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雅典的泰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雅典的泰门》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最后一部悲剧[1],大约创作于1607-1608年。剧情讲述了雅典贵族泰门生性豪爽、乐善好施,于是许多人乘机前来骗取钱财,后来导致其倾家荡产,“朋友们”纷纷离他而去,最后在绝望中孤独死去的悲剧

剧本揭露了金钱的统治作用和拜金主义的种种罪恶。当主人公泰门有钱的时候,那些达官贵人像苍蝇叮血一样围着他转。当他破产之后,他们一个也不理睬他。面对残酷的现实,泰门终于醒悟过来,明白了他们从来也没爱过他,他们爱的只是他的金钱。

内容简介

雅典富有的贵族泰门慷慨好施,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群阿谀奉承的“朋友”,无论市井小民还是达官显贵都愿意成为他的随从和食客,伺机骗取他的钱财。泰门很快倾家荡产,负债累累。而那些受惠于他的“朋友们”马上与他断绝了来往,债主们却无情地逼他还债。泰门发现同胞们的忘恩负义和贪婪后,变得日益愤世嫉俗。他决定再举行一次宴会,邀请了过去的常客和社会名流。这些人误以为泰门原来是装穷来考验他们的忠诚,蜂拥而至,虚情假意地向泰门嘘寒问暖。泰门揭开盖子,把盘子里的热水泼在客人的脸上和身上,把他们痛骂了一顿。从此,泰门离开了他再也不能忍受的城市,躲进荒凉的洞穴,以树根充饥,过起野兽般的生活。有一天他在挖树根时发现了一堆金子,他把金子发给过路的乞丐、妓女和窃贼。在他看来,虚伪的“朋友”比窃贼更坏,他恶毒地诅咒人类和黄金,最后在绝望中孤独地死去。

创作背景

16、17世纪之交,英国当时正值封建主义逐渐崩溃、资本主义日益兴起的时期。一方面,旧的封建剥削制度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新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正在猛烈进行。詹姆斯一世上台后,较之他的前任伊丽莎白女皇更为反动腐朽,人民处于贵族和资产阶级两大社会势力的重压之下,贫穷颠沛,痛苦不堪。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激起了农民起义和饥民暴动。与此同时,利己主义的冰水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资产阶级、新贵族同王室之间的斗争也日益公开化。阶级斗争的严重形势,深刻地影响着莎士比亚的创作,时代的脉膊,在他的剧本的人物身上激烈地跳动。]

《雅典的泰门》约写于1607年,初版是1623年的对开本。剧中的素材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普鲁塔克的关于马克·安东尼的生平的记载,二是希腊语讽刺散文家鲁齐阿努斯的《诸神的对话》,三是一个无名氏写的名为《泰门》的剧本

作品评价

德国思想家、哲学家卡尔·马克思:在《雅典的泰门》中,莎士比亚揭示了金钱的两个本质。金钱是可见之神,可使人性逆转,天性悖然,可使天下大乱,万物违和,兄弟阋墙,金钱是人尽可夫的娼妓,也是使全天下勾搭成奸的掮客, 简言之,我们崇拜金钱.金钱却扭曲我们的价值观,把世间一切关系转换成了商业交易。

中国作家梁实秋《雅典的泰门》[2]中文译文前言:剧本本身有很多不协和和不够标准的地方,没有充分的人物描写,缺乏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

视频

雅典的泰门 相关视频

莎士比亚最后的悲剧——雅典的泰门
威廉·莎士比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