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蘭·古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蘭•古斯

來自 網易 的圖片

中文名:阿蘭•古斯

國 籍:美國

出生日期:1947年2月27日

職 業:理論物理學家、宇宙學家

阿蘭•哈維•古斯英語:Alan Harvey Guth,1947年2月27日),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宇宙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宇宙學中暴脹模型的創立者。[1]他是基礎物理學獎和卡夫利獎(Kavli Prize)的得主,提出了暴脹理論中的突破性概念,發現了宇宙為何如此之大。[2]

人物經歷

古斯1947年出生在美國新澤西州布倫斯威克,三年後古斯一家遷到新澤西州的高地公園,古斯在那裡上了中學。1964年古斯進入麻省理工學院就讀,先後獲得物理學學士和碩士學位,1972年獲得理論粒子物理學博士學位。隨後古斯在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從事過一些短期工作。

在1978年,古思在康乃爾大學發生首度發展宇宙暴漲理論,當時他參加了美國物理學家羅伯特•迪克(Robert Henry Dicke)有關宇宙學平坦性問題的演講。迪克認為平坦性問題是宇宙大爆炸理論無法解決的難題之一。宇宙的命運取決於密度,如果密度夠大,將會坍塌成一個奇點,反之若密度低於臨界密度,宇宙會越來越大。

1979年參加史蒂文•溫伯格的演講,溫伯格於1974年提出了最早的SU(5)大統一理論,統一了電弱相互作用和強相互作用。在非常高溫的情況下(例如大爆炸),電磁力、強力與弱力將融合為單一一種力。 1979年春天,正在康奈爾大學工作的古斯聽取了羅伯特•狄克的一個關於宇宙學平坦性問題的報告,從此將研究方向轉向宇宙學。

1979年12月,正在斯坦福大學工作的古斯形成了有關暴脹的思想,認為宇宙在極早期(大約10-35秒到10-33秒)經歷了一個短期的加速膨脹階段,並發現視界問題和觀測不到磁單極的問題都能夠通過暴脹得以解決[3]。他把這個思想稱為「驚人的悟覺」。暴脹思想一經提出就在宇宙學界引起巨大轟動,古斯也因此被聘為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的客座副教授。

1980年1月,阿蘭•古斯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研討會公布他對宇宙暴漲的想法,他解決大統一理論中充斥着磁單極子的問題。同年8月,他在物理評論提出論文,標題為「宇宙暴漲:一個視界問題和平坦性問題可能的解決方案。」

1981年古斯正式發表了他的第一個暴脹模型,6月轉為正式副教授。

1981年12月,阿蘭•古斯讀到莫斯科物理學家安德烈•林德的論文,他認為整個宇宙包覆在一個泡沫內,所以沒有認為物質被泡沫壁碰撞摧毀。這個結論來自西德尼•科爾曼和埃里克•溫伯格提出的希格斯場與能量圖。

1983年,阿蘭•古斯發表論文,解釋暴脹模型。然而他仍堅持早期宇宙的空間膨脹呈加速度狀態

古斯在麻省理工學院擔任維克托•魏斯科普夫(Victor F.Weisskopf)物理講座教授,並繼續研究暴脹模型的各種推論。到目前為止,他撰寫了約60篇論文,內容包含宇宙暴漲影響及其與粒子物理之相互作用。他已經贏得許多獎項,包括國際理論物理中心獎章、1996年愛丁頓獎章、2009年艾薩克•牛頓獎章(英國物理學院頒發)。[4]

成就

古斯由於對暴脹的研究而獲得1996年的愛丁頓獎章和2002年的狄拉克獎章。目前古斯在麻省理工學院擔任維克多•魏斯科普夫()物理講座教授,並繼續研究暴脹模型的各種推論。

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成員,被《新聞周刊》評為「25位最優秀的美國創新者」之一,並被《科學文摘》雜誌評為「100位40歲以下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

榮獲與獎項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阿蘭·古斯
  • 麻省理工學院科學獎
  • 奧斯卡•克萊因獎章 (1991)
  • 富蘭克林獎章
  • 艾薩克•牛頓獎章(2009)
  • 狄拉克獎章
  • 格魯伯宇宙學獎 (2004)
  • 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2012)
  • 科維理獎(Kavli Prize) (2014)

古斯趣事

1977年,美國康奈爾大學物理系來了一個混得不太好的粒子物理學家。他沒做出過什麼有名的成果,再加上運氣很背,出生的時候趕上了美國戰後的嬰兒潮,所以一直沒能在一所研究型大學裡找到助理教授的職位。無奈之下,他只好跑到康奈爾大學做他的第三期博士後。這個不得志的博士後就是暴脹學派的創始人阿蘭•古斯(Alan Harvey Guth)。[5]

由於能同時砸扁三枚釘子,暴脹理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夜成名後的古斯很快就結束了顛沛流離的博士後生涯,成了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名正教授。在麻省理工學院,他很快又因生活邋遢而再度出名。阿蘭•古斯在2005年贏得由波士頓環球報主辦最凌亂辦公室獎,但阿蘭•古斯對於獲獎頗為自豪。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