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锥体系统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锥体系统是一个科技名词。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1]》(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 中文大辞典 》(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 大汉和辞典 》(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目录

名词解释

是指大脑皮层发出的纤维神经延脑锥体下行到脊髓的神经联系路径(即锥体束或皮层脊髓束).这一条路径下行到脑干部位时,一部分纤维终止于对侧有关脑神经的运动核·

锥体系统是指上运动神经元,是运动系统的一部分。上运动神经元起自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传出纤维(锥体束)通过内囊、大脑脚、桥脑至延髓末端交叉(锥体交叉)后成为皮质脊髓侧束,最后终止于脊髓前角的下运动神经元。由前角细胞发出纤维(脊神经)将冲动传至随意肌,支配肌运动,维持肌肉张力和反射活动;并传送神经营养冲动,维持肌肉正常代谢。

运动系统包括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统)、下运动神经元、锥体外系统和小脑。

科技名词

科技名词,是指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属于科技术语。是科学技术形成、记录、积累、交流、传播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思维的基础和工具

统一、规范科技名词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技创新和构建新时代中国科技话语体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中国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性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

1990年6月23日,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和语言生活状况,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近6万条科技名词。

参考文献