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謝耶維奇
阿列克謝耶維奇 |
阿列克謝耶維奇(Святлана Аляксандраўна Алексіевіч(1948年5月31日 -),出生於前蘇聯烏克蘭的斯坦尼斯拉夫(自1962年屬弗蘭科夫,現為烏克蘭的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是俄羅斯女記者兼散文作家,也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俄羅斯人。[1]
2015年,因「她那複述寫作法的作品,為當代世人的苦難與英勇樹立了一座紀念碑」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畢業於白俄羅斯國立大學新聞系,曾在幾個當地報紙任職記者,後在明斯克擔任文學雜誌記者。她敘述了職業生涯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如美蘇冷戰,蘇聯阿富汗戰爭,蘇聯解體和車諾比核事故。
目錄
海外流亡
2000年,受到盧卡申科政權迫害而離開白俄羅斯,由國際城市避難網絡提供她庇護所。[2]
2011年,搬回明斯克。
2013年、2014年,連續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入圍最終決選名單。
2015年10月8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3]
創作主旨思想
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與個體聯繫緊密,為「小人物」發聲。她關注受創個體的心靈及生命體驗,同時探究如兒童、女兵、娃娃兵等「小人物」的個體創傷,完成對個體創傷記憶的書寫。她關注創傷事件對個體生命的沉重打擊,以及所造成的深遠影響。對於不同個體而言,創傷往往是對心理的一次打擊,打擊常常突然,並伴隨着野蠻的力量,它撕裂了一個人的抵禦機制,以至於個人不可能有效地迴應。創傷首先是關乎個體的,個體也因創傷事件遭遇到無法言説的創傷體驗。[4]
阿列克謝耶維奇在作品中關注不同個體在遭遇創傷事件時的情感體驗,記錄下他們的創傷記憶,同時對個體的悲劇性命運進行探究。 在阿列克謝耶維奇的創傷見證中,她記錄了蘇聯衞國戰爭、阿富汗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中不同個體的情感流動。
阿列克謝耶維奇還通過記錄下不同個體的創傷記憶,完成對創傷歷史的真實見證。創傷記憶首先是關於個體的,它基於個體的創傷經歷以及創傷體驗,並基於個體的多樣性,呈現差異化特徵。[5]
此外,創傷記憶是個體親歷性的,具有強烈的情緒化特徵。不同個體創傷記憶的豐富性為呈現歷史真實奠定了基礎。同時,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涉及到20世紀中葉蘇聯衞國戰爭以及20世紀80年代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在其戰爭作品中,她關注個體遭受的戰爭創傷,對個體的命運創傷進行探究。
作品
《戰爭中沒有女性》
《我是女兵,也是女人》
《我還是想你,媽媽》
《鋅皮娃娃兵》
《被死神迷住的人》)
《車諾比的祈禱(未來的記事)》
《車諾比的悲鳴》
《車諾比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來自車諾比的聲音》
《車諾比的祭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