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火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陈火旺 | |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
出生 |
1936年02月05日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
逝世 | 2008年2月2日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原理》 |
陈火旺(1936年2月5日-2008年2月2日),福建安溪人,计算机软件专家[1],少将军衔,中国工程院院士[2],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1956年陈火旺从复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调到长沙工学院,历任(电子)计算机系副教授、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副院长;1990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8年2月2日在长沙逝世,享年72岁 。
陈火旺长期从事计算机软件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是中国第一台亿次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的主要设计者和领导者之一[3] 。
人物简介
1956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留校任助教。曾在北京大学数理逻辑专业、英国国家物理所进修。1970年调长沙工学院(后改名国防科技大学),历任(电子)计算机系副教授、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副院长。1990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是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家“863计划”信息领域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主任委员。
人物生平
1936年2月5日,陈火旺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长坑乡玉南村 。
1952年3月,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学习 。
1956年3月,从复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至1970年1月);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9月-1959年2月,在北京大学数理逻辑专业进修。
1965年10月-1967年2月,在英国皇家物理所进修。
1970年1月,调到长沙工学院(1999年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历任(电子)计算机系副教授、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副院长。
1990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2008年2月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72岁[4]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陈火旺 | |
---|---|
陈火旺,我国计算机软件事业的开拓者 |
陈火旺在中国国内率先实现计算机符号宏汇编器。20世纪70年代初主持全国Fortran编译程序会战,设计成功中国第一个Fortran编译系统。1979年-1983年担任银河-I巨型计算机软件总负责人,负责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直接主持向量语言的设计、编译方案的制定和向量识别算法的研究与审定,"银河-I"获得1984年中央军委国防科技成果特等奖。1987年起主持面向对象集成化开发环境研制,建造了中国国内首例面向对象环境;1989年起领导并主持非单调推理系统研究,把PROLOG从单调发展到非单调,这两项目分别获得1991年、1993年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学术论著
根据2019年11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陈火旺出版编(译)著4部,发表论文60余篇 。
1980.11-- 《结构程序设计》-- (英)O.J. Darl等著;陈火旺等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0.11-- 《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原理》-- 陈火旺编--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4.06-- 《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原理》-- 陈火旺等编--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7.04--《程序设计方法学基础》-- 陈火旺编著--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01--《程序设计语言 编译原理》-- 陈火旺等编著--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4.10 --《程序设计语言 编译原理 第3版》-- 陈火旺等编著--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0.06--《程序设计语言 编译原理 第3版》-- 陈火旺著--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人才培养
科普报告
2003年10月,陈火旺作为"院士八闽行"活动的成员之一前往厦门,以《建设科技合作通道,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为主题,进行调研、指导工作和举办科普报告 。
成就及荣誉
1991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同年获光华科学基金一等奖[5]。长期从事计算机软件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建立了有限函数空间上的能行运算和能行连续泛函理论;主持国内第一个符号汇编语言和宏指令产生器的设计与实现;主持中国第一个FORTRAN编译程序的设计,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参与领导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I的研制,负责软件系统总体设计,获特等国防科技成果奖;主持国内最早的一个面向对象集成化软件开发环境GWOSE的研制,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领导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研制成功英汉机器编译系统MATRIX,获全国优秀软件二等奖;在人工智能方面主持研制的非单 调推理系统1993年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6]。撰有《能行连续泛函》、《串行运算向量化》等论文、研究报告60余篇;主编有《数理逻辑与控制论》、《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原理》、《程序设计方法学基础》等。
陈火旺院士为我国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为国家、军队和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作出了贡献。
社会任职
陈火旺先后担任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家"863计划"信息领域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主任委员 。
个人生活
陈火旺的父亲是目不识丁的铁匠,父亲在火焰通红的铁匠炉边想到给他起名为"火旺" 。
人物评价
陈火旺是银河-I巨型计算机软件总负责人,为中国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评)
陈火旺是中国计算机软件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为国家、军队和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作出了贡献 。(《人民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