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镊口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镊口鱼(长吻镊口鱼)Forcipiger longirostris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海域,主要集中在西澳大利亚的斯科特礁和昆士兰州的大堡礁以及圣诞岛,在东非、莫桑比克东至夏威夷群岛,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新喀里多尼亚和南方群岛也有广泛的分布。长吻镊口鱼是坚定的一夫一妻制,但是有时也单独活动,有很强的领地意识,会巡视领地范围内的珊瑚礁,通过身体的不同动作发出声音来宣示自己的领地范围,并以此来进行社会交流,声学行为是它们主要的交流方式,因此它们很少会发生正面冲突或者直接攻击。

栖息区域

栖息在珊瑚丰富的潟湖和面向开阔公海的珊瑚礁区,喜欢在珊瑚之间和礁缝中吸取小型无脊椎动物,主要是挠足类和甲壳类,也吃棘皮动物如海胆的管脚,为了捕食而特化出了细长的尖嘴,通过快速扩张下颌部将小虾吸入口中。晚上在礁洞中休息。[1]

性态特征

身体宽阔,极扁,体黄色近菱形,嘴极长,长度约为身体长度的38.8%。头部上方为黑色下方灰白色,胸部灰白色部分有整齐排列的黑色斑点斑点有时延伸到面部。胸鳍、尾鳍透明,背鳍、腹鳍、臀鳍和身体一致的黄色,尾柄下方有黑色的假眼斑,身体后部有蓝色细边。背鳍有硬棘10-11枚,软条24-28枚,第一背鳍末端不相连,呈羽毛状排列;臀鳍硬棘3枚,软条17-20枚。外观与黄镊口鱼(黄火箭)Forcipiger flavissimus几乎一模一样,除口鼻长度外,黄镊口鱼背鳍硬棘数量更多,外形更接近方形,长吻镊口鱼外形更圆润,略呈卵形,主要的区别在于头部,长吻镊口鱼的胸部有黑色斑点,鳃盖边缘接近平直,同时面部黑色区域完全覆盖眼睛,眼睛为全黑(死后虹膜的黑色会褪去),它们的地理分布范围大部分重叠。

水族养殖

在大水体的岩礁珊瑚缸或者温和鱼类的纯鱼缸中能较好的适应,最好提供足够的活石造景供其躲藏和啄食。但是由于其嘴更长更小,且食谱更窄,因此相比于黄镊口鱼要难开口,当其接受人工喂食以后应每天投喂多次,通常不会伤害大多数观赏的大水螅体石珊瑚(LPS)、小水螅体石珊瑚(SPS)和软珊瑚,但是会啃食管虫和蠕虫挠足类。购买时应注意鱼体表无外伤且呼吸频率正常、游动活泼,不管是体表损伤还是脏器损伤,在鱼缸内都难以恢复,其长嘴极容易在运输或饲养中损伤,而一旦嘴部受伤它们就会拒绝进食,因其身体极扁难以储存能量,不进食的个体支撑不了太长时间就会死去。饲养一条的最小水体是350升,需要水质优良稳定运行的成熟水族缸,难以长期饲养。

饲养信息

建议水族箱尺寸:800升

饲养难度:难

珊瑚兼容性:小心

盐度:1.020-1.026

温度:21-27℃

性情:温和

食物:肉食,主要捕食珊瑚上和岩礁石缝中的小型无脊椎动物,甲壳类、挠足类和蠕虫等。

最大体长:22厘米

分布范围: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海域珊瑚礁区。

生活水深:2-208米

IUCN评级:LC 低危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