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早春旅怀(白居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长安早春旅怀 |
作品名称:《长安早春旅怀 》 创作年代:中唐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者:白居易 |
《长安早春旅怀 》是唐代伟大的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之一。此诗写长安的喧噪与自己的寂寞,贵人们的轩车往来,只有一个人被排除在外;月夜,日暮之山,触发了诗人思乡之念。此诗形象生动,在孤独的情绪描写里体现了诗人的远大抱负。
原文
“ |
长安早春旅怀 轩车歌吹喧都邑, 中有一人向隅立。 夜深明月卷帘愁, 日暮青山望乡泣。 风吹新绿草芽坼, 雨洒轻黄柳条湿。 此生知负少年春, 不展愁眉欲三十。 |
” |
— 《长安早春旅怀 》,《白氏长庆集》 |
译文
京城里人来车往、歌舞升平,但这城市里却有一个人对着墙角而立。
夜深人静的时候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想出去走走,身边却连个卷帘的人都没有。看着太阳从山上落下,不禁望着家乡哭泣。
一阵风刮过,早春便来了,草木开始发绿;又一阵雨飘过,那刚刚吐出嫩黄的柳条变得愈发湿润动人。
没有在年轻的时候有所成就,耽误了大好青春,马上就要三十了,想来不禁愁上眉头。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在诗界有广大教化主的称号。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唐代文学家,文章精切,特别擅长写诗,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作品平易近人,乃至于有“老妪能解”的说法。
白居易早年积极从事政治改革,关怀民生,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须取材于现实事件,反映时代的状况,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继杜甫之后实际派文学的重要领袖人物之一。
他晚年虽仍不改关怀民生之心,却因政治上的不得志,而多时放意诗酒,作《醉吟先生传》以自况。白居易与元稹齐名,号“元白”,两人是文学革新运动的伙伴。晚年白居易又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为“刘白”。被人称为“敕封诗仙”,而李白是后世才由“谪仙人”,才由民间转尊为“诗仙”。
白居易的作品,在作者在世时就已广为流传于社会各地各阶层,乃至外国,如新罗、日本等地,产生很大的影响。重要的诗歌有《长恨歌》、《琵琶行并序》、《秦中吟》、《新乐府》等,重要的文章有《与元九书》等。[1]
参考资料
- ↑ 白居易的简介及生平事迹, 高三网,202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