇地处威宁县西北部,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约42公里,大老公路穿境过,全镇总面积339余平方公里,属全县第二大镇,森林面积10.2万亩,天然草山草坡面积15万亩,耕地面积64333亩,最高海拔2656米,最低海拔1700米,平均海拔2200米。全镇辖五个管理区,22个行政村,151个村民组,9400余户,40800余人,居住着汉、彝、苗、回等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3.7%。粮食作物以玉米、洋芋、荞麦、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烤烟,目前是威宁的烤烟生产基地。矿产资源有煤、石膏、铁矿等,畜牧业是全镇的一大支柱产业,种草养畜如今已成为威宁县的新高点,以良种乳牛(黑白花),肉牛(西门塔尔)、黑山羊、小尾寒羊及肉猪为主。经果林有苹果、黄梨、核桃等。旅游点有灼甫万亩草场,新街千亩果园和妥打长冠尾雉保护区。[2]

经济发展

雪山镇地域宽广,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大,镇全体领导干部充分发挥农业、畜牧业、绿色、旅游四大优势,逐步步入人口、环境、经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轨道。雪山镇的发展及开发项目有:雪山镇是威宁县的农业大镇。近年来,雪山走出了几条为农民增收的好路,如雪山栽树、花立等村的丰产洋芋;新街烤烟基地的建成等。

种草养畜,大力发展畜牧业也是雪山镇的一大天然优势,现在雪山镇的雪山、栽树、花立等已建成畜牧业发展基地,并且成效显著。以新街农业局示范场为代表的经果林基地也是雪山发展的一大亮点和项目。雪山镇还有丰富的天麻等中药材,引进种植技术,推广天麻、半夏、麻魔芋等中药材种植,也是农民增收的好路子。灼甫草场,妥打长冠尾雉保护区是雪山镇的旅游热点,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3]

扶贫开发规划

扶贫战略指导思想“稳固成果”,即对过去的扶贫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回头看”,总结扶贫工作经验,特别是分析理清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打好基础”,即着重围绕促进农民增收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扶贫,改善农村落后面貌的道路交通建设的基础扶贫,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人居环境的基础扶贫;“放眼长远”,即对一些重大扶贫项目,特别是一些效益显现期较长或扶贫期限较长的长远发展项目,力求一年有一个基础,一年上一个台阶,不求急功近利而流于形式。“立足根本”,即着重把扶贫工作从借力发展转移到自力发展上来,把农民从被动扶贫转移到主动脱贫上来,不断提高农民脱贫致富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扶贫项目根据雪山镇扶贫工作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总体工作要求,雪山镇扶贫工作项目着重落实在农业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下山扶贫、“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农业专业合作社及农产品产销大户的培育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扶贫、知识扶贫、改善农村居民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扶贫等方面。

扶贫形式根据雪山镇对以往扶贫工作的分析,并结合当前扶贫工作实际,提出今年及今后几年的扶贫形式主要有,“捆绑式”扶贫、“规模式”扶贫、“自力发展式”扶贫和“求实效、创成果式”扶贫,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撒胡椒式”的“平均主义”扶贫和选择项目“小而散、效益低”的“形式主义”扶贫,力求把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提升扶贫成效。

扶贫措施1.加强扶贫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扶贫组织机构。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扶贫工作,确定1名副乡长专门分管扶贫工作,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成立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扶贫办,抽调相关业务人员组成办公室,具体操作扶贫工作。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营销队伍,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和农民脱贫致富能力及抗风险能力。2.加强扶贫资金的争取和管理力度,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紧紧抓住省市对欠发达地区扶持力度加大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有利时机,积极主动“跑部、进县、上市、赴省”,多渠道争取扶贫资金支持,借力推进扶贫工作。抓住本地外出创业能人回报家乡的热情,积极组织筹措民间资金,结合本乡一些比较优势,发展自我脱贫致富能力。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做好“钱生钱”文章,充分发挥有限扶贫资金的滚动效益和乘数效应。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自我脱贫的积极性。建立扶贫专项基金,实行“政府担保、农民信贷、滚动发展、循环使用”的扶持政策,变农民被动扶贫为主动脱贫。加大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及营销大户的培育扶持,促进专业合作社及营销大户在做大做强自己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三农”服务上来,提高扶贫成效。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扶贫挂钩单位及相关部门给予的有关扶持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政策规定,确保政策兑现到位,让农民得到政策实惠。4.加强扶贫项目的跟踪管理和服务,真正确保项目出效益、有成果。建立专项扶贫项目领导小组及组织机构,做到一个项目、一套人马、全程跟踪服务,彻底解决过去那种“没资金、找资金,有资金、跑项目,有项目、无人管,有人管、效益低”的情况。建立政府扶贫资金专项基金,实行政府担保、农民信贷、循环扶持的服务政策,形成政府有义务,农民有责任,干部有压力,农民有动力的良性发展状态。加强项目前、中、后期管理,不定期分析项目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办法和措施。加强项目技术服务和市场信息咨询服务,主动开展各项业务培训,确保项目良性发展,创出成效。[4]

旅游景点

雪山水库

雪山水库位于镇政府西南3公里处,占地面积5000多亩,1958年和1976年,全区人民先后投劳修建而成,现在蓄水量为460万立方米,雪山水库半坡电站机容量为80千瓦,年发电量达11万度,在大电未架通前,曾是雪山机关办公照明的电源。因水库的生态良好,每年9月至下年3月有 300-400只野鸡及其他无数的候鸟来水库侯冬。库内有50余年的史不计其数的白条鱼种,时常引来 雪山灼甫万亩草场县内外捕鱼爱好者前来观光捕捉,因鱼大味香河奇特的库形而名传县内外。

灼甫万亩草场

是中国南方菜地畜牧业持续发展的示范点,是威宁畜牧强县更是雪山畜牧强镇的典型代表,这里草原辽阔,气候宜人,畜种优良,草场茂盛,元始记截威宁一带式当时全国十一个畜牧区之一,雪山的灼甫、斗母胸就在其中。上世纪80年代,贵州省把灼甫作为牧草飞播、牛、羊育肥实验的第一站,科技推广种草养畜引来了国外专家、学者和国内有关单位部门前来灼甫示范场考察、旅游、观光。春夏时节,灼甫万亩草场成了四方客人聚集的地方,示范场已成为南方科研成果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的窗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