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集集樟脑出张所

集集樟脑出张所

图片来自udn

集集樟脑出张所台湾过去负责制作樟脑的单位之一,位于南投县集集镇,始于台湾日治时期专卖局集集出张所,在二战后曾隶属台湾省政府建设厅樟脑局、台湾省樟脑厂。其自日治时期遗留至今的日式建筑群,于2019年被列为南投县历史建筑

目录

沿革

清治时期樟脑蔗糖茶叶并称台湾三宝,集集街市当时的繁荣也与的樟脑开采息息相关。于1887年,刘铭传即在集集设有樟脑硫磺总局之分局,负责周边地区的樟脑制造及管理[1]

日治时期的樟脑专卖于1899年实施,樟脑业者必须将樟脑卖给中央,再由中央统一贩售。集集地区的樟脑事务在1896年改由“林杞埔抚垦署”管辖,于1910年改由“台湾樟脑局林杞埔支局”管辖,于1911年5月再改由“专卖局脑务课”管辖。台湾总督府在1919年将台湾的14家制脑会社合并为“台湾制脑株式会社”,并设有“集集出张所”,负责能高郡新高郡竹山郡南投郡、部分斗六郡的樟脑制作。

“出张”为日语出差之意。当时樟脑制造主要以“脑灶”方式用柴火蒸馏樟树,需时约24小时,冷却后樟木蒸汽形成白色凝固脑沙与脑油,由挑夫送至出张所集中,再由集集火车支线运送至台北的总工厂精制后方为最终成品。

于昭和九年(1934年)6月30日,总督府将台湾制脑株式会社解散,将樟脑制造改为专卖局官营,征收原台湾制脑株式会社集集出张所旧址土地与房舍做为使用,并于台中支局下设有“专卖局集集出张所”,管理25个制脑地、634个脑灶。集集出张所原位于集集大众爷庙大樟树一带,后因原房舍老旧及腹地狭小,因而在1934年至1942年间,分批移筑至现在集集樟脑出张所之所在位置,西侧为集集郡役场、南侧为集集公学校,而集集出张所的主要厅房宿舍于1942年移筑完成[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