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阿拉伯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拉伯文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阿拉伯文

所属体系: 拼音文字体系

使用地区: 中东和北非地区

使用人数: 二亿四千万

阿拉伯文西亚阿拉伯地区及部分穆斯林国家和穆斯林教徒使用的文字,21世纪单就跨越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最大人口使用文字,一般认为是阿拉伯文,因为数十种文字使用阿拉伯字母,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说的清真言大多也使用阿拉伯语。

阿拉伯文是由28个辅音字母和12个元音符号(不包括叠音符)组成的拼音文字。书写顺序从右往左横行书写,翻阅顺序也是由右往左。阿拉伯字母无大、小写之分,但有印刷体、手写体和艺术体之别。

书写时,每个字母均有单写与连写之分。21世纪的阿拉伯语在中国属于一支小语种。[1]

历史

伊斯兰教前的阿拉伯文

阿拉伯文的前身是阿拉米文。阿拉米文字是大约3000年前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闪米特文字,因为当时的世界文明中心就在西亚,所以当时的阿拉米文字更象21世纪的英语--全球通用。阿拉米语属于北闪米特语,其发源地很可能是今天的叙利亚以及两河北部地区,之后随着商贸逐步走向全世界,并深刻影响了当时的全球文化格局。与中国接壤的两个大国,印度波斯都曾经使用过阿拉米字母,并在某些阶段里以之为"官方语言"(阿契美尼德等2王朝(伊朗)和孔雀王朝(印度)等)。阿拉米文字,其前身是腓尼基文字甚至是原始西奈文字,并且也不能很好地将他们剥离开来分析。

阿拉米语在全世界盛行了1000年,到公元元年前后,随着希腊、罗马帝国这些欧洲势力对西亚的冲击--这事实上也是欧洲文明开始崛起的象征--阿拉米文字和语言开始势力微。这一语言文字现象在2千年前的转换,说明了西亚即将走出它独霸天下的辉煌阶段,与之抗衡的欧洲文明即将替代西亚文明地位。这也是全球人类文明板块的一个大挪移。语言与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文字的盛衰与文明的盛衰联系在一起。

伊斯兰教时期的阿拉伯文

公元7世纪,西亚文明随着伊斯兰教再次崛起。阿拉伯知识分子大量翻译轴心时代的古典希腊著作,为保留传承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随后的中世纪时期,欧洲又从阿拉伯文明中翻拣出昨日辉煌,然后有所谓"文艺复兴",其威直达现代文明。欧洲文明两次崛起都接受了来自西亚文明的哺育,而且当然都是通过文字语言来实现的这一目的。而所谓"阿拉伯数字"正是这"第二拨浪潮"中的一件趣事。

阿拉伯语也属于闪米特语,但与阿拉米语不同的是,它属于南支;它的兴盛与伊斯兰教联系在一起,而伊斯兰教的起源在阿拉伯半岛偏南地区。从本土而言,我们可以说,是阿拉伯语取代了阿拉米语,同时取代的还有他们的文字(本文里的许多"语言"实际上包括了"文字"。)

阿拉伯语在公元前已经存在,形成文字是语言诞生后1000年的事情。阿拉伯语也与其他多数人类语言一样,是鉴戒和学习周边语言的基础之上逐渐形成的。北边的波斯语,西边的埃及语,甚至还有印度的梵语都在阿拉伯语中留下深深痕迹。

闪米特语在语言学特征上都具有"三辅音"特性,这点也可以在观察中国古音中加以留心,确实也有类似痕迹。它有一个"网格"测试很有意思,可以试用看下中国古音的情况。另外从语法而言,阿拉伯语属于屈折语。黏着语属于比较落后原始的语言,但也不妨看看它好的一面,那就是简单。所以,说不了以后人类"返璞归真"都"黏着"了也说不了。屈折语过于复杂的起码是不利于学习传播,所以简单化似乎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趋势。

阿拉米语当初以商贸通行全世界,大约千年之后的阿拉伯语以宗教推广到全世界。

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宣教16年之后,很快征服了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埃及、利比亚、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马耳他。 公元710年,阿拉伯人占领了西班牙,一直到1493年这里一直是伊斯兰教欧洲重镇;连带的还有葡萄牙。但穆斯林最终在西南欧被阻止在法国的纳尔磅城下。在东南欧,爱琴海挡住了穆斯林的军队,但阿拉伯文化浓重的痕迹越过小亚西亚直达希腊。在北方穆斯林穿过中亚到达东欧和俄罗斯南方地区。在东南亚地区以及印度次大陆,阿拉伯人接踵而至,至今那里依然是穆斯林聚居的地区。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深入全球各地的路线与深度,就是当年阿拉米商人所达效果。但有一点不同的是,当年阿拉米文字时期,全球各地没有穆斯林时代碰到那样顽强的抵抗,因为当时许多文明未起,比如在欧洲穆斯林遭遇法国基督教势力的有效阻挡,或正是为了潜在抵抗穆斯林,(从宏观上看),当地的政治势力很快接纳了基督教,加强了基督教在欧洲的势力。几次欧洲"十字军圣战"看似以失败告终,但实际上基督教文化获得了空前的胜利,他们在欧洲获得了决定性的凝聚力。

