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陈侃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侃凯 笔名侃凯,大合堂主
出生 1959年6月
南京
国籍 中国
职业 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理事
知名于 书法作品参加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敦煌杯"全国书法大赛,"羲之杯"全国书法大奖赛,"林散之奖"南京传媒三年展,走进新世纪江苏省青年书法篆刻精品展,全国铁路书法名家邀请展,并获得"高恒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铜奖。

陈侃凯[1]


陈侃凯,笔名侃凯,大合堂主,浙江舟山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国画院书法研究院特聘书法家。书法作品参加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敦煌杯"全国书法大赛,"羲之杯"全国书法大奖赛,"林散之奖"南京传媒三年展,走进新世纪江苏省青年书法篆刻精品展,全国铁路书法名家邀请展,并获得"高恒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铜奖。

艺术简介

陈侃凯,笔名侃凯,大合堂主,浙江舟山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铁路

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国画院书法研究院特聘书法家。

书法作品参加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敦煌杯"全国书法大赛,"羲之杯"全国书法大奖赛,"林散

之奖"南京传媒三年展,走进新世纪江苏省青年书法篆刻精品展,全国铁路书法名家邀请展,并获得"高恒

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铜奖。

陈侃凯

陈侃凯,男,1959年6月生于南京,浙江舟山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理事,南京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国画院书法研究院特聘书法家,上海铁路局书画协会副主席。书法作品曾入展《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60周年“高恒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铜奖),《“羲之杯”全国书法大奖赛》,《“敦煌杯”全国书法大赛》,《纪念傅山诞辰400周年书法艺术展》,《全国铁路书法精品展》等。书法作品在多家报纸杂志及网站上刊登,并有近5万字的散文随笔和评论文章在媒体上发表。2008年1月在南京举办《陈侃凯书法艺术展》,2017年1月应南京更斯艺术馆邀请举办《丁楠 陈侃凯书法展》,并参与策划合肥《中国铁路10人书法作品展》。

我观陈侃凯

吕广恒

当一个人在静静地欣赏艺术,有人在旁边喋喋不休加以解析,就会使人发烦。正如柳宗元所云:“余好读书,不求甚解。”意即自品原味,不吃别人嚼过的馍。我认为,无论是艺术的创作者还是欣赏者,都是秉于个性。由于不同的阅历修养性情好恶,很难共享。另一方面,当你被这件艺术品触动心弦产生共鸣时,便欲抒发感想以求响应,否则便如鲠在喉。这大概就是“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于是在这种矛盾中便生成了“道”。道不同,不相与谋。

  求道难,同道更难。这方面,我自知浅陋,一向寡言。但,人不仅能捺住,还要能撇开。今天就想撇一下,侃侃陈侃凯。

 1,书法谁写

  侃凯供职于铁路,我早闻其书法之名。书法不分职业,他的书名也早已冲出铁路。可见其成就与影响。而我与他的第一次相见,却有一个从未言说的小插曲。那是几年前京沪高铁书画采风活动,全路一行十几人第一站到达上海,晚上正匆匆入住,一人突然向我提出互换房间。我心中顿生不快,只宿一晚不至于吧。此时室内冲出一人,他二人立刻相拥喧哗起来。原来他们是老友相见彻夜长聊怕打扰别人休息。我随即释然还生出几分感动,于是我初识了这个换房人陈侃凯,觉得他挺性情的。以后在几次书画活动中接触渐多,我发现侃凯确是性情中人,是文化中人,是有正大追求的人。

侃凯平时给人的印象是言语不多,注意倾听别人谈论,偶发见解便见思想。当然,大家聊的主要还是书画。我感觉与他很有共鸣。

  书法是写字的艺术,或称艺术地写字。写字很好理解,一论艺术,自古以来就见解各别莫衷一是,从而产生了流派。不仅各种书体写法风格模式分了流,不同认知理念追求褒贬也分了派,于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本是文化艺术的自然生态,但是既有好强的人非要罗列出标准,也就相应有闲适的人“自扫门前雪”。在这方面,侃凯似乎属于后者。因为这里有一个跳不出来的坑——“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侃凯的人和字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未去跳这个坑。“我写我字”,便有了闲适野逸之态。

那么,抓笔濡墨随便涂写就是书法么?诸君,这可是误会不得的。凡事都有传承规矩。祖先有训“无规矩不成方圆”。关键在于认清什么是规矩,那些不能称为规矩的“甚解”“阐述”之类,作为一家之言可以参考,如迷而信之则必然误事。

  侃凯是个认识规矩的人 。他幼承父教,小学习字,主攻颜柳,兼学美术。文革的荒敝也未能废掉他勤苦的童子功。及至踏入社会,阅历加深,业余时间拜师访友,跟班深造,痴迷执着,最终选择了一门心思钻书法的不归路。这个过程中,他临习王羲之、怀素、徐渭、王铎、傅山,又钻研前人碑版,有意识地汲取雄强豪宕之气。可贵的是,侃凯学书以胸襟气韵涵养性情为要,不做亦步亦趋的描摹雕琢。这算是摸到了书法的灵魂。他的书法,通篇看去粗头乱服,野豪丑怪,细品则涵养深厚,极尽变化,正在步入率性天真的境界。他的“我写我字”并不是那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鸣得意的胡涂乱写。

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人以为终生写王则能成王,终生写颜则能成颜,终生写苏则能成苏,殊不知果真如此则终生南柯一梦。君不知“世上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否则,自古一书可矣,何来千姿百态。

