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镶红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镶红旗(满语:ᡴᡠᠪᡠᡥᡝᡶᡠᠯᡤᡳᠶᠠᠨᡤᡡᠰᠠ,穆麟德:kubuhe fulgiyan gūsa,太清:kubuhe fulgiyan gvsa),又作“厢红旗”,清代八旗之一,以镶白边的红色旗帜而得名。与正红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并列为“下五旗”。

简介

镶红旗分为满洲、蒙古、汉军三部分,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1]。清朝末期,镶红旗下辖86个整佐领,兵丁两万六千人,家眷总人口约13万。

镶红旗(满蒙汉三旗)都统衙门

石驸马大街137号

从石驸马大街东口向里走不远即是156中学那里原是国立女子师范大学,再向前走就是克勤郡王府了,那里原来是石驸马二小,重新修葺一新,变成了第二实验小学。原来的石驸马二小没有了,那再早的石驸马一小在石驸马大街的西口也早就没有了。

石驸马大街137 号早已成了一个大杂院 ,私搭乱建的小屋比比皆是,最近西城区拨款重修了三开间的大门,上面的大龙头完好,没有在文革中被砸,已是万幸。

据八旗通志载雍正元年镶红旗三旗都统衙门同址,在石驸马街南(初设)。雍正六年三旗都统衙门迁至石驸马街北(官房一所,104间)。这就是镶红旗满州都统署,满蒙汉军都统衙门。据有关资料记录光绪至宣统年间,这里为镶红旗满洲都统衙门。 民国初年这里是八旗王公,世爵清理京兆旗产代办处,并清室内务府五司联合清理地亩办公事务所。解放后为石驸马大街一小。

“石驸马大街”即今西城区新文化街,1969年为纪念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鲁迅先生而改为今名[2]。该街东西走向,原有门牌单号为1至213号,双号为2至142号,今街道两侧多处地点已拆建为楼房,但因道路未向两侧扩展,故街道原貌大致尚存。依据《八旗王公世爵清理京兆旗产代办处章程》中有关“本处设在石驸马大街西口路北镶红旗满洲都统署内”的记载,踏察主要集中在新文化街西口路北一带。采访中,新文化街西口路北135号老住户王女士(75岁)确认:“今新文化街137号的老门牌就是石驸马大街48号。解放前做过粮库,解放后改为‘新文化街一小’。”踏察结果,该院大门虽有所改建,但硬山式三间五架结构之旧貌尚基本保持,屋面为仰瓦灰梗过陇脊,与院内正房、厢房的屋顶结构有所不同,或为后来进行过改建。另外,大门的相关附属设施如抱鼓石、拴马桩等也已不存。院内现为大杂院,约住居民20余家,院内空地虽多已为自建房占据,但由于北、东、西三面房屋还基本保持旧貌,故院落的形制尚无大的变化。北房五间(另带耳房二间)、东西厢房各五间,原均有檐廊,今已扩建为房间。北房和东厢房屋面均为仰瓦灰梗清水脊,西厢房屋面已经过翻修,失去原貌。

镶红旗蒙古都统署在回回营4号。

镶红旗汉都统署在涭水河8号。

以上两处都没有了,其它的各旗都统署及衙门大概都没有了。

镶红旗名人

视频

乾隆亲自送行,封傅恒为“征南大将军”,并派镶红旗一万大军出征

独步天下:努尔哈赤将镶红旗一分为二,交于代善的两个嫡子掌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