地区影响

在中国,汉文明不仅已经完全成型稳固,而且汉文明正处于极盛期的唐朝,又加上地理距离,阿拉伯文化并未在中国取得政治军事上的胜利。但在中国西域就不是这样了,大约12世纪,穆斯林圣战势力驱逐了当地的其他宗教势力(主要是佛教),至今伊斯兰文化稳居西域,甚至今天当地的文字也与阿拉伯文字为可以互读的同一文字体系。

同时,历史时期在中国西北的几个宗教或文化分布,也可推想一下当时这个地区的文明分布势力。蒙古新疆、甘青、西藏,他们在历史时期分别被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和中国的道教等瓜分,这些宗教的分区使其文明影响源一目了然:西藏受印度文明影响,西域受西亚和中亚文明影响,蒙古受欧洲与俄罗斯影响,甘青一带河西走廊是中原与其他文明的交汇集中地,也是西亚文明进入中国内地的主通道。

在东南亚,阿拉伯穆斯林商人通过经商使当地逐渐伊斯兰化,同时将阿拉伯文带入了东南亚。

归类

阿拉伯文字属于拼音文字体系。根据特点,一般把拼音文字分为音节文字和音位文字(音素文字)两大类,例如日文和阿姆哈拉文字是音节文字,英文、法文、俄文等是音素文字。对于阿拉伯文,属于拼音文字体系中的哪一种,学界对此并没有完全定论,甚至出现截然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是音位文字,有的学者认为是音节文字。

北京大学苏培成教授的《现代汉字学纲要》一书,在介绍文字的性质时,根据文字记录语言单位的情况把世界上的文字分为音素文字、音节文字和语素文字三类,其中在介绍音素文字时,列举了英文、俄文、藏文、阿拉伯文,很显然,作者把阿拉伯文字界定为音素文字了。同时,还可以把文字分为音素文字、音节文字、语素文字三类,但吕叔湘在谈到音节文字时说:"第二类是音节文字,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节,就是辅音和元音的结合。日语的字母(假名)、阿拉伯语的字母,都属于这一类。"

这种矛盾的现象,即使在一些权威的著作中,也有所反映。《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由周有光先生撰写的"文字"词条,把文字分为词符与音节符并用的文字、音节文字、字母文字三类,其中在介绍音节文字时说:"有些音节文字,不管元音如何不同,辅音相同的音节都用相同的符号表示……这样的字母虽然叫做辅音字母,可是带有不写出来的元音,仍然具有音节符号的性质",并在最后介绍了阿拉伯文字。很显然,这里无疑是把阿拉伯文字看作是音节文字了。但是同一本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张甲民先生撰写的"阿拉伯语"词条是这样介绍阿拉伯文字的:"阿拉伯文字是一种音位文字,4世纪由闪米特语族西支的音节文字发展而来……"这里同一本具有国家权威的辞书中,由于执笔者不同,关于阿拉伯文字的性质就有了两种不同的提法。

各国文字学家对辅音-音素文字的归属也有不同的看法。美国著名的文字史学家格尔博认为辅音音素文字是音节文字的变体,像阿拉伯文字、希伯来文字等实际上是"辅音+不定元音"的组合,即辅音标注上不同的附加符号就表示不同的音节。认为辅音字母文字是音节文字最主要的论据是:公元前2千年代的西部闪米特人还没有水平把音素从言语中分离出来,而从言语中分离出音节来则要自然得多,容易得多。

但是反对把以辅音字母为主体的文字归入音节文字的人也很多,理由也很多。其中突出的论据是,一方面,辅音-音素文字适应了闪米特语族的结构特点,另一方面,古代的腓尼基文字都是纯辅音文字,如果把这些文字解释为音节文字,那么在人类文化史上,腓尼基人所起的作用,腓尼基文字对后世文字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都变得不可理解了。

阿拉伯语的特点决定了阿拉伯文字的基本特点,阿拉伯文字突出并又适应了了阿拉伯语的基本特点,这是阿拉伯文字得以发展并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如同汉字,之所以长期停留在语素文字阶段而没有发展成为拼音文字,是因为汉字充分适应了汉语的基本特点的缘故。历史上,马来西亚、土耳其、土克曼、乌兹别克等都曾经使用过阿拉伯字母记录自己的语言,但后来都改用了拉丁字母或西里尔字母。其间的文字变迁,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的原因也有宗教的原因,但我们认为文字同语言特点不相适应是其根本原因。这种文字上的变迁和使用阿拉伯语的国家一直使用阿拉伯文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