  懂得规矩,突破琐细。开张胸襟,抒发性灵。使笔为心所驱,让墨随情而发。我以为,这是中国书画艺术的本质所在。脱此不是“死学学死”就是“逐名忙”、“稻粱谋”。

  我以为,好的字画大体两类,一是性情得抒,二是功夫得见,二者皆善,便是妙品。性情之人笔下方能洒脱自适,过于理智之人就凭吃功夫了。有人能做到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当然更好,归根到底也是他的个性使然。各有特色,各得其所,艺术之道,不可强求。

2,写给谁看

  这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汉字几千年演化,自唐楷定型至今,完成了识字写字表情达意一统华夏的任务。但一涉及艺术,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了。千条万绪,很重要的一条是对书法艺术(何止书法)的理解各持己见。重要的话再说一遍:艺术的灵魂是个性。人们在如何理解上都体现了个性,还能说艺术本身不是个性吗?

  如果此言不谬,那么书家当然可以决定自己的字写给谁看。我认为,他应该首先是写给自己看的。例,著名的《兰亭》、《祭侄》、《寒食》天下三大行书在笔走龙蛇之际,老三位绝没去想后人都有哪些说道。他们精绝的书法,不过是把已成型的汉字用当时的书写工具淋漓尽致地表情达意罢了。

  观侃凯的字,朋友们笑称“丑书”。我却认为所谓“丑书”大有讲究(这里不谈那种不伦不类莫名其妙的真正的丑书)。其一、每一书体创立之初,如甲骨文后的篆隶楷行草,难免会有“丑书”之嫌,主因是破格。其二、书史享名的那些大家,标新立异,贬斥者大概会有“丑书”之讥,主因是流派。其三、自封正规傲视天下,凡于己不习惯者笼统斥为“丑书”以自尊,主因是不通。

侃凯大约没有理会这些。他依然“我写我字”,脱略自信。这种自信很难得,源于他的书法根基和文学素养,源于他的阅历和禀赋。他的字是写给自己的,也是写给同道的。

  他的字看上去不守规矩,好象信马由缰。点画时出意外,使转畅涩不同,纵横无序却有节奏,浓淡变化通篇烂漫,各种要素都在关照全局。让人观之不能一带而过,要仔细揣摩才可领略韵味。这种韵味,在当下所谓“规矩”越抽越紧,提笔不敢喘大气,生怕别人不认可,一味描摹名家残迹,不究事理也不知自己的氛围下,直接给人一种清新活泼之感。仅此而言,它已经获得了生命力和感染力。

  我想,侃凯是读懂苏东坡了。苏老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这话有些狡黠卖乖,不通的人便据此胡作非为,不知其妙而沦为流氓野鬼。苏意当是法无定法不受他法或前法拘役,我写字,用我法。作为一代文豪通才,他可以做到“我法”。我辈不去攀比前贤,但应受其启发,学其精神,秉其灵魂。妄自尊大当然不可,妄自菲薄也可不必。陈侃凯们的追求必会一路灿烂,因为这个过程自己首先收获了愉悦与激情,收获了品味与人格的升华。这种心灵外化为书法,必定有感人的力量。

3,写好靠谁

  要写好字,当然要靠自己。“要儿自养,要谷自种,依赖别人不顶用”。这个道理很浅显,但绝不简单。因为“自己”各不雷同,天赋、性格、阅历、修为有别,形成每人的个性。相近者,呼应间可行同道。相远者,异见中形同陌路。书道当然也是如此。

  “字如其人”,这是一句尽人皆知的古语俗语,却至深至奥。但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也不容易。关键还是那个“人”字。以此谈书法,最重要的还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对于书法艺术,难能可贵的是能够深刻透彻地认知理解,能够塌下心来钻研学习,能够辨别各具形貌的古今作品,能够在众说纷纭中形成自己的主见,从而随心所欲地以笔墨抒性灵,以黑白见精神,达到痛快淋漓“我写我书”。但是,能不能做到这些?那又看个人的禀赋和修为了。借用陆放翁的诗句“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学书同理。观人阅世读书览史唱诗聆乐都是修炼。“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文人八雅,得时便放开胸襟浸润其中。人成形了,出手自然有型。君不见,某人动笔之际,就有高人评价为某门某派。其实某人并未专习。何也?虽未同门,同门之外相近也。

还有一个临帖的分析。古人与今人,儿童与成年,临帖是有区别的。古时识字练字与书法一体,笔墨纸砚只是工具,想不临帖都做不到,即便临习塾师,塾师的字也必有出处。今人已陆续把写字搬到键盘上了,笔墨纸砚都成了艺术品,用毛笔写字便成为艺术,必须专攻,包括临帖。但上述已言,书法仅仅临帖模仿万万不行,那些字外功夫,成人相对儿童又具有了巨大优势。他大可不必去做儿童状,整天趴在字帖上,不然等到想抬头“我写我字”时,却已拿不动笔了。 可以想见,一味僵死地描摹别人,唯独不见自己,终其一生无非书蠹字奴。

我想,侃凯调动起自己的全部积习,义无反顾地走上“我法”、“同道”之路,表现出他的定见和定力。他的成就反映出理念的通透和清晰。他的作品彰显出一个书法家的强烈个性和追求。

  祝愿陈侃凯的自由之境越来越博大宽广。

  2017年1月于北京[2]

参考资料

  1. 个人简历网
  2. 陈侃凯,人民铁道网, 201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