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

图片来自careheart

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通常简称为大埔那打素医院英文Alice Ho Miu Ling Nethersole Hospital),是基督教教会成立公营基督教医院,于1887年由伦敦传道会创立,为香港第一所采用西法医疗的华人医院。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现今位于香港新界大埔区大埔[1],隶属于香港医院管理局新界东联网,为一间小型全科医院,提供各专科门诊和全日急诊服务。新院自1997年1月起投入服务,提供605张病床。

历史

早于1881年,那打素诊所于太平山设立,为当地一带居民服务,那打素一名是来自伦敦传道会委员戴维斯之母亲的名字。

1887年,何启爵士为纪念在1884年去世的亡妻雅丽氏而捐资于上环荷李活道兴建雅丽氏利济医院(Alice Memorial Hospital),成为香港首间为贫苦华人提供西医治疗的医院。同年香港华人西医书院成立,首创医科学生训练,以雅丽氏纪念医院为教学医院。然而,医院成立不久后便发生了严重的挤迫情况,于是医院于1893年与位于般含道那打素医院(Nethersole Hospital)合并。当时,那打素医院较雅丽氏医院大很多,也是伦敦传道会旗下物业,故此该地段的地价也相较低廉,雅丽氏医院与那打素医院当时更有“姐妹医院”之称。今天医院的荷李活道旧址已被发展成豪宅。

1904年,何启爵士创立雅丽氏纪念产科医院(Alice Memorial Maternity Hospital),是香港第一所产科医院,也是中国最早的产科医院之一;1906年,由于雅丽氏医院和那打素合并后,病床仍出现不足情况,何福堂牧师之女儿何妙龄(何启之胞姊、伍廷芳夫人)于是捐款并选择于卑利士道一址兴建新医院,故起名何妙龄医院(Ho Miu Ling Hospital)。至1954年,经立法定案,那打素医院、雅丽氏纪念产科医院及何妙龄医院三家医院合并为“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2]

日治时期,医院曾改名为市民医院,外国西医护士被送入集中营。医院转由日本人管治,院长为横井宪一

1970年代初期协助筹建观塘基督教联合医院,1993年协助开办柴湾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又于1997年与基督教联合医务协会携手成立基督教联合那打素社康服务。

1980年代,政府打算在邻近的富亨邨位置兴建全科医院,以服务大埔区居民。医院原址是一个位于南坑和鱼角之间的山岗,1980年代初成为挖泥区用作吐露港填海之用,1990年代,其后成为兴建医院的工地。

1991年,医院加入医院管理局。1997年,医院由港岛半山区迁至新界大埔,成为一所小型全科医院。

在1999年及2003年更拓展至九龙湾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护养院及观塘秀茂坪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颐康院,为长者提供优质之长期护养服务。于2001年成立那打素全人健康进修学院,藉教育及研究,促全人健康、享丰盛生命。

那打素护士学校

那打素护士学校由伦敦会在1893年创办,当时是那打素医院附属的护士学校,并没有正式校名,直到1970年代初筹备将校址由般含道迁至观塘协和街之时,才正式命名为那打素护士学校,而学校的管理权亦同时移交基督教联合医务协会。在医院管理局成立后,基督教联合医务协会决定将基督教联合医院及那打素护士学校移交医院管理局。2001年医管局决定终止院办护校,基督教联合医务协会联同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疗执行委员会鉴于那打素护士学校乃奠定香港护理教育之鼻祖,百多年来作育英才无数,对香港医疗服务付出不少贡献,今日虽然完成历史使命,然其美名理应长存,香港中文大学亦同有此见,经基督教联合医务协会、那打素执行委员会及香港中文大学协商后同意,以其医学院之护理系命名为“那打素护理学院”(Nethersole School of Nursing)以兹纪念。

世界传道会/那打素基金

2000年,由于那打素医院已迁入东区和新界大埔,故将腾空数载的般咸道医院地皮卖给南丰发展重建为“罗便臣道80号”。该地皮原属伦敦传道会(后来易名为世界传道会),早于1893年便已持有,后让与那打素医院使用并为市民服务逾一个世纪。至罗便臣道80号发展期间,6层高旧建筑遭拆卸,可是物业范围的伦敦传道会大楼属历史建筑,不许另谋发展,发展商南丰唯有耗资3,000万港元进行重修,并纳入屋苑会所范围。

其后院方和传道会同意拨出卖地的部份收益来成立慈善基金,名为世界传道会/那打素基金,透过资助香港及中国大陆的宣教、医疗健康、社会服务及教育等工作,来宣扬基督的博爱和分享精神[3] 。于1997年9月19日,正式成立为一个独立的信托人基金,并获税务局豁免缴税。

信托人董事局成员总共有十名代表,皆来自那打素医院(三位)、香港基督教协进会(三位)、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三位),以及伦敦会在港资深传道人(一位)。

徽章

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徽章由十字架爱心活水三部份构成,并有格言“矜悯为怀”,寓意医院本著十字架精神,基督的爱,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兼顾身、心、社、灵的整全关怀与医治。

成绩

医院曾屡创先河,早于1893年首创护士训练。1904年首倡助产士训练,同年落成的雅丽氏纪念产科医院为全港第一所产科医院,率先聘任女医生。1910年引进X光诊断机,更为亚洲之首。1921年率先培训男护士。1928年实行产前挂号措施及婴儿保健门诊,开母婴保健先河。

现况

踏入21世纪的服务,那打素医院按著医院管理局的使命提供医院服务,更积极推行基层社区健康服务。1997年启用大埔那打素新院的建筑、设施和运作系统的设计,融合了新医疗科技和概念,不但有安全的环境,其设计亦以病者为本,并应用建筑心理学的原理,藉自然环境、阳光、色彩的美感以及艺术的触动,对感官产生良性刺激,有助痊愈。医院设有先进的资讯系统,包括约500个在高速联网上的终端机,并安装有各式输送系统:包括电梯(17部)、小型升降机(2部)、真空导管输送系统(59站)、轨道输送系统(6站),及分别处理污衣和垃圾用的输送槽。新院内设有全港规模最大的“日间医院”,提供180个日间单位与身体复康(80位)、日间手术(50位)、精神复康(50位)服务等。鉴于人口老化之需求增加,日间服务将集中和强化处理慢性和伤残疾病的复康治疗。

参考文献

  1. 香港尚礼坊. 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 资讯. https://www.givegift.com.hk/.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4) (Chinese (Hong Kong)). 
  2. 丰穗:早期的三间医院大公报》,2002-08-31
  3. 存档副本. [2022-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